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五期📚小班引入课程第3️⃣课📚——《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你选哪一个?》

美友5045873

课程引言 <p>  作为庆幼中心人文素养培育“拓荒”实践园,庆幼四园、十二园在经历了人文素养培育第一期、第二期、二阶人文素养引入课程实践后,又启动了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五期课程,前期经过庆幼中心组织的集体理论培训式学习、实践小组互助式学习、集团资源共享式学习,小班《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你选哪一个?》课程全面开课!</p> 走进课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你选哪一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键词:规则 遵守规则 </p><p><br></p> <p>👉🏻🔹核心要点</p> <p>  遵守规则、制度、法律是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班级的日常规则是小朋友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中经常有这样的那样的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们通过系统课程,导入规则概念、导入遵规意识、培育遵规习惯,通过寓教于乐、感知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体验、了解,并且知晓遵守规则的原因,遵守规则的作用与反之的危害。在成文的规则以外,还有不写在纸上的规则,比如幼儿自身健康成长的规则、家庭中、集体中的礼仪、道德等规则。在家园共育的家庭教育环节,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相互配合,使幼儿遵守规则的习惯养成无盲区、无差别、无矛盾。</p> <p>👉🏻🔹课程功能</p> <p>  遵守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是社会公民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是个体的社会性素养,遵规意识须从小培养。3岁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需要已初步显露,体现在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行为已经难以控制,如不让玩游戏、不给买玩具、不满足需要就任性哭闹,甚至发展为矛盾冲突,令家长、老师倍感烦恼,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需要学习本领、遵守制度、养成习惯、提升素养等,和幼儿的自我意识形成矛盾,很多幼儿在幼儿园还可以遵守规则,到家后就“忘记”了坚持好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不一致大大增加了教师教育的难度、家长家教的难度与幼儿健康成长的阻力。《易·蒙》语:蒙以养正。在幼儿不愿不想不主动遵守生活中的各项规则、规章、制度,等幼儿成年以后就会因为违反制度法律付出难以挽回的人生损失。因此,在幼儿意识初露时期,导入认知工具——遵守规则是好,不遵守规则是坏的观念与系统的行为习惯培育,将使幼儿健康成长,安全成长,规避人生风险。</p> <p>👉🏻🔹课程情景再现</p> <p>1.介绍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玩具,看看这些玩具组件,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些玩具。”通过师幼互动的形式讲故事,引导幼儿体会遵守规则能够形成良好的秩序。</p> <p>2.告诉幼儿有规则的玩玩具,能初步遵守游戏规则。“玩这个玩具有3个要求。</p><p>(1)我们要两个小朋友一组,第一排小朋友转过身和你对面的第二排小朋友拉手,拉着手的两个人共同玩一套玩具。</p><p>(2)桌上还有数字,数字是几你们就是第几组,然后去玩具架上拿相应的玩具。</p><p>(3)我会请第一排的小朋友去拿相应的玩具盒,游戏结束时,请第二排小朋友送回玩具盒,放到玩具架上。”游戏结束后引出幼儿园活动要遵守哪些规则?在家里面要遵守哪些规则呢?请幼儿讨论、交流表达。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哪些规则(要点:此处的充分讨论有利于幼儿理解规则,所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p> <p>3.教师出示过马路的图片,幼儿分享与表达。“平时过马路时,红灯亮了应该遵守什么规则?在哪个区域等待呢?图中一个小朋友在安静地等待,另一个小朋友冲出了斑马线,他这样做对吗?他没有做到遵守规则,是很危险的。我们要告诉他:“不遵守交通规则要扔掉。”(要点:语言和动作都要重复“遵守规则是好的行为我们要留下,不遵守规则是坏的行为我们要扔掉。”)</p> <p>4.总结回顾: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分组有规则的玩了积木,大家在游戏中能够做到遵守游戏规则。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能够做到遵守更多的规则,好吗?能做到吗?老师期待你们以后的表现。</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5.课后的谈话环节也不容小觑,听听孩子们的理解与表达,关注追踪个案幼儿。</p><p><br></p> 家园共育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人文素养培育家庭是主阵地,通过课程给予家庭指导建议,带动家庭人文素养提升。快看看孩子们的课后任务卡及家长的真实反馈吧!</p><p><br></p>

遵守规则

幼儿

规则

小朋友

玩具

遵守

素养

课程

人文

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