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如斯~~黄公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

王青荣(德县路5号)

<p>  青岛市美术馆红墙下,羞涩、拘谨的恋人……</p><p> </p> <p>  遇新人,思故人!</p> <p>  位于鱼山路37号的青岛市美术馆,新政权成立后,黄公渚先生曾倡议筹建青岛市美术馆。</p> <p>  杜大垲先生题写的“青岛市美术馆”,哈哈哈,最后俩字我不认识……</p> <p>  这片建筑群由火柴大王、爱国实业家丛良弼先生(1868-1945)带头捐资兴建,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掘井人!</p> <p>  2020年11月6日(庚子年九月廿一)礼拜五下午,“大匠如斯~~黄公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将在青岛市美术馆盛大开幕,展期至11月15日。</p> <p>  大殿展厅前(大殿设计者刘铨法,时任青岛礼贤中学校长。)</p> <p> 虚位以待</p> <p> 媒体记者</p> <p>  王作亮与黄心书先生(福建黄氏后人)</p> <p>黄公渚先生的侄孙黄毓琰先生(中)</p> <p>  黄为隽先生与夫人刘泓沁</p> <p> 黄心书先生与夫人</p> <p>  展览出品人王作亮正在拍摄。 王作亮,字谦光,号石庐,知足知不足斋主人,摄影家、收藏家,大愚美术馆馆长,青岛市画廊协会副会长。</p> <p> 黄公渚先生</p><p> 黄孝纾(1900-1964),字公渚,又字頵士,号匑厂、霜腴、辅唐山民、沤社词客等,福建长乐人,祖籍辽宁铁岭,汉军正黄旗。其父黄曾源为光绪十六年进士,翰林散馆后历任诸馆纂修、监察御史、徽州知府、青州知府、济南知府等。黄孝纾早年随父寓青岛,服习庭训,又从经学家薛肇基治经学,于考据、训诂、诗词、书画皆有所长。1924年入刘承幹嘉业堂工作十年,博览群书,遍读宋元珍本,以文章名,被钱基博列评为与刘师培、孙德谦、李审言并称的“骈文四家”。此间广泛参与书画雅集,画名日隆。1935年返青,1936年执教于国立山东大学。1937年移居北平。1946年山东大学复校后,回青岛任教。著有《匑厂文稿》《劳山集》《碧虑商歌》《周礼选》《晋书选》《周秦金石文选评注》《玉台新咏选》《钱谦益文选》《嘉业堂藏书纪略》《延嬉室书画经眼录》等著作20余种。</p> <p> 大匠如斯纪念展前言</p><p> 策展人:臧杰</p><p> “荆州拜识幸如何,叔度威仪千顷波。笔意怪藤缠古石,文思快剑斩奔鼍。才兼三绝诗书画,辞具众长词赋歌。莫怪人争山斗仰,眼中耆宿已无多。”这是即墨名士周至元先生1952年携《崂山志》稿拜会黄公渚先生后所作的诗句,其间的崇敬跃然于纸。</p><p> 时年52岁的黄公渚,在青岛的雅望已近无人可匹敌。其根由即使以今天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也足可贯之。</p><p> 一是根基深、成名早。黄公渚发蒙于经学名师薛肇基,薛系戊子科举人,做过山东高等学堂的经学教员,他为黄公渚奠下了良好的辞章训诂根基。24岁时,黄公渚入湖州藏书楼嘉业堂,凡十年披经问典,为他的学识翩飞插上了羽翼,也使得他在26岁时,就被钱锺书之父钱基博补录为新兴的骈文名家,老钱认为黄的骈文应在李详、孙德谦之上。</p><p> 二是交游广、人脉厚。嘉业堂主刘承幹因藏书与刊刻在江南富于盛名,他发起组织的“淞社”雅集,遍揽名仕,这也使得黄公渚在服务与借重间广结谊缘。诗词文章、笔墨丹青成为通达的桥梁,权重的精深书家如叶恭绰、郑孝胥,画坛大将如吴湖帆、黄宾虹,鉴藏巨贾如张伯驹、周肇祥,诗词酬唱如龙榆生、瞿宣颖等等,都与他有极厚的交往。这些交往既提升了他的视野,也奠厚了他的声望。</p><p> 三是学识与技艺通贯。黄公渚精于版本目录之学,以骈文为盛,文学的修养滋润了他的笔墨情趣,山水画取法明人逸趣,但以墨胜。从其所存摄影相册亦可看出,他所钟爱的风光景致,庄严之外有着盎然的生趣,正如他的绘画并不拘于周密的法度。他对“苍润”的推重,恰恰是在苍劲苍翠中探求饱满温润的生机。