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岸山乡写生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耕</div><br>每年单位都会组织来太行山写生,今番又来。<br>时间:2020年10月下旬,地点:邢台市信都区白岸乡。<br>也许叫惯了邢台县吧,乍一改成信都区一时搞不清是哪儿。来太行山写生过多次,来邢台的太行山也多次了。感觉这次的写生是历次里面最放松的,说的是我自己。跟着大家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画就画。啥也不想,也不用想,挺好!因为头出来前脚脖子疼了多日,担心上山下坡的中途发作,没想到贴着膏药坚持下来了,而且还觉得有所减轻 。<br><br> 几天里跟着邢台本地画家跑了五六个村子,都是他们早就去过,感觉画面感强的村庄。大多都有着老旧的石头房子,高低错落有致,小径逶迤,溪桥流水。这些村子虽然景色优美,但却并不好画,特别是那些造型别致的老房子。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画那些自然的高山峻岭,飞瀑流泉。然而这次我却踏踏实实、不厌其烦的仔细勾勒着那些房檐屋脊,有几次,我自己都质疑自己:画这么认真干什么?可是,彼时心境就是那样。顺着感觉走吧!认真也是有所收获的,我发现原来以为当地人随意放置在房顶的石块、石板,其实都不是随意的,而是摆放有规律的。发现了这一点,再画起来就有迹可循、轻松多了。<br><br> 这次也是我所有写生中最懒的一次,说懒不只是画的有所节制,不再追求尽可能的多,而是适情适意即止。基本上每天四五幅,一般是上午三幅下午两幅,到后来变成上下午各两幅。起居上也因为脚伤的原因,没有像以往那样总要多爬爬山、走走路,早起活动活动,呼吸下大山里的新鲜空气。除去偶尔饭后随邢台的老师们散散步,基本上都是晚饭后不久即息,早饭前才起,中午还要睡个午觉。原来还想着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及时调整画面上色落款啥的,后来一犯懒也就罢了。回来后收拾调整,找不到当时的感觉,又后悔当时不该懒,呵呵。<br><br>相比我们每年一次,每次五六天的写生,邢台的山水画家真是很幸运的。想来山里写生,周末、假期随时都可以来,如今有了高速,几十分钟就到了。听邢台的郭老师介绍建民兄等人大半年都住到山里面,深刻体会研究,真是羡慕的很。而我们要来一趟就不容易的多了,每次几天时间都恨不得把整个太行山都装在肚子里。后来郭老师开玩笑说,邢台经济一般,但风景挺好,你们可以考虑来邢台买套房。还别说,要是有闲钱还真是可以考虑一下的。<br><br>下午的时光一般都是自由活动,自己就近写生。我也没有像以往似的尽量多走走,走远点,而是真的就近,好几天都是在离住处不过百余米的路边画。最远的一次也只是沿着条小路走了一二里,来到了一个被废弃的小村庄。一进村口,就遇到一位七十二岁的老农,背着捆刚从地里收割的芝麻走下来。这老汉看到我就把芝麻从肩上卸下来,靠在道边,和我攀谈起来。老汉腰板笔直,怀里抱着镰刀,笑眯眯的眼睛像两个小月牙。这老汉很爱说,他一口浓重的本地方言,我只能囫囵的听懂三分之一。大概是跟我讲这附近哪个山头上,当年八路军跟鬼子打过仗,哪个山上做过观察哨,哪户村民怎么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迫害……以他的年龄推算,这些也都应该是他听他的长辈们说给他的。但也说明这是块红色的土地,曾经浸染过英雄们保家卫国的鲜血。他还给我说起离此不远的紫金山景区里的真武庙的传说,说到真武爷怎样怎样施展法力,跟另一个神仙争夺地盘云云,没听明白。我问起这个村子怎么没人住了,他说是让一家旅游开发公司给买下了,村民都搬到国道边上的白岸村了,但是地还是他们自己来种。说起卖房子的价格,老汉很开心。指着旁边的一座石头砌的小院说,这个房子卖了七八万,他家的老房子房顶都塌了,还卖了四五万。我连说,真是不少啊!他笑眯眯的点头。眼看快近黄昏了,我着急赶在日落前画出一张画,就中断了和他的聊天。等到我选好位置,画完这黄昏中的小山村,返回住处时,大家已经开始在吃晚饭了。那是我这次写生回去最晚的一天。<br><br>沿着邢左公路西行,离白岸村不远是个叫清泉村的村子,那里就是天河山景区的入口了。天河山又被叫做“爱情山”,据说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事发生的地方。因为写生不是旅游,虽近在眼前,也无缘一观。顺路再往前,翻过山去就是著名的山西左权县了。左权原名辽县,抗战中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因左权将军牺牲在那里,遂改名为左权县,倒是很想去观瞻凭吊一番。因为毗邻山西的缘故吧,这里路边的饭店主打的都是些山西饭菜,啥刀削面、莜面栲栳栳之类。说起邢台山区的饭食,因为过去贫瘠的缘故吧,其实并不算多美味。比如到处农家乐都主推的大锅菜,往往都是放水很多,菜多肉少,和我们老家的比起来要寡淡的多了。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的饭菜也在不断更新、充实,比过去要丰富的多了。我们下榻的这家饭店就不错,应该是农家乐里做的比较好的。这家有新旧两栋楼,老楼在后面的街里,已经不做经营改做家用,前面的新楼有五层,规模不小,楼前还有一个鱼塘,利用山里的泉水养殖着虹鳟、中华鲟、鲤鱼。