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的故事

龙腾虎跃

<p> 一张照片,记载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就是这样一张体型小而意义深远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照片,是多么值得我去收藏。</p> <p>图片故事:2003年,江淮汽车的瑞风商务车刚刚面世,围绕为商务车做零部件、线束的企业也曾是我们采访的对象。我去线束厂采访完后,照例要留一张图片,作为通讯的押题图,聚集大家拍了几张,一点不能体现年轻人活泼好动的个性,我说:等会我举手,大家跨一步,喊耶,同时做手势行吗?好!大家都同意了。照片如我所愿,通讯题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p> <p>【图片故事】2000年,江淮汽车董事长任人大代表,赴京参会。在欢送会上,长丰县某局领导适逢到访,领导便邀请他参加欢送会,办公室主任悄悄对我说:“他怎么在上面站着?一个科级。"又说拍照要避开他,我四处找角度,千方百计避开某局长,好在他个子矮小,在这张照片里,只露个头顶。</p> <p>【图片故事】2004年11月28日,江淮汽车在尚未取得国家轿车生产许可证的前提下,开始了江淮乘用车基地的开工奠基仪式。对普通员工来说,从生产商用车到生产乘用车,是一种转折和提升。仪式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集团副总喊住我:“老丁,赶快拍一张合影,要记住这个日子!”我爬上推土机,对着众员工大喊着指挥,留下了大约十张胶片。可是由于还未取得许可,所以这照片不能公布。一直到许可证下来,但照片已经失去了新闻意义。尼康F100,F11,S250,柯达100彩卷。</p> <p>【图片故事】2002年7月13日,江淮汽车出口319台轻型货车,在上海外高桥集装箱、滚转船码头,我在码头上,看一大片车子整齐排列,但在平地无法表现。四处一望,见有矿山自卸车数台停在一旁,遂告知同行人,爬上约有三层楼高的自卸车顶,不禁大喜,我们的车与别处的车连成一体了,且色彩相近,拍了几张,领导很满意说:“拍出气势了”。</p> <p>【图片故事】2014年元月,应江淮汽车车友之邀,我前往山东拍摄“江淮轿车《和悦》车友会活动”,在城市的广场上,近百台和悦轿车都到齐了,总指挥要他们驾车摆成“马”字,以庆祝即将到来的马年春节。我和摄像站在一辆长臂挖斗车车斗内,颤颤巍巍地一直升到13米高,在晃悠中拍下了十几张。</p> <p>【图片故事】2006年5月28日,江淮汽车集团举行万人誓师大会,场地选择在国际会展中心,场面宏大,人员众多,江汽摄影协会全体出动。分配任务时,我提出,我在二楼拍全景,他们都巴不得靠近主席台拍近景,我架好三脚架,换上广角,拍下了这个场景,在江淮汽车的广告宣传中多次用到。</p> <p>这是最后的部分演职人员合影,大家都推脱说,老丁你来,我拍下了这个历史片段。</p> <p>【图片故事】2002年8月9日,江淮汽车180台“瑞风”商务车送往海关,发车仪式即将举行,我相机里还剩两张胶卷,看着驮着瑞风车的重卡依次排列,我攀上了厂大门顶,拍了车队即将出行的行列。这幅图片,被广告公司拿去P了后,用于瑞风车的营销广告。</p> <p>【图片故事】我进入江淮汽车宣传部以后,某天清扫仓库,有人指着一大堆纸片塑料皮之类的杂物说:“叫收破烂的来,全部收去!”我说:”慢慢,我找找有啥?“他笑了,说都是垃圾。我蹲下来,扒拉开纸片,突然一张照片出现了,这是以前展览过后拆下来的,这就是宝贝啊!不知道谁拍的,但是这解说有力。</p> <p>【图片故事】江淮汽车厂1968年生产出第一辆汽车,随后就去省革委会报喜,这个场景被安徽日报摄影记者马先生照下来了。前几年,马先生女儿拿着家里找出来的照片给我们看,说家里有好多底片,我顺手将照片翻拍了一下,又将两张照片合成一张,这些都是资料,但厂里没人关注,我去联系没资金,只能留一张是一张了。</p> <p>【图片故事】上次讲了接片,这次发的图片是我第一次接片,1996年5月19日,地点在省体育场。