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名古屋去茶臼山有两条路,一条是高速公路,另外一条是国道。闲来无事又不想破费当然选择国道了。日本的国道不同于国内,既窄又多信号灯,加之细雨霏霏,10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近四个小时。由于这种情况已经遇到多次,也就见怪不怪了。国人如果来日本开车,首先学习上路的第一课我以为是:忍耐。你如果拿国内的开车经验来约会或赶路什么的,其结果可以想象,要么迟到要么事故。</p><p>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到达目的地:清水馆。此时门外已大雨滂沱!</p> <p>茶臼山高1415米,日本人称之为茶臼山高原,它是爱知县最高的山脉,与长野县和岐阜县接壤,也是县里唯一一座高山滑雪场所在地。</p><p>日本天气预报非常准确,虽然前一天下雨,但是冲着气象预报:第二天天气晴朗,果断决定出发,到了旅馆,老板娘说当地气象预报第二天早晨5点雨停,8点钟放晴。于是,我们把早餐时间就定在了8点。果然第二天早晨当我们起床打开窗户时,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空气十分清新。</p> <p>茶臼山上没有茶树,上山时看见的仿佛像茶树的是当地特产:蓝莓。但是山下的便利店里有茶叶卖,仔细看会发现虽然外包装一样,但在包装袋上贴着每个农户家的姓名,出了什么问题好查询,估计各家也就是几株而已。这里最出名的不是茶叶而是西红柿酱与蓝莓酱,当然还有当地出产的大米,我们去时恰逢新米上市,买了一袋回家尝鲜,谁知吃了这袋米,家里原来的米就无人问津了。那种入口的感觉是非常爽滑,颗粒感很强,弹性十足且不黏牙,没有那种浓烈的香味,却也自然清纯,敢比日本出云的大米,价格也实惠许多。</p> <p>与茶臼山齐名的是丰根村,这里的吃、住、游、买及温泉都在丰根村的旅游图上标着,茶臼山就是其中一个景点。丰根村每年有10个月会举办各类活动,可见其名气之大。每年五月,丰根村举办的芝樱花祭达22000平方米,被称之为:“天空花的走廊”,它也是日本中部有名的花祭。到那时,各种车辆能从山上堵到山下甚至高速公路上。而茶臼山上最出名的则是夏天的夜晚来看银河。每年暑期都有日本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前来观天,也有众多摄影发烧友前来拍星轨。因为山上山下温差较大,也就成了人们避暑的好去处。</p> <p>我们到茶臼山已经是深秋了!漫山只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一种则是秋天的斑斓。斑斓中红色是主旋律。茶臼山的红分为自然与人工两种,因为山不高且要留住游客,当地政府在半山腰平坦空旷的地方种了许多深红颜色的灌木,再摆放些木凳,让游人登高望远、凭栏远眺,既可以休息又能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叹。另一种则是土生土长的枫树了,三五成群,满山漫游,或独处或扎堆,然而正是这种随意,到了秋天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在日本,一到秋天,各地就会有许多红叶祭,这也成了吸引游人的一大题材。从江户时代起,因为各地大名们每年需要去京城汇报,这种出行便异化成如今的旅行。花道、茶道等也随之从庙堂传入民间,据记载,德川家康隐退之后,每天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养花弄草。这种市井文化的兴起加之日本人民的工匠精神,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成就了众多有名的风景好去处,特别是在日本的大城市里,许多公园、寺庙里的樱花及红叶都非常壮观,甚至名扬海外。对于茶臼山而言,这里的红叶景色应该属于极为普通的了!</p> <p>茶臼山上的红叶虽没有京都,奈良的那么精致,整齐划一,却也生得不羁,潇洒。它们常常以部落的形式出现,近看不成气候,远远望去则错落有致,相映成趣。也应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p> <p>在茶臼山上,类似这种红黄相间的灌木很多,它们有的像夫妻,有的像情侣,有的像家人。它们相互依偎,共生共长。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如果在远离人们视线的地方都不会有瞬间的凝视。可它们依旧活的那么恬淡、宁静、自在。</p><p><br></p><p><br></p> <p>在茶臼山的灌木林中,除了红枫,还有许多橡树一样的树木,金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特别是逆光时被晕染的十分夺目,那种时空与纵深的遐想被无限放大,此时此刻金秋的概念与图像由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瞬间就被这摄人心魄的景色陶醉,让人及使没有诗歌也有了诗意。</p> <p>茶臼山不高,却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大型野兽:熊。这是在一处供游人下到低洼处游玩的扶梯口写的警示牌,初看到时,有点尴尬,但想想已经快立冬了,熊估计已经冬眠了吧!于是斗胆往下走了十多米,尽管风景诱人,我还是心有余悸地爬了回来。