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你说,</p><p>初冬亦有生命拔节</p><p>我说,</p><p>那是光的力量</p><p>即使脚步匆忙,行色匆匆</p><p>勿忘赴一场读书之约</p> <p> 一个月以来,大家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得以片刻的宁静,捧书细读,打卡监督,每每回忆,有些欣喜,有些庆幸,一路坚持!</p> <p> 11月11日这个特别的日子,电商时代,很多人正守着屏幕,等待一个又一个的优惠惊喜。而实验中学新城分校阅读课程中心的成员们正在举行第二期教师读书会,赴一场浪漫诗海的邀约。</p><p> 午后两点,微风不燥,阳光甚好,我们齐聚于多媒体教室,虽是陋室,但一群人在一起聊书,品词,便不再是寒酸与落寞。</p><p><br></p> <p> 在胡火松老师认真细心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他唯选上这一本,可见苏子在历史长河中不朽的地位!</p> <p> 本书一共分为七卷,由五个老师来分享。 大家或侃侃而谈,或三言两语,但都表达了对苏子的敬仰与赞叹!</p><p><br></p> <p> 高朝红老师分享第一卷《趣味苏子》,语言有趣而真实,与本章主题特别应景。苏子的“趣”体现在他总能为干枯的生命挖一口井,为自己的灵魂营造一个驰骋的牧场,他虽不断被贬,但总能笑傲人生,喝酒、品茶、与佛印打趣……处处体现了他的旷达、洒脱,颠沛流离没有使他消沉,却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一次次“事故”都成为了一次次美妙的故事!</p> <p> 周婷老师分享第二卷和第三卷《多情苏子》,苏子的多情体现在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等种种人之常情,都成为他以旷达的心情面对挫折和困境的精神武器,从中挖掘出快乐的精神养料,创造出一首首深情的佳作。</p><p> 于爱情,对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用尽深情;</p><p> 于亲情,与子由的手足情深世代罕见;</p><p> 于乡情,收到家书,忍不住绵绵思念,顺笔写下“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p><p>于友情,他性情豁达,人缘好,正如刘禹锡所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p><p><br></p> <p> 方红燕主任分享第四卷《有为苏子》,她以ppt的形式,从文化成就和政治生涯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示苏子的诸多作为。并且把读书与班级学生的分享相结合,从文字世界走向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修炼的文化素养么?</p> <p> 接着李亮老师从旷达两个字面意思来揭秘第五卷《旷达苏子》,旷是一种开阔、包容、悦纳,他经历那么多乌台诗案,连续被贬,从惶恐到坦然受之。“达”是一种达观,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包括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政治上的作为,为百姓,为民生做了做了许多贡献,这一路走来,都成就了苏子。</p> <p> 最后一个分享的是邓韦泽老师,他虽然才加入课程中心不久,但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他说众多诗人字,他偏爱苏轼和王维,两人都是全才,苏轼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即便是遭遇万难,也百折不回。但他的诗词书画文都达到文学界巅峰。</p> <p> 五位老师分享完毕,我们不禁穿越千年,走进了那段诗词豪情,人间疾苦,却能笑看云卷云舒的闲适意境。</p> <p> 这次分享,梅校长温润如玉的总结可谓锦上添花,她深情祝愿我们在喧嚣忙乱、浮躁茫然的时代,依然能感受到一丝旷朗的清风迎面扑来。不忘初心,不负年华,用苏子旷达乐观,积极处世的态度去面对工作,笑迎生活。</p> <p> 最后,活动在本期领读人胡老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他用一曲《浣溪沙》来解读苏子,从这些闲情志趣中,感受到苏轼清淡的乐趣,摒弃喧闹的浮沉,成就经典人生。</p><p> </p> <p> 在行色匆匆的岁月里,在清清浅浅的光阴里,在且行且思的年华里,人间有味是清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