我用尼康F100相机,从右至左,拍了四张胶片,然后接起来,看上去很自然,但放大看还有痕迹。整个运动员入场后,“团结奋发,求实创新”的标语左侧,是一个穿红工装的扶着入场牌,其他都是黄色衣裙,因为那个扶牌的姑娘晕倒了,标语右侧第十一个,是只有两人的队伍,那时我们的土耳其经销商,来谈业务,听说我们开运动会,非要参加入场式。仔细看看还是能发现有很多故事。[呲牙]</p> <p>【图片故事】2001年8月24日,江淮汽车股票在上交所开锣上市(600418),同时上市的还有狮头股份(水泥)。我在场,但我们董事长和安徽省副省长在敲锣时,来宾和证交所工作人员把现场围得严严实实,就没拍到满意的图片。当大家走完程序,放松闲聊时,我拉着董事长说:“现在没人,我再拍几张你敲锣的照片。”就这样,这个照片是补的,等我拍完,狮头的老总也把他们的摄影找来重拍。</p> <p>【图片故事】2006年11月28日,我到江淮轿车厂拍摄,正巧赶上他们首批五辆江淮轿车“宾悦”下线,厂长拉住我说,正好你来了,给我们拍几张留念。于是领导拍了,技术研发人员拍了,我对围在边上的员工说,来来来,你们也来一张合影。因为当时我们的轿车生产资质还未批下来,所以我让员工围住轿车,让别人看不出是什么车(当时我们生产瑞风商务车)。这张照片用在后一期的报纸上,作为长篇通讯的题图,通讯题目“我有一个梦”。</p> <p>【图片故事】2011年5月3日,合肥市举办职工摄影展览,是庆祝“五一”劳动节。我们公司摄影协会到车间搜寻素材。我在轿车生产冲压车间看,红工装、红绿相间设备,色彩很好。再加上冲压的动作,我已经有底了。三脚架架好,每冲一次拍一张,虽说地基振动但好歹拍了几张,送一张去,题“动中有静”后来获摄影一等奖。</p> <p>【图片故事】2012年3月6日,江淮汽车举行文艺汇演,效益好了,文体活动就多。其中有个压轴的华尔兹舞蹈,为了烘托气氛,我们编导组竟然想出把我们的新品瑞风商务车开上舞台,舞者以它为中心盘旋而舞。结果此举引起极大轰动!</p> <p>【图片故事】2007年4月24日,上海国际汽车展,我们报纸要一张能展示我们展台前人头攒动、熙熙融融的照片。其实那时,国产汽车远比不上进口车在展场上的吸引力,怎么办?我观察一下地形,我们对面就是外国展台,人很多,我们这边只有模特表演时才会聚拢人,找好位置,对准焦距,压低镜头(不让对面的商标进来)咔擦几张,出来一看,效果很好。</p> <p>【图片故事】2005年1月13日,新年刚过,安徽省组织大型演出团到企业联欢演出。平时在剧院想看的明星这时都近在咫尺,像安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任良赟、周群;黄梅戏演员韩再芬、黄新德等,我记得拍完后还有员工问我要她们的演出照。</p> <p>【图片故事】2006年10月日,我们的重走长征路车队经过四川红原县唐克乡,即若尔盖大草原。在“天下黄河第一湾”处休息,远处跑来一牛一人,那牦牛双角指天画地,全身乌黑,桀骜不驯;那人熊腰虎背、赤裸上身、褐色皮肤;他驾驭着牛跑来,原来他是要牵牛跟游人合影赚钱的。</p> <p>【图片故事】同样时间、地点,在黄河第一弯,一位藏族老人,转经疲乏了,在经塔下歇息。因为进藏前有人告知,不能未经允许拍藏人,所以我用长头(200)远远地拍。藏人转经,有几种方式:转动手中小经纶、用手拨动大经轮、绕着佛塔转着走,一圈就是颂一遍经。</p> <p>【图片故事】2007年10月31日,去云南开会,会后顺便游览了丽江。在丽江古城著名的酒吧风情街上,到处是“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的店招,到处是熙熙攘攘、嘻嘻哈哈的人群,陌生人可以一见生情,无需托付终身。在一家“摩梭吧”前,摩梭姑娘跟大众队歌,倒也有趣。</p> <p>【图片故事】2007年10月31日,去云南开会,会后顺便游览了丽江。在丽江古城著名的酒吧风情街上,到处是“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的店招,到处是熙熙攘攘、嘻嘻哈哈的人群,陌生人可以一见生情,无需托付终身。在一家“摩梭吧”前,摩梭姑娘跟大众队歌,倒也有趣。</p> <p>【图片故事】我上班的办公室位于五楼,三面通透,除了东面之外。