</p><p> 若论黄公渚的局限处,大抵正是源自这些优渥境遇而生发的自足,令他深陷其中、陶醉其间,使他“落后”于时代,甚至游离于时代。</p><p> 但从另一个维度看,自新文化运动以降的文化激进主义,因在割裂传统时的过度莽撞,也使得传统文化的自性遭遇了破坏。在改良中变革?还是以否弃作变革?长期以来,一直是诘问文化传承的母题。</p><p>作为汉军正黄旗的后裔,一介书生黄公渚并非没有直面时政的思绪,从他晚年对屈原“美政”的解析亦可透散出他的神往。只不过,在经由并见证了郑孝胥的荒唐和瞿宣颖的“蜕之”之后,这些神往一一遁之无形了。</p><p> 须知道,“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毁家纾难”的期许,在他诞生之时,就已像一根楔子钉入了他的生命里。无奈,造化、际遇与时事都远远超越了他的徒手之力。最终,他只能以热爱和趣味,践行并圆整一个博硕书生的本分。</p><p>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如当年的黄公渚以他的本色迎来“山斗之仰”。在他故去的55年后、诞临120周年之际,他恪守的文化本分和书生本分,已迎来了新的识辨与释义。</p> <p>  1940年,北平北海公园镜清斋雅集。</p> <p>六条屏之三《米芾笔意》110x36cm</p> <p>六条屏之六《范宽笔意》108x36cm</p> <p>六条屏之二《黄公望笔意》110x36cm</p> <p>六条屏之五《陆天游笔意》108x35cm</p> <p>六条屏之一《一峰道人笔意》110x36cm</p> <p>六条屏之四《石谷子笔意》110x36cm</p> <p>《南湖介寿图记》四联165×144cm</p> <p>  《深林密壑图》69x32cm</p> <p>  《橅王石谷大意》19x47cm</p><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临黄公望山水》41x70cm</p><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赠龙榆生自作词》41x70cm</p><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渔父山居图》31x194.6cm</p><p> 跋部分:31x500cm</p><p> 2米长卷《渔父山居图》的题跋足有5米之阔,收录有陈宗蕃、陈灏一、柯昌泗、瞿宣颖、傅岳棻等耆老名宿的诗文。</p> <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崂山山水摄影</p> <p>  泰山记游,中间者为黄公渚。</p> <p>《舟中遥望劳山写生》169×50cm</p> <p> 崂山山水摄影</p> <p>《仿戴习谷西山图》107.2×42.4cm</p> <p>  《嵁山颿影》107x43cm</p> <p>  《秋山夕晖》106.3x36cm</p> <p>《吾家大痴翁法度》106.3x36.2cm</p> <p>  《梅石图》105.7x36cm</p> <p>《略师黄鹤山樵意》99.8x32.3cm 1948年</p> <p>《没骨法江南胜境》99.5×35.6cm</p> <p>《仿石溪赠钵厂》99.8x32.3cm</p> <p>  《松下观瀑图》107x36cm</p> <p> 黄孝纾先生书法作品</p> <p>  《设色山水》64x31cm</p> <p> 王鹏、黄毓琰、黄为隽</p><p>王鹏(其然斋主人,资深收藏家、青岛十大藏书家,“黄公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集”主编。)</p> <p>北海公园画舫雅集,后排右二为黄公渚。</p> <p>崂山记游,左一为黄公渚,中为沈鸿烈。</p> <p>《仿唐六如青山红树图》116×42cm</p> <p>  《雨溪烟艇》129.7x52cm</p> <p>《意在清湘石溪之间》114x35cm</p> <p> 校园授课</p> <p>  庭院雅集,左一为黄公渚。</p> <p>  泰山记游,中间者为黄公渚。