想想不甘,于是便侧身看看其他游人是否敢下去,数分钟,拜访游客中也仅有一对夫妇下去,但比我走得更远。后来,我试着请教日本朋友,他们说熊听见人的声音会自动离开,一般有熊出没的地方,人们会吹哨子,让熊离开。话虽如此,但凡游人看见这种牌子,估计也会像我一样,举足不定了吧!</p> <p>这是不知名的花或草药。到了秋天向天地绽放自己的精彩。</p> <p>这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天狗,看着有点忌讳,故远远的拍了一张,从介绍上了解也像国内传说那样,属于一个神话故事,是否类似钟馗我也是不甚了了。只是鼻子雕饰的太夸张,让我有不洁之感。</p> <p>这样的松树会让国人想起黄山上的一些有名的松树,在这里它就是一棵树,没有故事,甚至没有名字。其实,日本许多地方的大树都是如此,没有人们有意识的起名字,只有这颗树的植物类型的名字:樱花、松树、紫藤……,记载多的是这颗树的树龄、品种、植物科目等等。哪怕是长了千年的大树。但是,它们是国宝。</p> <p>茶臼山上有两个大型停车场,可以停近千辆小车。估计是为冬季滑雪以及春天看芝樱的人们准备的,停车场边上是各类餐厅及滑雪更衣室等,附近是上山的索道。这个小装置是供年轻人玩的滑板轨道,看似不显眼却暗藏乾坤,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显身手的。</p> <p>这是茶臼山的第二停车场。周围的秋色令人赞叹。</p> <p>停车场都有残疾人的车位,但是无论怎样拥挤,正常人的车子是不会停在哪里的!在日本持相机的人很多,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退休以后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既可以自我消遣也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p> <p>这是野外餐厅,随便吃点东西的话,可以坐在这里,这点特别照顾了宠物爱好者。在日本可以按规定养宠物,但是,许多公园和景点是不允许宠物入内的。住高层的如果养宠物,上下电梯必须坐在类似手推车的箱子里面,不能和人一道站在轿厢里,抱着也不可以。所以你在日本看见一些人推着手推车,不一定是带孩子的。</p> <p>在茶臼山上1.2千米处,有个高原湖泊,附近有几栋度假村,湖不大却游人如织,周边可以骑自行车锻炼,也可以租船与孩子一起游玩。</p> <p>深秋的高山湖泊,已尽显初冬的景色,高山植被的枝丫上披满了类似青苔的絮状物,仿佛在四川阿坝州的大山沟壑里,这颗不知名的大树也不知何时已经断落,给寂静的湖面平添了一丝苍凉。</p> <p>在茶臼山上,遇到了这个摆放着吉祥物的桥,停车看了半天不知何物,有点像老鼠,又感觉不对,半山腰摆个老鼠做吉祥物很难让人理解,再看看桥上的字:花的木桥。一种跨越时空的的感受让我会心一笑。或许历史典故在无法述说的情况下被憨厚的山民们无可奈何的幽默了一把。</p> <p>这是丰根村上给那些喜欢做料理的人建造的学艺馆,需要预约,停车眺望没有人迹和烟火气,估计是新冠病毒所致,这些众人云集的地方不符合政府关于“三密”的要求,只能自肃了!</p> <p>上茶臼山有两条路,这是从南面上山的道路,也是去我们晚上下榻的清水馆的必经之路,沿途虽路窄人稀,但是风光迤逦,有点桂林十里画廊的感觉。上午十点多,四处安静的像清晨一样。闭上眼睛你只能听见风的声音,连云都悄悄远去。</p> <p>我们预约的旅馆叫:清水馆,已经有140年历史了,是茶臼山有名的民宿,各类宣传资料上都有其图片。非常巧的是现在的女主人与夫人竟是同一大学毕业,还是先辈,其女婿也是中国人,估计是当年赴中国垦荒团的孙子辈一代吧。女主人非常喜欢中国,她40多年前去北京、广州等地住的宾馆里的信封、明信片以及飞机登机牌等都还保存着,甚至在中国看病的发票也保存着,让我们有种莫名的亲切感。</p> <p>也许是校友及女婿是中国人的双重亲切感吧,我们当天晚餐与第二天早餐都安排的非常丰盛,细细数了一下,晚餐由40种各类菜肴组成,早餐也有20种,碍于主人坐在旁边没好意思拍照,只能心中数了一下。许多城市里没有的小吃,在这里可以大快朵颐。</p> <p>这家旅馆可以住100人左右,由于新冠病毒加之不是双休日和假期,故只有五个人入住,我们住的房间平常能住10人,现在只有2人,偌大的房间被安排的十分惬意。遗憾的是茶臼山附近只有一家温泉,还在山下25公里的地方。只能泡泡澡了。</p> <p>冬季将至,旅馆已经开始使用壁炉了。这样,壁炉四周可以烘烤换洗的床上用品。不再担心下雨下雪了!在我们洗浴的池子上,摆着一叠与池水尺寸相同的薄塑料垫子,为了防止水变凉,没有人洗浴时,就覆盖严密以防热气外泄。女主人缜密的精打细算让人唏嘘不已。在日本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老百姓还是非常节简的,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日本的商家开始对以前不要钱的塑料袋收费,最大的也只收5分钱,可是许多人就开始自己带着袋子去购物了。后来即使只收一分钱,还是有人不愿意去买。这种节约意识让我深受感动。)</p> <p>壁炉、电取暖器加上泡澡后的余温与酒融合,一切严寒都可抗之,何况还有一个烤肉的火炉。旅途的疲劳尽消失在宾至如归的温馨安排之中。</p> <p>雨过天晴,早晨8点,太阳准时赴约,推窗向外望去,经过一夜的洗涤,松青枫红,颜色清新,湛蓝色的天空开始催促我们出门了!</p><p><b>茶臼山:一座春天还会再来的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