每天下班前我照例要在器材室放相机时看一下窗外,若夕阳很美就顺手拍几张。已经养成习惯。在室内,有三角架,没人打扰,没有房屋遮挡。</p> <p>【图片故事】我上班的办公室位于五楼,三面通透,除了东面之外。每天下班前我照例要在器材室放相机时看一下窗外,若夕阳很美就顺手拍几张。已经养成习惯。在室内,有三角架,没人打扰,没有房屋遮挡。</p> <p>【图片故事】2012年5月,一帮摄影爱好者组团去岳西采风,在岳西县黄尾乡彩虹瀑布景点,大家都蜂拥向着瀑布底下跑去,我远远看到整体瀑布跟索桥上的人很能体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就拍了几张。题名“清流涤尘”。</p> <p>【图片故事】2012年6月29日,照例要召开每年一度的七一纪念大会,照例会有领导讲话、新党员宣誓这套程序。会前准备会上,我提出:党旗和宣誓人不能面对面,要呈八字形,以便我们摄影摄像,有领导不同意,我据理力争,你想要既有党旗,又有宣誓人正侧面,就要摆成八字,否者要么有党旗后脑勺,有么有人正面没党旗。他最后无奈点头,这种摆法,至今仍在沿用。</p> <p>【图片故事】2009年2月15日,我们安徽摄影网举办了一次人体摄影。在合肥城隍庙婚纱楼上,与以往历次举办活动不同的是,这次人来的特别齐,让组织者几乎没办法挤进去拍照,事后总结:拍人体,人不能多,要姿势、光线、明暗、表情都无一不妥再按快门,可惜没那么多时间和空间,拍了几张,没能很好地表现人体的曼妙曲线、皮肤质感和优美姿势。</p> <p>【图片故事】2008年11月30日,我们江淮汽车为庆祝“和悦”轿车上市一周年,特意邀请南京歌舞团来举办文艺汇演。这次的特别拍摄是我作为嘉宾,坐在位置上,所以我只能用长焦固定画面,但我发现,固定位置也不错,起码用心就能拍到好片子。</p> <p>【图片故事】2008年11月30日,我们江淮汽车为庆祝“和悦”轿车上市一周年,特意邀请南京歌舞团来举办文艺汇演。这次的特别拍摄是我作为嘉宾,坐在位置上,所以我只能用长焦固定画面,但我发现,固定位置也不错,起码用心就能拍到好片子。</p> <p>【图片故事】2008年11月30日,我们江淮汽车为庆祝“和悦”轿车上市一周年,特意邀请南京歌舞团来举办文艺汇演。这次的特别拍摄是我作为嘉宾,坐在位置上,所以我只能用长焦固定画面,但我发现,固定位置也不错,起码用心就能拍到好片子。</p> <p>【图片故事】2008年11月30日,我们江淮汽车为庆祝“和悦”轿车上市一周年,特意邀请南京歌舞团来举办文艺汇演。这次的特别拍摄是我作为嘉宾,坐在位置上,所以我只能用长焦固定画面,但我发现,固定位置也不错,起码用心就能拍到好片子。</p> <p>【图片故事】2011年4月2日,我们组团去江西婺源拍油菜花,到了江坑,漫山遍野都是一块块油菜地,没有青海油菜花那种绵延,却也是别致点缀,此时,画面中切不可没有人。</p> <p>【图片故事】2010年4月18日,去皖南西递宏村采风,其时春雨霏霏,一切色彩均染上暗色,在宏村门口池塘,撇开众人自己寻觅,发现几只鸭子似乎也在栖息,找了一个角度,来两张。</p> <p>【图片故事】2005年12月29日,由江淮汽车牵头主办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演奏会在合肥省体育馆举行。现场戒备森严,严禁进入演奏家附近15米方圆的范围,我拿着200的长头,找了很多角度,只有这一张才算差强人意,克莱德曼本人跟磁带上像差不多。</p> <p>【图片故事】2011年9月11日,到大连开会,会议组织到丹东参观游览,虎山长城是中国最北的长城,而中朝边境有个地方叫“一步跨”,当地人指着山下说,这就是一步跨。真的一脚迈开就到了别国。</p> <p>【图片故事】2004年8月29日,我们在03年创办的《江淮汽车报》200期座谈会开过后,江汽集团各子公司宣传负责人、编委、编辑、作者、读者在一起合影留念。望着他们严肃紧绷的脸,用什么办法能让他们放松下来呢?只要一说准备,他们立马就紧张了。拍了几张后我突然说,哎呀,没电了!哄一下,大家都笑了,乘机又拍了几张。</p> <p>【图片故事】2013年4月4日,去南京扫墓。