</p> <p>  庭院雅集,右一为黄公渚。</p> <p>庭院雅集,从左至右依次为:黄孝纾、黄君坦、张伯驹、郭则沄。</p> <p>  泰山记游,右一为黄公渚</p> <p>  </p> <p>  《柴立中央》106x53cm</p> <p>  《墨竹》107.4x34.8cm</p> <p>  《松涛叠嶂》130.7x42cm</p> <p>  《江山雪霁图》109x54cm</p> <p>  《天门峰写生》21x32cm</p> <p>  宋文京(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与王鹏</p> <p>  大殿展厅(小视频),感谢分享!</p> <p>《大匠如斯~~黄公渚诞辰120周年纪念集》由青岛良友书坊、青岛大愚美术馆同步发布。</p> <p>黄君坦大篆扇面(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谢谢!</p> <p>  黄孝纾长子黄为宪作诗意山水</p> <p>  黄孝纾长子黄为宪作诗意山水</p> <p> 黄为隽、韩维湘</p><p> 韩维湘,竹雨斋老韩,艺文收藏家,资深新浪博主,“黄公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集”主编。</p> <p> 宋文京与杨宏书</p> <p>宋文京、王鹏、刘宜庆(资深报人、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黄公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集”主编。)</p> <p class="ql-block">王鹏、宋文京、韩维湘、韩公子。</p> <p class="ql-block">赵增、侯大胜、赵宝山、王鹏、宋文京、韩维湘。</p> <p> 赵宝山、侯大胜</p> <p>  王作亮(左)、刘天宇(右)</p> <p>  黄为隽先生为收藏家邹勇签名</p> <p> 刘天宇与邹勇</p> <p> 邻居大姐</p> <p> 大胡子·王挺</p> <p>  策展人、青岛良友书坊创办人、青岛文学馆馆长、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臧杰主持开幕式。</p> <p>  开幕式现场视频,感谢分享!</p> <p>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邱振亮致辞</p> <p> 臧磊、王书林、石芃。</p> <p class="ql-block"> 赵夫青、赵宝山</p> <p>侯大胜、赵夫青、赵宝山、刘逸忱。</p> <p>  李会展、臧磊、王书林、石芃。</p> <p> 郑锐、侯大胜</p> <p> 于鲁辉</p> <p> 周思钊、陈云昊</p> <p class="ql-block"> 韩维湘、王鹏</p> <p>  青岛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管永建代青岛市文联主席王绍波致贺词</p> <p>  黄公渚先生侄孙女黄毓瑛</p> <p class="ql-block"> 刘宜庆(左)</p> <p class="ql-block"> 赵增、郭明华</p> <p> 周晓方、张仁海</p> <p>  赵夫青、赵宝山、刘逸忱。</p> <p> 徐诚之</p><p> 徐诚之,1946年出生于青岛,祖父为著名书法家徐礼达。徐礼达(1893-1977),字聘璋,山东黄县人(今龙口),寓青岛伏龙山麓(伏龙路6号),因又别号“伏龙山人”,曾先后居住在明水路1号甲和观海一路30号,皆为宋雨亭(1883-1950,山东掖县人,今莱州,曾任青岛商会会长,青岛红十字会会长等,与沈鸿烈为拜把兄弟。)房产,约1949年前,因宋雨亭将观海一路30号房产给女儿做嫁妆,徐礼达搬离……其供职于青岛电灯公司(今供电局前身)的儿子(在电灯公司负责外资和外侨事务)花一千大洋购置了位于伏龙山麓的二层别墅(伏龙路6号)。</p><p> 幼年起徐诚之即往返于伏龙路与观海二路之间,为爷爷徐礼达与黄孝纾传递来往书信。