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孝”姜公祠,研学德孝城——天河小学6(6)班研学

晴天

<p>  当温柔的秋风,拂动了孩子们胸前那鲜红的领巾时。天河小学六年级六班——“放飞梦想,守护传承”的研学之旅开始了。</p> <p>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孝子姜诗,孝媳庞三春和孝孙姜安安行孝的故事家喻户晓,特别是“安安送米”的故事闻名全国。</p> <p>  古井“孝泉”这一眼千年不息的泉水因孝得名,那汩汩喷涌的泉眼仿佛有透彻时光的力量。</p> <p> 随着讲解员阿姨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二十四孝”泥塑馆,原来我们熟知的“涌泉跃鲤”的传说就诞生于此。</p> <p>  “三孝堂”,又称孝廉祠堂。百家姓里的家训家规将“德孝忠善廉”予以更深的诠释。在这里,我们都找到属于自己姓氏的家规家训,更懂得了小朋友要正品行,敬父母。</p> <p>  汉服也叫华服,汉装。今天我们不仅要穿上心心念念的汉服,还要习汉礼。工作人员耐心在为我们讲解汉服的基本常识和穿戴方法。</p> <p>  上衣下裳,交领右纫。绳带为结,落落大方。只有谦恭礼让,互帮互助才能更快地穿好汉服。</p> <p> 老师告诉我们穿汉服要:颈立,背直,足安,手隐于袖,交叉于腹。</p> <p> 看!着汉服的我们,个个都是谦谦君子,翩翩少年郎!</p> <p> 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感恩我们的师长。</p> <p>  姜公祠内,兰亭水榭,茂林修竹,真是拍照的好地方!让美好的时光永远定格在秋日里吧。</p> <p> 我们好似穿越了时空,与圣人为伴,与先贤同游。</p> <p>  让龙动起来很容易,要龙舞起来却真的很难!</p> <p>  我们跳着,闹着……在欢声笑语中个个生龙活虎,龙腾狮跃。</p> <p>  “三尺剑,六钧弓”,今天我们也体会了一把古人的射技。</p> <p>  这张大合照为今天的研学之旅上画上圆满的句号。</p><p>仅以诗自诩,我们要及时行孝。</p><p>一门三孝动古今,万世留芳姜公祠。</p><p>蹉跎岁月终将老,莫忘安安送米时。</p>

汉服

我们

姜公祠

安安

研学

送米

行孝

家规

家训

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