将军山已开发成景区,桃红柳绿十分好看,拍了两张桃花,回来后P掉其他颜色,只留花朵,倒也别具一格。</p> <p>【图片故事】2013年4月4日,去南京扫墓。将军山已开发成景区,桃红柳绿十分好看,拍了两张桃花,回来后P掉其他颜色,只留花朵,倒也别具一格。</p> <p>【图片故事】2011年11月25日,有人送了几支康乃馨给我们办公室女同胞,阳光下,玫红、粉红分外娇艳,就拿起相机拍了几张。一看,为啥都是一样的大红色?数码相机能否精确辨别同色系的细微差别?于是摆角度、架反光板、加辅助光源,设定拍摄数据,终于,照片呈现我想要的色彩,玫红、粉红分明。</p> <p>【图片故事】2011年2月6日,在上海静安公园下沉式广场门口,看见几个老人在打太极,而边上则有几个老外饶有兴趣地观望,他们展示中国文化传统,我在记录。</p> <p>【图片故事】每年一到冬天,我家窗外的柿树照例在清晨被喜鹊、鹧鸪之类的鸟儿吵闹不休,它们在争食树上没摘完的柿子。我在家里,架上长焦镜头,掩上窗帘,拍了几张,这是每年快到岁尾的一景。</p> <p>【图片故事】2012年,合肥市举行青工技能大赛,地点在江淮汽车,我在现场,看到选手们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状态,情不自禁也跟着他们进入角色。两张图片,最好的是穿兰工装的,最绝的是他鼻尖上的一滴汗。</p> <p>【图片故事】2012年,合肥市举行青工技能大赛,地点在江淮汽车,我在现场,看到选手们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状态,情不自禁也跟着他们进入角色。两张图片,最好的是穿兰工装的,最绝的是他鼻尖上的一滴汗。</p> <p>【图片故事】2013年4月日,我们宣传部到各分厂拍摄生产场景,我在全神贯注地拍摄,我的学生把我拍下了,其实我倒是挺喜欢这张照片的。</p> <p>【图片故事】2012年5月19日,山东德州,江淮汽车经销商举办江淮“和悦”轿车推广会,在现场,请来的南京汽车表演队用和悦轿车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让山东人啧啧称赞不已。</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拍摄背景:2012年,我们省摄协去植物园拍荷,清晨朝阳刚出,我压暗背景,突出光线照在花瓣上的效果。这几幅都是胶片的。</p> <p>【图片故事】2006年元月8日,那段时候,正是我们徽色网活动最频繁的时间,这天我们到巢湖边采风,返回时,看到湖畔水边枯柳丛丛,且太阳也快下山了,大家就冒着湖风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太阳快落了,正巧有人划船路过,所以就拍了几张。</p> <p>【图片故事】2005年3月7日,我在上海城隍庙浏览,见对面茶具店很有特色,满屋的茶杯茶具,店员在喝水,于是站在马路对面用200长焦,拍下此幅照片。</p> <p>【图片故事】2005年3月7日,上海南京东路外滩,我站在陈毅广场上,回头看南京路,在长焦镜头里,南京路显得拥挤、狭窄,但充满着生机。于是留下一张,但这个镜头却不会再有了。</p> <p>【图片故事】大约是2000年之前,那时我还在用美能达X-700胶片相机,某天,突然要我们拍反转片,说是公司要搞画报。通常的胶片是底片,黑白相反,行话叫反相,而反转片就是拍好冲出来一看就是透明的照片(类似幻灯片),素材拍好还剩几张,我拿着相机,跑到包公园(就是我现在上班的地方)拍了几张。二十几年前,包公园“浮庄”景点依然,但树木却不如现在那样多彩。且游人很少。</p> <p>【图片故事】大约是2000年之前,那时我还在用美能达X-700胶片相机,某天,突然要我们拍反转片,说是公司要搞画报。通常的胶片是底片,黑白相反,行话叫反相,而反转片就是拍好冲出来一看就是透明的照片(类似幻灯片),素材拍好还剩几张,我拿着相机,跑到包公园(就是我现在上班的地方)拍了几张。二十几年前,包公园“浮庄”景点依然,但树木却不如现在那样多彩。且游人很少。</p> <p>【图片故事】2014年,“小苹果”刚刚开始流行,山东江淮汽车车友活动,特请韩国酒吧小伙姑娘教这舞蹈,在聚会时跳。