张伯驹来青时,黄孝纾与张伯驹等曾到伏龙路6号,徐礼达寓中泼墨交流,诗词酬唱,是青岛知名的雅聚。</p><p> 徐礼达幼年从其长兄习书法,及长负笈于青岛,肄业于青岛中德合办之“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德文名为“德华大学”,当地人俗称黑澜大学,1914年因日德在青岛开战而停办,部分专业迁往上海同济学堂。),时商衍灜任该校之总教习(教务长)偶见徐礼达之字迹,极为称赞,此后常命徐礼达代笔应酬世人,五十余年后,谒商氏于北京,犹问徐礼达书法事,可谓知之深矣。</p><p> 辛亥革命后,有清之遗老纷纷移居青岛,徐礼达通过其兄长(徐诚之的二爷爷)位于河北路的“鸿顺公”文房四宝店,识其中擅书者多人,如湘乡陈毅父子、劳乃宣与其子劳健、莱阳王垿父子、德化刘廷琛父子、章梫、叶鹤巢、李家驹以及溥伟(恭亲王)等,时向诸前辈请益,尤以王垿、刘廷琛谒见频繁,获益良多……</p><p> 徐礼达先生及其子均喜收藏,藏品不可估量。可惜两代人之心血,于十年浩劫中,俱化为灰烬,伏龙路上的大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价值连城啊!</p> <p>  青岛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杨宏书致辞</p> <p> 刘天宇、刘宜庆</p> <p>  青岛市画廊协会会长王滔致辞</p> <p>  青岛大愚美术馆馆长王作亮致辞</p><p> 我与黄孝纾先生的不解之缘</p><p> 王作亮</p><p> 我喜欢收藏,对于文人书画及信札尤甚。黄公渚这个名字,还是七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时听及。耳闻顷刻,目成一生,我便与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名孝纾,字公渚、頵士,号匑庵、霜腴,别署辅唐山民,灌园客、沤社词客、天茶翁等,是上世纪难得的集诗、书、画、印、文于一身全才学者。</p><p> 随后我便开始了收藏先生书画文献的历程。2014年年初,我在北京一场拍卖中购得了先生的“拟赵伯驹仙山楼馆图”,此图为青绿山水、略带工笔,细腻之处,犹有粗犷之风,其没骨山树,清润新妍,界画楼台,纤微呈露。后来我下了些功夫,得知先生自己藏有一幅明代丁耀亢的《赤城梦渡图》,先生如是描述:</p><p> 右起云峤秀峙,林壑深邃,蜿蜒曲径,掩映其间。石壁作绀赭色,飞泉断续,短径通幽,招提窣堵,隐见林际。中幅石梁亘空,瀑布出其下,冈岭断处,爰启幽构,琳宫梵宇,璇台玫陛,丹髹金碧,照耀天中。后幅云气苍茫,群峰眉痕淡扫,东趋如涌波涛,天际自鹌蹁跹,飞仙羽客,控鹿游遨,琪草瑶花,迥异尘境。</p><p> 依我看来,这幅《仙山楼馆图》虽是拟宋人赵伯驹之作,却也和先生笔下的《赤城梦渡图》意境相当了。从先生对画面的描述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先生以一支妙笔用文字“绘画”的本事。</p><p> 从此我愈发加强了对先生的关注与研究。说来也巧,只要市面上一出现先生之作,都会有意无意的被我发现。尤其是在福建厦门分两次购得先生画作,六幅作品,两次购得,竟然为同一时期所作,材质尺寸,无不卯榫合缝,凑成一组六条屏。这使我相信,先生的在天之灵在冥冥之中眷顾着我,也给予了我收集先生散在各处作品的重任。</p><p> 前面提到的这六条屏,气势磅礴,画风各异。虚中取气者有之,平淡天真者有之,灿烂流丽者有之,潇洒恣肆者有之,豪犷纵横者有之,清旷疏朗者有之,而统一于先生追求的“苍润”美学境界。</p><p> 众多藏友得知我收齐此六条屏的奇事,纷纷前来观赏。一时之间交际增加,互通有无,更重要的是藏友们将宝贵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无私相授,大大增加了我对黄孝纾先生的认知,也进一步了解了先生的交际圈。</p><p> 在收集先生作品之时,总是出现不同的奇迹。2018年6月,正值当年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国立艺术学院分别迎来120周年、100周年、90周年华诞,他们曾经的掌舵人、缔造者蔡元培先生恰百五十龄。