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她自己二千多年的成长过程中,首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范侧身于艺林。</p><p class="ql-block"> 我从事书法教学已三十多年了,曾多次举办中小学教师书法培训,成人书法培训,少儿书法培训。为帮助美友们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特将这套讲义奉献给大家,和朋友们一起共同探讨和学习书法,但愿能收到好的效果。若能如愿,本讲义就算尽到了一份责任和义务。</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书法?书法是美化文字的艺术,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尽管包括多种因素,但主要还是写字,从狭义讲书法也就是写字之法。</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 物质上的准备</p><p class="ql-block">一、笔 一支得心应手的笔是写好字的必要条件。常说的"湖笔"是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所产的,已有千年的历史,一直受到书家的称道。</p><p class="ql-block">1. 笔的种类及性质 从毛笔的软硬程度来区分,可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就笔锋的长度来分,又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 硬毫笔有狼毫(黄鼠狼尾上的毛)、紫毫(野兔脊背上的毛)等,其特点是笔毛刚劲有力,弹性较大,吸墨不如软毫,但比软毫易于驾驭。这种硬毫笔宜于写小楷及小行草。 软毫笔有羊毫(山羊毛)、鸡毫(鸡毛)、以羊毫笔最为普遍。 其性质,笔毛细腻柔软,吸墨多,易弯倒,弹性不如硬毫,宜写中、大楷。写行草最好采用长锋羊毫。 兼毫是采用软硬毛合制的笔,主要有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三紫七羊,二紫八羊。 </p><p class="ql-block">2.笔的挑选和保养 挑选一支好的毛笔,首先要求笔杆圆直,不圆不直,拿在手中就有不舒适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对笔头的挑选,笔头必须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这四点被称为笔的"四德"。</p><p class="ql-block"> 尖:指笔的锋颖尖锐。 </p><p class="ql-block"> 齐:指的是笔锋润开后锋芒平整。 </p><p class="ql-block"> 圆:指的是笔头丰硕圆润。 </p><p class="ql-block"> 健:指的是笔锋劲健有力。</p><p class="ql-block">一支新笔在使用前,不可将笔头全部放入水中浸开,否则就使笔头中部涨大,不好使用。新笔使用时,可用一只手捏住笔头与笔杆的连接处,用另一支手轻轻捻动笔头的中下部,使笔头松散,松散部分达笔头的二分之一即可。松散后便可使用。每次使用后要将笔洗净,理顺笔锋,笔头向下悬着挂起,以便下次用时方便,切不可带宿墨将笔倒插在笔筒里。</p><p class="ql-block">二、墨 墨的好坏,浓淡也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好的墨会增加书法的艺术效果。在初学阶段可使用墨汁。关于锭墨和墨汁分别介绍: </p><p class="ql-block">1、锭墨的品种 锭墨有油烟、松烟等,常说的徽墨是安徽歙县所生产的墨。自唐朝末年就负有盛名,鉴定锭墨的好坏,要求墨的表面细腻滋润,写出来的字颜色以泛紫光和蓝光为好,发青白色的次墨,另外,好墨还有一个特点是"内香外不香",闻起来没有香味,磨墨时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p><p class="ql-block">2、锭墨的使用和保管 研磨时要将墨拿正,不要磨出斜角。要求重按轻推,不要速成。研磨时,砚中不要放水过多,以免将墨身浸软。要用清水研磨,不要用热水和茶水,否则对墨及墨色都有影响。写字时以现磨现用为好,正是所谓"活墨生辉"。前一日或前几日的剩墨,称为"宿墨",是不能使用的。当磨完墨后,要将锭墨上的墨汁擦干,以防破裂,锭墨既怕潮湿,又怕风吹日晒,平时应放在阴凉避风处,最好放在小盒里。 </p><p class="ql-block">3、墨汁的使用 初学时可采用墨汁,使用时掺入一定数量的清水,这因为墨汁胶质较多,加水稀释后写起字来得心应手。同时要注意,切勿将掺过水的墨汁倒回原瓶,这样就会破坏原墨汁的配方比例使墨汁变质发臭。</p><p class="ql-block">三、纸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书法中采用的宣纸,主要是安徽宣城泾县所产的。所以称为宣纸。 