到第二年,小苹果就泛滥了。</p> <p>【图片故事】2014年,“小苹果”刚刚开始流行,山东江淮汽车车友活动,特请韩国酒吧小伙姑娘教这舞蹈,在聚会时跳。到第二年,小苹果就泛滥了。</p> <p>【图片故事】2014年,“小苹果”刚刚开始流行,山东江淮汽车车友活动,特请韩国酒吧小伙姑娘教这舞蹈,在聚会时跳。到第二年,小苹果就泛滥了。</p> <p>【图片故事】2014年,“小苹果”刚刚开始流行,山东江淮汽车车友活动,特请韩国酒吧小伙姑娘教这舞蹈,在聚会时跳。到第二年,小苹果就泛滥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4年,“小苹果”刚刚开始流行,山东江淮汽车车友活动,特请韩国酒吧小伙姑娘教这舞蹈,在聚会时跳。到第二年,小苹果就泛滥了。</p> <p>【图片故事】2006年9月14日,我跟随“重走长征路”的警察队伍,一起走进贵州省雷山县短裙苗寨子,在门口欢迎我们的苗族妹子都不是纯粹的少数民族,是县里的文娱团队,那些苗族青年亦如是。</p> <p>【图片故事】2006年9月14日,我跟随“重走长征路”的警察队伍,一起走进贵州省雷山县短裙苗寨子,在门口欢迎我们的苗族妹子都不是纯粹的少数民族,是县里的文娱团队,那些苗族青年亦如是。</p> <p>【图片故事】2009年7月7日,孩子高考结束后,正巧我要到呼和浩特开会,就带上她一路前行。途经北京,孩子要看故宫、圆明园两处,说是一看历史、再看屈辱,在圆明园,我发现一个女孩抚着断壁残柱在沉思,赶快拍了下来。</p> <p>【图片故事】2012年11月17日,我们组团到皖南采风,拍摄红叶,朝阳,在梧村拍夕阳、在方家岭拍晨霭,一晃,已经过去8年了。</p> <p>【图片故事】2012年11月17日,我们组团到皖南采风,拍摄红叶,朝阳,在梧村拍夕阳、在方家岭拍晨霭,一晃,已经过去8年了。</p> <p>【图片故事】2012年11月17日,我们组团到皖南采风,拍摄红叶,朝阳,在梧村拍夕阳、在方家岭拍晨霭,一晃,已经过去8年了。</p> <p>【图片故事】2012年11月17日,我们组团到皖南采风,拍摄红叶,朝阳,在梧村拍夕阳、在方家岭拍晨霭,一晃,已经过去8年了。</p> <p>【图片故事】2012年11月17日,我们组团到皖南采风,拍摄红叶,朝阳,在梧村拍夕阳、在方家岭拍晨霭,一晃,已经过去8年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1年5月3日,为配合“安全质量月”宣传,我们组织公司摄协举办“安全杯”摄影比赛,在一线拍摄,但因为我是评委,不能参赛,所以我的照片只能作不评比作品。</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2年7月,这年天气诡燏多变,尤其夏天,天上的云真的是有些狰狞。</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2年7月,这年天气诡燏多变,尤其夏天,天上的云真的是有些狰狞。</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2年7月,这年天气诡燏多变,尤其夏天,天上的云真的是有些狰狞。</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2年7月,这年天气诡燏多变,尤其夏天,天上的云真的是有些狰狞。</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1年4月,小阳春,采风至皖南。先去石台牯牛降探幽,后到九华后山寻道,此两处皆游人稀少,无甚商业味。</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1年4月,小阳春,采风至皖南。先去石台牯牛降探幽,后到九华后山寻道,此两处皆游人稀少,无甚商业味。