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结束了3天2夜的宝康线穿越之旅后,我坐在我的房间里,拿出手机整理照片,翻看着微信的朋友圈,事实上我的内心依然没有平复。</p><p>出于习惯,我会把每次记忆深刻的摩旅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我现在正绞尽脑汁的思索该用一段什么样的文字开头。</p><p>Because it's there </p><p>这是我喜欢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1886年6月18日-1924年6月8日)他在被问及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的回答。</p><p>“因为山就在那儿。”(Because it's there.)</p><p>是啊,因为山就在那儿,无需多言。</p><p>我喜欢骑摩托车,它能让我感到快乐。人生追求是什么?不就是可以为自己的喜欢而活吗?而我的快乐,无非是一个喜欢骑摩托车的人在最适合骑摩托车的那一天,骑着自己心爱的摩托就出门了。反观那些想骑摩托车的忙人们,期盼半生后带着一身疲惫,终于在退休之后买到了自己觊觎已久的那辆摩托车,看到的都是夕阳,已经没有年轻的欢快了。</p><p>当你的右手按下点火开关,听着摩托车排气管发出的咆哮,所有烦恼都像屁一样放掉,灵魂瞬间羽化成仙。快乐,原来如此简单。</p><p><br></p> <p>川西,宝康线,这两年经过户外爱好者的探索逐渐火热起来。我这个地道乐山人,哪里能够容忍200km以外的这条穿越路线在网络上火热而未涉足,我的内心早就饥渴难耐了。</p><p>好吧,接下来就是我的宝康线之旅了</p> <p>第一天</p><p>行程:乐山_宝兴中岗村</p><p>天气:多云</p><p>我记得在我的一篇游记中写到:“羁绊你开始旅行的,往往是安全、金钱、时间、工作、以及家庭。或者说,你对自由的向往到底有多深?所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旅行,最难的往往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你迟迟不敢踏出第一步。”</p><p>天气并不理想,多云。</p><p>踏上旅行的心情如同天气一般,并不晴朗,好在的是我总算启动我的摩托车了。</p><p>一路上我不停的胡思乱想,不断的试图说服自己这趟旅行的正确性、必要性。脑海中反复的出现这个理由:“既然错过了春天,又 错过了夏天 ,难道你还想错过即将过去的秋天吗?”</p><p>行至宝兴,才终于撕破雾霾看见蓝天。</p> <p>在宝兴磨蹭半天后,我再次启动了摩托车向今天的目的地中岗村前进。</p><p>我坐在稍微显有点坚硬的摩托车坐垫上,感受着铃木V_Strom250发动机引擎传来轻轻的震颤,我张开鼻翼贪婪呼吸着苍翠青山深处的空气,摩托车顺着弯曲的公路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p><p> 映入眼帘的彩林、苍翠的青山、纯净的蓝天、还有桥下蜿蜒清澈的溪水。</p><p>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一个多彩的青山中,之前的纠结自然一扫而空。</p> <p>下午四点的峡谷,阳光已经无法照射进来,我一个人在峡谷中骑行,没有过往的车辆,也没有行人,能听到的只是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在风中凌乱,峡谷真是静谧啊。而忽然从水泥路面窜过的黑毛猴子打破了这种静谧,很快这抹涟漪就消散了,峡谷变得越发静谧了。而此时6km外的中岗村驿站,是我接下来所有的期盼。</p> <p>第二天</p><p>行程:中岗村_小金</p><p>天气:晴</p><p>名词解释:穿越</p><p>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身体或者意识穿越移动到另一空间环境。</p> <p>看到这些战旗,各位看官能否理解一点户外穿越的意思了吧?</p> <p>从中岗村驿站出发,身边的彩叶乔木林慢慢变成了四季常绿针叶松林,我知道海拔已经来到了2500米左右了。