两只大狼狗在池边看护,见了生人靠近就往来跑动着狂吠。有客人要,年轻的老板娘就在院里支起炉子烤鱼。老板娘的手艺还是不错的,除去放的孜然有点太多,火候掌握的蛮好。同事中的张彬老弟自诩烤鱼技术不错,结果一试,我觉得还是没有老板娘的手艺娴熟,哈哈。<br><br>我们在山里的工作节奏,紧张而有序,轻快又规律。一般早饭,中午饭都比较简单,因为要抓紧时间工作。一天收工后,晚饭会丰盛一些。劳碌了一天了,大家晚上往往要喝上几杯,交流一下。那天晚上,邢台山水画研究会的会长王身铭兄举杯说,今年是两地联合写生的第十个年头了。我一惊:是么?竟然已经有十年了?!可不是么!他肯定的说。真是的,从一〇年开始,倏忽间,整整十年!时间何速,人生何短啊!回想起来,如同昨日。是该干一杯了!想想我初到单位的时候,那时候的画院是从不组织写生的,平时也没啥业务活动开展。后来还是我一再提议,在时任常务副院长的张玉华院长强力主持下,才开展了每年一度的写生活动。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且不管这活动开展的深度、效果如何,仅从写生这项业务上来说,画院的后来人真是永远都不能忘记张院长的功劳!<br><br>我这个人不善交际,也不擅表达,更不会讨人欢心。历年的写生活动中,跟院内外画家们的交流也不多,可能许多的同道老师们并不待见我。但我一直钟爱这项活动,敬重每一位同道,特别是邢台的各位老师朋友。在写生中我也从各位老师们的身上吸取了许多营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我会在心里深深地感念他们、祝福他们!<br>万事总有终结的一天,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做太行写生,不再来邢台,但我依然会在心里亲近着太行,惦念着邢襄!<br><br>我并非要做一个专画太行的画家,我向往着去观察表现更多的山山水水。但我第一次走进、第一次画的山就是太行山,见的最多的山也是太行山,我对太行山有着深深地感情!看不够,也画不够。每次离开邢台的时候,心里总是期望:啥时候我们也能画画南太行,画画山那边的山西?<br><br>回到画室,检点行囊,此番一行粗得画稿29件。看着一幅幅还带着山野花草香的画作,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有可能,把这八百里太行走遍、画遍,那该是多么的幸福的一件事!如果有一天,我走不动了、画不动了,孤独的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晒着太阳,遥想着太行,回忆着历年写生之旅,又该是怎样的感觉?或许,那也是一种幸福吧!<br> <br><br> 2020.11.11<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题古径人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行古径人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村荒野地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合画者意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撇去杂七杂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10.19</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树一千六百岁!</h3> 烤鱼的老板娘 爱情山 负重的老妪 山祖 野山倩影 暮色中的那片山野 像不像是两个并肩作战的将军在观察敌情?呵呵~~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题《苍松暮色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吞紫日十万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气压彤云一千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壁森森说故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幽思澹澹道余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影巍峨如松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暮云翻覆鬼神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番到得无声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将无声做有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10.22</div> 同行的美女画家 郭老师和他的忠实粉丝 漫山遍野的美丽叶子,扎人极疼! 好长的丝瓜! 见到了久违的杜梨树 旮旯里的鲜花,盛开如火!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