</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每年的10月,俗称金秋十月,晴天的傍晚,在夕阳上确能体现如火似血的效果,因为办公室在五楼,下班时存放机子正好能看到西边的夕阳,于是,就拍了很多,这几张是11、12年10月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每年的10月,俗称金秋十月,晴天的傍晚,在夕阳上确能体现如火似血的效果,因为办公室在五楼,下班时存放机子正好能看到西边的夕阳,于是,就拍了很多,这几张是11、12年10月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每年的10月,俗称金秋十月,晴天的傍晚,在夕阳上确能体现如火似血的效果,因为办公室在五楼,下班时存放机子正好能看到西边的夕阳,于是,就拍了很多,这几张是11、12年10月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每年的10月,俗称金秋十月,晴天的傍晚,在夕阳上确能体现如火似血的效果,因为办公室在五楼,下班时存放机子正好能看到西边的夕阳,于是,就拍了很多,这几张是11、12年10月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片故事】每年的10月,俗称金秋十月,晴天的傍晚,在夕阳上确能体现如火似血的效果,因为办公室在五楼,下班时存放机子正好能看到西边的夕阳,于是,就拍了很多,这几张是11、12年10月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片故事】每年的10月,俗称金秋十月,晴天的傍晚,在夕阳上确能体现如火似血的效果,因为办公室在五楼,下班时存放机子正好能看到西边的夕阳,于是,就拍了很多,这几张是11、12年10月的。</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7年2月26日,驱车前往金寨县玉兰花谷,此地谷内有五千株玉兰,而且比一般玉兰早15—30天开花,估计是此谷内气候温润,四周山岭起到屏障作用所致。</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7年2月26日,驱车前往金寨县玉兰花谷,此地谷内有五千株玉兰,而且比一般玉兰早15—30天开花,估计是此谷内气候温润,四周山岭起到屏障作用所致。</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7年2月26日,驱车前往金寨县玉兰花谷,此地谷内有五千株玉兰,而且比一般玉兰早15—30天开花,估计是此谷内气候温润,四周山岭起到屏障作用所致。</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7年2月26日,驱车前往金寨县玉兰花谷,此地谷内有五千株玉兰,而且比一般玉兰早15—30天开花,估计是此谷内气候温润,四周山岭起到屏障作用所致。</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7年2月26日,驱车前往金寨县玉兰花谷,此地谷内有五千株玉兰,而且比一般玉兰早15—30天开花,估计是此谷内气候温润,四周山岭起到屏障作用所致。</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7年2月26日,驱车前往金寨县玉兰花谷,此地谷内有五千株玉兰,而且比一般玉兰早15—30天开花,估计是此谷内气候温润,四周山岭起到屏障作用所致。</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1年,我第四次上了黄山,是江淮汽车优秀宣传团队去采风学习的。第一次93年,我背着摄影包,从南面爬到天都峰,夜宿光明顶。这次缆车直送到迎客松旁,山上的路并不难走,过了龟蛇二石后,一看,山脊中间凿出一道,人群如蚁,往天都峰而去;第二天,雨后初霁,云雾未消,虽说云海很美,但由于反差实在太大,难以拍下美景。</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1年,我第四次上了黄山,是江淮汽车优秀宣传团队去采风学习的。第一次93年,我背着摄影包,从南面爬到天都峰,夜宿光明顶。