宣纸主要分为生宣和熟宣二类。生宣质地莹净绵软,纤维细长,均薄洁白,密而不紧,吸墨性强,而且,还具有拉力较大,百折不损的特点。主要有净皮、棉料、单宣、夹宣等品种。用之写中、大楷,经过托裱,效果是很好的。熟宣是生宣经过上明矾、骨胶等工序制成的,有的还染色、洒金。这种纸质地莹洁光滑、吸墨性小、韧性较强,用它写小楷及小行草比较相宜。主要有清水宣、虎皮宣、冷金宣等不同品种。无论生宣、熟宣均有正反面之分,应用正面写字。另外,毛边纸、元书纸也可用来练字。</p><p class="ql-block">四、砚 砚与书法的关系似乎不如笔、墨、纸更密切,但无论研墨或使用墨汁都需要一方砚。历来被称赞的端砚是广东省端溪所产,但价格较高,从书法的角度来说不必讲究。平时练习只要一块较细腻的普通石砚就可以了。石砚应保持清洁,最好用后即洗净,不留残墨。 另外,除了笔、墨、纸、砚外,还需要一块垫布,书写时,应将纸铺在垫布上。垫布以画毡最为理想,粗糙的旧呢绒,帆布等也可使用。因写毛笔字使用的是易吸水之纸,而且写字最主要的关键在"力透纸背",所以纸下的垫物,不可用不吸墨之物。</p><p class="ql-block"> 小 结 </p><p class="ql-block">笔、墨、纸、砚,古称为"文房四宝"。笔以湖州产的"湖笔"为上品。墨以徽州产的"徽墨"为上品。纸以宣城的"宣纸"为上品(宣纸的兄弟产品是元书纸、毛边纸等,都是物美价廉的同类纸)。砚以肇庆(古称端州)产的"端砚"为上品。总称"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 精神上的准备</p><p class="ql-block">前面我们讲的准备是物质上的准备,这一点很容易做到,现在提到的精神上的准备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练习书法,人们通常很少论及精神上的准备,但这是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所谓精神上的准备,中心点在于一个"静"字。如果不能再入静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研究,也不能做到专一和有恒心,其结果只能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具体谈到练习书法,就和入静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入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初练入静,往往心猿意马,一些繁乱小事纷纷然杂乱而至。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采取拒绝的方式,来者不拒,俱纳入脑际,象百川归海一样,久而久之,便能达到浅入静的方式,所谓浅入静是入静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练习要领是只看看或想着一件单一的美好事物,目不斜视,念无遐思,精神集中专一。 在浅入静有了一定的根基以后,大脑皮层高度休息,血液流动和缓。气息的吐纳当然也就随之匀细缓长。此时,五脏垂缩,无伤无害、人体消耗极小,最利身心。人们常说练字可以延年益寿,其法门就在于一个"静"字。 </p><p class="ql-block">练习书法不能有手无心,按着字帖简单、机械地画墨道儿,而是要细心体会,心有所悟,手有所追。这就要求练字时,把心头、身侧其它一切事物排除干净,做到心中只有字,手中只有笔这种境界,是要以入静为基础才能达到的。 </p><p class="ql-block"> 有些没有功底的同志初学书法,前几个字还能按耐性情,几字以后,便急躁起来,不是糊涂乱画。就是放笔不写了。这是不能入静造成的。人若入静,则气血平和,心无浮躁,只有这样,才能极虑专一,为练好书法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关于书法需要运气的说法,常常使人误入歧途,以致把它和开碑断石等量齐观,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书法的练习和创作是否存在着气的舒导和运动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p><p class="ql-block">一位书家要写一幅作品,当他把书写内容和表达方式在脑海里有机结合以后,浮稿便形成了。在蘸墨理笔的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调节气息。下笔、落墨、运笔、挥毫则正是气推力行,力随气由腰发、通过肩、肘、腕、指,最后通过笔管过渡到笔尖,在纸上做提、按、转、折等各种运动。书法中的运气是必要的,但根本仍然是入静。</p><p class="ql-block"> 小 结 </p><p class="ql-block">以上所述,并非故弄玄虚,入静、练气对于初学者也易于理解。一种艺业的关键是行之有素和持之以恒。道理既明了,有无成效,便看学者的毅力。 下一讲将介绍笔法,即执笔法和用笔法。希望大家参与并进行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