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千年历史的回眸

浪淘沙

<p>  中国历史上有三大石窟,分别是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和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11月9日上午八点左右,来自广州、佛山的十五人的旅游团乘坐一部中巴,在新密市文华酒店门口出发,前往洛阳市城南五公里外的龙门石窟。</p><p>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约五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好似唐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独特景观。龙门石窟是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正式开凿,而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七个朝代的雕凿,前后历时四百多年。龙门西山、香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佛塔80余座,碑刻题记2800余块,全山大小造㑰共计10万余尊。分布于东西两山一公里左右的崖壁上。</p><p> 中巴由郑少洛高速行驶,秋天的中原大地,树叶逐渐枯黄,一路上高速公路边是金黄色的银杏树,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近一百二十公里的车程,各位或小憩着或私聊着,约两个钟时间,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景区。 同行的令星买好了景区门票和游车票,各位来到了景区大门。照例是大门拍照留念,三五成群参观石窟。这里是石头的世界,路上铺的是石条,山边是石山,从外面看,成一簇簇烽涡形的样子。石窟,简单的理解是在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和河谷地貌的石壁上开凿的人工佛像,雕刻的书法笔迹,表达了那个朝代的王权意志和故事。以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是另类的司马迁巜史记》。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巜世界遗产名录》。</p><p> 龙门石窟是另类的中国百科全书,北魏时期雕凿的人物形象与唐代时期雕凿的人物形象各异,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差异,佛家寻找当年的佛教文化。而龙门二十品则是当年书法艺术辉煌灿烂的见证!雕刻家、书法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个千年历史的石窟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和巨大成就,今天的我们为古老中国的灿烂文化而自豪。</p> <p>(部分照片由团友提供,特此鸣谢!)</p> <p>(讲解视频录自素不相识的专家,特此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