这次缆车直送到迎客松旁,山上的路并不难走,过了龟蛇二石后,一看,山脊中间凿出一道,人群如蚁,往天都峰而去;第二天,雨后初霁,云雾未消,虽说云海很美,但由于反差实在太大,难以拍下美景。</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1990年以后,江淮汽车步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到96年以后,工装服饰、标识、企业文化日臻成熟,某日在开职代会,照例是我在拍照,此照后来多次用于“集体上大课”的宣传,开会也可认为是上大课。</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1年11月,赴安庆升金湖“打”鸟,准备了长头,增倍镜,三脚架等,到湖边看水里都是大雁之类,但没飞,人家告诉我要给老乡钱,他会划船过去轰赶,几个人商量后否决了。后来在湖边看见渔家调理鱼池,拍了几张,打鸟不成反打鱼。</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大理开会。会后去了丽江和玉龙雪山。好像也没带什么氧气袋的,披着一件租来的羽绒服,便踏上了雪山步道外的冰川,那冰川真脏,在海拔4605处拍了照,还可以上,算了,时间仓促,扇子陡就在眼前,但不给上。</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大理开会。会后去了丽江和玉龙雪山。好像也没带什么氧气袋的,披着一件租来的羽绒服,便踏上了雪山步道外的冰川,那冰川真脏,在海拔4605处拍了照,还可以上,算了,时间仓促,扇子陡就在眼前,但不给上。</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大理开会。会后去了丽江和玉龙雪山。好像也没带什么氧气袋的,披着一件租来的羽绒服,便踏上了雪山步道外的冰川,那冰川真脏,在海拔4605处拍了照,还可以上,算了,时间仓促,扇子陡就在眼前,但不给上。</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大约是2010年,我跟随优秀员工走访经销商,在山西祁县,我走进乔家大院,拍了几张片子,组成了真正的“图片故事”。看时需对照说明一起看。</p> <p class="ql-block">走进乔家大院,层层砖墙硬生生把历史和现实割裂开来,铅灰色的天,青灰色的墙让兴致盎然的游人放慢脚步,降低话音,生怕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典故,惟有那一只只红灯笼,用它鲜亮或暗淡的红色,努力冲淡人们因环境影响而变得压抑的心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重叠叠的墙,大大小小的门,让你无法一眼看透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忠厚存世远。。。”,祖训在墙,日颂三遍。礼仪如山,规范似海。雕花门楼,几进院墙,无不叙述主人的丰裕。</p> <p class="ql-block">碧琳?该是女性居住的地方,她长的什么模样?是否曾经无忧无虑,常怀一颗向往自在的心?</p> <p class="ql-block">花窗是二门,古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的活动范围仅限于那几间屋子,一方院子?</p> <p class="ql-block">太阳从高墙上照进来,或许还带着燕子的呢喃和墙外的喧嚣,外面有什么?他们是否跟我过一样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偶尔,偷偷地从敞开的黑漆门边,可以匆匆一瞥门外一晃而过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摸得锃亮的石狮,既在忠实地守卫着礼教,也在无言地叙述着兴废。</p> <p class="ql-block">都远去了,惟独蛛丝还缠绕着那一段段曾经美好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12年12月,在昆明开会。