连同彩叶乔木一起消失的还有4g通讯信号,这意味着我失去了现代化的定位工具,而现在唯一确定方向对错的参考就是记忆中宝康线著名的红白相间公路护防石。</p> <p>驿站老板说:“路不好走”,我觉得村里人就是实诚不说假话。碎石、坑洼、暗冰、涉水、z型弯、泥泞、连续坡道,我不得不把摩托车的档位频繁的在一档和二挡之间来回切换从而获取低转速的大扭矩,而这一份扭矩将是推动摩托车前进的宝贵动力。听着发动机发出的痛苦嘶鸣,喝着驿站老板给我的苦丁茶,看着车轮后面崎岖的山路,心情如同穿喉而下的苦丁茶,苦涩中略带甘醇。</p> <p>骑行花絮1:阴山背后</p><p>阴山背后实际上是乐山的一句俚语,“打你龟儿到阴山背后。”</p><p>当我从头盔里面清晰的听到冰块碎裂的声音,我迅速的松开油门,双脚下探,这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p><p>下车后才发现山之阴处,有暗冰。暗冰意味这危险,失去摩擦力,翻车。</p><p>阴山背后是寒冷、冰雪、阴暗、潮湿、冷风。脑海中即时的想起那句乐山俚语,哈哈哈。</p> <p>骑行花絮2:关于孤独</p><p>在山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孤独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财富。</p><p>正是与群山为伍,我每次都能在自己内心展开一段迷人的旅程。以便于更好的审视自己、理解自己,并且更好的理解他人和自己周围的世界。</p><p>远远的看见树林里面站着一个穿红色冲锋衣的人,我兴奋了,我想上去打招呼。</p><p>可是我的矜持拦住了我的热情。</p><p>走拢一看,原来是一个人偶,这真是一个合格的哨兵。</p><p>此时此刻,我才知道我触碰到孤独了。</p> <p>随着常绿针叶林的退去,眼前出现的是高山草甸、以及魔幻的冰蚀山脊,我知道我已经从海拔2500上到了海拔4000以上的高地了。</p><p>冰川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副慎作用,冰川的重量大而且很坚硬,移动时就磨碎岩 石,并像犁一样创深地面,将沟谷刨宽倒平。另外,冰川移动时,因压力和摩擦的作用面使底部发热,部分冰被融化成水而进入岩石裂缝,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使裂缝扩展,岩石被分裂成块。岩块被冰川携带一起移动,使摩擦作用更为强烈,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冰脊、冰斗等特殊的冰蚀地形。</p><p>以上一段我估计看官已经头晕,那么我来总结一下冰川启示录吧:“直到山峰陡峭挂不住冰雪,冰川的刨蚀作用才会停止。”</p> <p>看着如同魔戒电影一般魔幻的冰蚀山脊慢慢迫近我的面前,我的内心毫无波动,我的肚子甚至庸俗的感到饿了。是啊,连续6小时的把摩托车放在一档,转速保持在4000转、速度20码的蠕行,而且还骑出律动感来的我,此时此刻,没有能量补充的我,必须庸俗的感到饿了,必须内心毫无波动。</p> <p>骑行花絮3: 关于饥饿</p><p>早晨出发的时候我大意了,并没有在中岗村补充携带饮用水以及能量食物,我怀揣着驿站老板给我的一杯苦丁茶以及一颗向往风和自由的心出发了。我计划骑行五小时的穿越,竟然耗时8小时。当我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时候,迎来了一辆川A牌照的越野车,我假装搭讪,唱了一个肥喏,肚皮却很实诚居然不适时宜的鸣想起来。</p><p>不装了,我摊牌。</p><p>我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食物乞讨,我发现我竟然如此不顾脸皮、如此厚颜无耻的不感到脸红。看着川A司机递过来的士力架、农夫山泉、自热米饭,我特么真的是喜出望外,一把抱住。</p> <p>骑行花絮4:线长</p><p>这一天的骑行异常艰难,在饥饿和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恐惧双重侵袭之下,我再一次的喃喃自语:“这是最后一个上坡了,过了垭口就好了。”我开始怀念起汽车了,是啊,为什么不开车呢?开车可不用考虑该挂1档还是2档,吹着惬意的暖风,听着小曲也就过去了。我承认当时我确实心里怂了,我就像一只鸵鸟,遇到困难就老想着把头伸进翅膀,深埋起来,以为困难就不存在了。