中国嘉德春拍推出了一组蔡元培家族的旧藏,其中包括黄孝纾先生一幅山水画扇面。经过一次次紧张的角逐,它最终以超出起拍价十倍价格落入我的手中。这幅《北九水山水扇面》为1935年黄孝纾赠与蔡元培之作,此作巧妙利用扇面的形制,以淡笔出厚重,塑造出一幅淋漓氤氲的佳作。画中山水扑面欲来,气象磅礴,颇有须弥芥子之味。黄氏“苍润”美学的学理内涵是由相反风格的笔法与艺境进行互补与调和,形成具有强大张力的统一画面,此幅扇面便是绝佳的写照。扇面另侧题有黄孝纾诗五首,四首七律写崂山风景,一首七绝记南京鸡鸣寺上豁蒙楼晚坐。其中“嵯峨杰阁俯回澜,积疢凭消月一丸”“渴尘涨海宁能待,乱石支桥恐未安”,厚重避俗,语似散原;“廊腰流水通泉罅,殿角飞翚插斗南”“松本颓如龙欲蜕,笋将迅与鸟争先”,高唱入云,仿佛海藏;而五诗收束又走向低徊,有苍虬风致,可谓合近代三大诗家风格于一身,又能在模山范水中寄寓身世之感,足见先生诗书画三绝之称,名副其实。</p><p> 2019年春天,我应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科学部主任王学典先生之邀前往济南,与岛城较早研究黄孝纾的韩维湘先生及杨鹏先生,一同拜会了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先生。晤面仅三四小时,但谈论的焦点问题十分明显,那就是都围绕着山大名士黄孝纾先生。期间杜院长还专程邀其得意门生刘天宇博士从南京来到济南与我们接洽,并告诉我们,天宇博士是专门从事黄孝纾研究的,其博士论文《黄孝纾研究》是关于先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同时,天宇博士还负责山大文学院编纂《黄孝纾文集》的项目。所以我们彼此倍感亲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p> 天宇乃聪明才子,和其交往,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关于黄先生的事情。我们时常沟通、交流,俨然就像认识了好多年的老友。去年9月初的一天,我和天宇通电话时谈及先生是福建长乐人,一拍即合,便分别从不同区域来到了福建黄孝纾先生的老家,甘冒八闽酷热,觅得了先生旧宅。宅院依旧是大户人家的样子,周边环境优美,仿佛仍是百年前的模样。我们又通过村主任王世佾联系到了黄氏一族的族长黄心书老人,获知了更多黄氏家族的信息。我清晰地记着,那天是2019年9月5日,晚上回去我和天宇一番交谈,兴酣时分,我俩均表示应为黄先生举办纪念活动。当时正好接近先生119周年诞辰之际,我们决定在青岛为先生举办一次雅集,以后定期赓续。</p><p> 返青后我即联系一帮同好开始筹办,共襄盛举。9月21日展览雅集活动在良友书坊举办,效果极好,反响强烈。且黄家家属获悉此事纷纷到场,积极响应并支持。</p><p>2020年,庚子年,正值先生诞辰120周年,借青岛美术馆这块风水宝地,我们再续前愿,举办这次黄孝纾纪念活动。在此我要郑重感谢山东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青岛美术馆、青岛博物馆、青岛文化馆、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的大力扶持,黄心书、黄为隽、黄毓璋、黄毓瑛、黄毓琰、黄毓琇等黄公后人的积极参与,韩维湘、王鹏、臧杰、刘宜庆、杨鹏、计纬、邹勇、金鹏、薛斌等藏友的倾心襄助,刘怀荣、刘天宇、陈云昊、刘枫林、李香月等学者的学术支持,非有以上众俊之助,不能有我们今日荟聚一堂,共同纪念黄公。禅宗六祖云“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学问亦然。学术乃天下公器,黄孝纾先生的人格、学养、艺术本不该囿于青岛一隅,它禁得起时间的考验与世人的推敲。就像当年24岁的黄先生独闯上海文苑、试剑天下一般,我们期待,经我们对黄先生的提倡、宣传、研讨,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让世人重新认识黄先生这张青岛的文化名片,让各地学者都能参与到对黄先生的研究中去,让我们的纪念活动走出青岛,面向全国。