去了滇池,没有想象中的高原湖泊的清亮,拍了几张红嘴鸥,唯独这张能体现一点忧山忧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9年7月10日,内地骄阳似火,内蒙凉气袭人,在草原看牧民摔跤比赛,我们都抖抖索索。</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8年6月18日,去厦门开会,会后去了南靖、武夷山两处采风。南靖是福建除永定外的又一土楼之乡,著名的“四菜一汤”就在南靖。</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8年6月18日,去厦门开会,会后去了南靖、武夷山两处采风。南靖是福建除永定外的又一土楼之乡,著名的“四菜一汤”就在南靖。</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采风,游石林,因为天气阴沉,所以拍摄的石林便有了轻巧、怪异和说不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采风,游石林,因为天气阴沉,所以拍摄的石林便有了轻巧、怪异和说不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采风,游石林,因为天气阴沉,所以拍摄的石林便有了轻巧、怪异和说不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2007年11月,去云南采风,游石林,因为天气阴沉,所以拍摄的石林便有了轻巧、怪异和说不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是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拍的,要像鲜花一样争阳、怒放、美丽。</p> <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是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拍的,要像鲜花一样争阳、怒放、美丽。</p> <p class="ql-block">时已渐冬,疫情渐重,注意防范、心态难松;口罩必备,嘴脚收拢,待到疫消,鲜花庆功。</p> <p class="ql-block">时已渐冬,疫情渐重,注意防范、心态难松;口罩必备,嘴脚收拢,待到疫消,鲜花庆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已渐冬,疫情渐重,注意防范、心态难松;口罩必备,嘴脚收拢,待到疫消,鲜花庆功。</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去年夏天,受朋友之邀拍摄皖南农家乐,三位事业有成的女性,在皖南池州丘陵深处购了200亩地,专门打造休闲农舍和种植有机稻。去时稻子刚结穗,我一看是矮稻,就说原来有个“矮脚南特”品种,几人惊异地看我,说他们种的水稻米粒很长,我说哦,三粒寸。老早就有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去年夏天,受朋友之邀拍摄皖南农家乐,三位事业有成的女性,在皖南池州丘陵深处购了200亩地,专门打造休闲农舍和种植有机稻。去时稻子刚结穗,我一看是矮稻,就说原来有个“矮脚南特”品种,几人惊异地看我,说他们种的水稻米粒很长,我说哦,三粒寸。老早就有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故事】去年夏天,受朋友之邀拍摄皖南农家乐,三位事业有成的女性,在皖南池州丘陵深处购了200亩地,专门打造休闲农舍和种植有机稻。去时稻子刚结穗,我一看是矮稻,就说原来有个“矮脚南特”品种,几人惊异地看我,说他们种的水稻米粒很长,我说哦,三粒寸。老早就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