我不断的给自己打气,不过是“山中无贼,心中有贼”而已。大约下午4点30分左右,翻越完第二垭口。我来到了美牛线,看着眼前黑色的柏油马路我紧绷了8小时的神经,放松了。</p><p>这一天整条宝康线也就遇见3辆汽车,一年365天,我基本上是在这一天占有了整条宝康线,做了一天宝康线的线长。哈哈哈。</p> <p>请原谅我,在残酷饥饿下我忘记给那辆可爱的川A牌照的越野车拍照,而这张路遇的神车照片就权当是你了。</p><p>遗人玫瑰、手留余香。放心,这种户外美德不会在我这里终结。</p> <p>第3天</p><p>行程:沃日乡_家</p><p>天气:晴</p><p>回到熟悉的路段,懒洋洋的踏上归途。</p> <p>离开沃日乡后我懒洋洋的沿着小金川支流河谷骑行,太阳有一点辣眼睛,我不得放下头盔的墨镜片。眼前的河谷就是典型的干热河谷了,低矮的灌木丛,以及稀疏而脆弱的植被,而远处山腰上坚强的生长着一小片针叶林。忽然想到这里就是乾隆朝著名的大小金川战役的古战场,而我昨晚打尖的客栈正是在大小金川战役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沃日土司官寨的所在地。</p><p>乾隆朝的大﹑小金川战役,历时五年,耗费白银七千万两,官兵死伤数以万计。大小金川之役的结束标志着从明中期开始的“改土归流”政策终于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明清两代耗费200年付出惨烈代价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使得中原王朝在南方的经营终于取得了成功,基本划定了今日中国的南方边界。</p> <p>垭口卖烤串的阿姨说:“他们是假红军,装样子的。”</p><p>此时此刻,“我有三杯酒,一杯敬过去,一杯敬现在,一杯敬将来”这类的话我就不说了,显得矫情。</p><p>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杯茶,我要敬85年前翻越此山的英雄。</p> <p>下得山来,一路层林尽染。</p><p>我记得有一部摩托车文化的纪录片,片中一段话让我很有触动:“这是种自由,直接面对大自然,阳光洒在你脸上,摩托车所发出的声音和振动,围绕在你身边,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这是一种感官上的震撼”。</p><p>是的,骑摩托车是种与生俱来的热情,它能让你享受到风吹来拂动头发感觉,同时也能让你体验到拧下油门所带来的澎湃。</p><p>一人,一车,便是一世界。</p><p>摩旅,出发是一种方向,目的地可以是任何地方,在路上才是最终的追求。</p><p>两轮压过的路就是自己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p><p>在骑行中迎着灰尘,冒大雨,时而在酷热的阳光下,时而被严寒侵袭,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身上满是泥土。</p><p>这不是脏,这是我经历的最好见证。</p><p>暮色中我看见这青山是多么的妩媚啊,而此刻我料想青山见我也应如是。</p> <p>下得山来,我向着家的方向一路狂奔。</p><p>车停入地库后,我并没有急于进入电梯,我默默地再点着了一颗烟。</p><p>烟雾缓缓升起,我的内心有那么一丝丝狂喜,一丝丝疲惫、一丝丝茫然,最后所有的情绪尽数归为得偿所愿后的平静。</p><p>至此我3天2夜宝康线就此结束。</p> <p>安全回家后,我想扯几句关于摩旅途中住宿的个人观点。</p><p>喜欢骑行的途中住在客栈,因为客栈收费相对没有酒店那么昂贵,同时也没有酒店那么冰冷(我是指交流)。住进客栈你会有一种住进亲戚家的感觉,谈妥价钱后,客栈主人就会成为你旅途的朋友,可以任意的聊天。而入住酒店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拿到房卡的那一刻起,你就被酒店编上号了,而你走入号房里面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门。</p><p>而这,正是我不喜欢的地方。</p> <p>最后</p><p>用这张图作为结尾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