<p> 虽已是深秋,气温还算不错,因此下午温暖的阳光还是透出一份懒洋洋的气息。恰逢周末,也是别来无事。原本趁芦花还未飘散去湖区拍些落日余晖,但又舍不得这份安逸。</p><p> 没到退休的年纪,却也没有了年少轻狂。虽然未曾被时代甩开,却也喜欢每每回忆过去。怀旧,自然少不了儿时生活过的地方。</p> <p> 开车没有几分钟来到老城里,把车放在自己常去洗车的老哥那里。这老哥、老嫂洗车有快三十年了,我特别喜欢来他这里,每次放下车在这老城里走走转转,寻找下那些儿时的回忆。</p><p> 洗车店旁边有棵老树,记得多年前来的时候就很粗了。随手捡起落在地上的一片树叶,跟老哥、老嫂闲聊几句。</p> <p> 老城里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建筑,虽然只能算是个城中村,却依然能看出百年来的繁华历史。</p><p> “嫂子,附近有理发馆吗?我把车放这儿先洗着,我去理个发。”</p><p> “有,过去马路那个胡同里有个老理发馆,老李头开了几十年了,就怕不适合你们年轻人!”</p><p> “可别,嫂子,我咋还成年轻人了?这要奔五的人啦!”</p><p> 边说着,我放下车子向马路对面的一条窄窄的小胡同走去。</p> <p> 踩着不算平整的碎石小路走进胡同不远,看见一间不大的平房,没有霓虹灯广告牌,只有墙上写着四个字“理发刮脸”。看上去有些斑驳了,深深的年代感!</p><p> 推开门,屋里有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师傅在给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理发。一条老式的长条木桌,一把老式的铁制理发椅,一个老式的洗头漏壶,一个老式的蜂窝煤炉子上老式的铝制水壶在呼呼冒着水汽。</p><p> “理发?进来坐会儿等等。”老师傅话不多,很慢。</p><p> 我“嗯”了一声,坐在墙角的长木凳子上。静静的看着老师傅干活。</p> <p> 顾客看来也是老店熟客了,老师傅理的很仔细,速度不快但深见功底,用剪用刀都是平和均匀。</p><p> “师傅,这里能刮脸吗?”我从来还没刮过脸,见他墙上写着刮脸,我也想尝试尝试,毕竟老听老人们说起,可现代的美发店没有人会了。</p><p> “能,我这一会就给这个大爷刮脸,你看看我手艺如何?”一直挺沉闷的师傅提到刮脸说话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人也眼睛大了起来。</p><p> “刮脸疼吗?会不会划破脸啊?”我有些好奇也不免有些担心,毕竟看到他拿出的剃刀很锋利的样子。</p><p> “哈哈,刮脸是我们中国传统理发技艺的一部分,只不过有些失传了,只有些老店的老师傅才会。这个你尽管放心,我在这里刮脸怎么说也有上万人了吧………”</p><p> </p> <p> 一会,老大爷理完发走了。老师傅很熟练的给我理发,然后开始给我刮脸。</p><p> 师傅先用热毛巾热敷我的整张脸,但主要是下巴。目的估计是让我的皮肤毛孔打开,便于刮脸。两分钟后,师傅像小时候妈妈给擦脸一样抹一抹,好久没有享受过的手法,亲切、温暖。等我的皮肤充分放松后,师傅垫着热毛巾给我整个脸部充分的按摩,然后打上肥皂泡,静待一两分钟。</p><p> 老师傅用的是老式剃刀,我慢慢闭上眼睛准备慢慢体验老师傅的手艺。通常年龄越大的师傅刮的舒服,这是小学课本上告诉我们“唯手熟尔”的道理。</p><p> 老师傅出手很快,很顺滑,感觉到他是根据下巴的不同部位调整刀锋和皮肤的接触角度,力度,非常舒服,剃好一小块区域以后他会用手指抹一遍确认是否顺滑。</p><p> 刮完胡子后,老师傅继续用剃刀刮整个脸,包括耳朵、耳后、脖子全部刮一遍,甚至还有我不敢想的,他竟然还能那么准确的刮眼皮,刮眼角!我轻轻的感觉到那薄薄的剃刀刮掉了我整个脸上的角质跟死皮,而且都没有一点觉得脸疼。</p><p> 老师傅看我没刮过脸,我他一边刮一边给我说说这个刮脸:“这个工序是整个过程最看功夫最精华的部分,传统手艺是一百零八刀。可惜啊,我也只是皮毛,多好的手艺啊,没几个人会了!”说着,见他轻轻摇了摇头………</p> <p> 刮完脸,刮去了我一周的颓废与低迷,脸庞舒服,精神饱满。从理发店出来,这才看见门口有棵石榴树,树上的石榴通红通红,个个笑开了口!</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