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月11日,叶春琴老师展示了一堂高级教师示范课。她上的课文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本课是《孟子三章》中的第三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p> <p>叶老师的这堂课也如逻辑严密的议论文,行课思路环环相扣,知识点的讲解严谨扎实。</p> <p>置身叶老师的课堂,感觉氤氲在和谐温馨的学习乐园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p> <p>叶老师敢于大胆开发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p> <p>叶老师将“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p> <p>叶老师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p> <p>当然,课后,叶老师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谦虚的认为自己这节课仍存在不足:感觉时间没有把握好,课堂密度较大;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p> <p>总之,叶老师这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