如此,才可告慰已在道山的先生英灵。</p> <p>纪念集装帧设计:杨永辉(良友书坊)</p> <p class="ql-block"> 臧磊、石芃</p> <p>  文史学者、收藏家、王献唐先生(1896-1960)的曾孙王书林(左)。</p> <p>  王鹏、周晓方、张仁海。</p> <p>  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黄公渚先生的侄子黄为隽致辞。</p><p> 黄为隽,出生于1935年,黄孝纾先生的侄子(其父为黄君坦)自幼跟随祖母,曾就读于青岛江苏路小学,后跟随祖母到北京,抗战胜利后跟随祖母回到青岛,就读于青岛培基小学,1953年从青岛一中考入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新疆工作,后回天津大学任教(教授),著有《闽粤民宅》等……</p> <p>  黄公渚先生的后人王洁</p> <p class="ql-block">薛波(画家、青岛市美术馆艺术总监)</p> <p> 郭明华、赵夫青</p> <p> 黄心书先生</p> <p class="ql-block"> 陈洪坤、韩维湘</p> <p> 王挺与修一</p> <p> 陈洪坤</p> <p>  赵夫青、贺中祥、王鹏、宋文京。</p> <p>  王鹏、张仁海、周晓方。</p> <p class="ql-block">  王鹏、赵夫青、石芃、王挺。</p> <p>  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师生合影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十一月 (前排左四为黄孝纾先生)(照片拍摄地点为现海大鱼山校区篮球场大台阶)</p> <p>宋文京与贺中祥(原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p> <p>  臧杰、赵夫青、石芃。</p> <p>王鹏与潍坊的文史圈朋友们合影,右一为于建强。</p> <p> 赵夫青、贺中祥、臧杰。</p> <p> 三石·臧磊</p> <p> 张晖</p> <p> 臧杰、张晖</p> <p>  美术馆公教活动室(伊斯兰楼)</p> <p> 臧杰主持学术研讨会</p> <p> 主讲人刘天宇博士</p> <p> 宋文京发言</p> <p> 主讲人陈云昊博士</p> <p> 修一·李海涛发言</p> <p> 姜寰成发言</p> <p> 主讲人周思钊</p> <p> 王鹏发言</p> <p>  黄孝纾先生生前居住在位于观海二路3号甲的一栋别墅内……</p><p> “1964年冬天,正在济南带女研究生的黄孝纾先生被揪斗批判,黄氏不甘其辱,会后就在泉城自缢身亡”。</p><p> 历史绝不能忘记! 愿黄公渚先生及家人的人生悲剧不再重演!</p><p> 谨将背景音乐《归来》献给刚直不阿、宁死不屈的黄公渚先生!</p><p> 饮水思源,特别感谢王作亮、韩维湘、李臣忠、李蛟龙、臧杰、王鹏、刘宜庆等为大家提供的这场“盛宴”!</p><p> 特别感谢黄公渚先生的家人!</p><p> 感谢青岛市美术馆!</p><p> 感谢青岛大愚美术馆!</p><p> 感谢青岛良友书坊!</p><p>感恩有你!好人一生平安!谢谢大家!</p><p>(手机拍于展览现场,感谢分享!)</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王青荣,1961年4月21日“诞生”于小城青岛,祖籍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岳家庄,军人子弟,现居德县路5号。1968-1974年就读于青岛江苏路小学,1974-1979年就读于青岛二中,1979年11月5日参加“革命”工作,就职于青岛市外轮供应公司,职业“Shipchandler”。喜欢“洗海澡(冬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