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习俗】鲁西南传统婚俗六礼概要

李根勇

<p><b>文图/李根勇</b></p> <p><b>鲁西南主要指山东的西南部,包括菏泽、济宁、枣庄和聊城南部。这三城各具特色,菏泽牡丹城、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枣庄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人物有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鲁班、孙膑、吴起、曾子等,都出生在这一圣地。</b></p> <p><b>鲁西南传统婚俗承袭了中国古代汉族婚姻礼仪。从议婚至完婚大致需要遵循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种婚姻程序代表了中国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和特色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至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逐渐衰落。</b></p> <p><b>古婚俗六礼主要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项礼目。</b></p><p><br></p><p><b>纳采为六礼之首,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b></p><p><br></p><p><b>问名为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问名只问女名,名有两种,一为名字之名,即女子出生三月时所命之名。二为名号之名,即以姓氏为名。</b></p><p><br></p><p><b>纳吉,男方将女方的名字、生辰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造婚姻。</b></p><p><br></p><p><b>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b></p><p><b>纳吉和纳征,这两项礼目往往并在一起进行,这是订婚的主要手续,也称“文定"或“下定",男方向女方送聘金,一般便用实物和代金。这一礼目中双方都用红绿描金书帖,也叫“龙凤书帖"。帖上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话。</b></p><p><br></p><p><b>请期又称乞日或“送好",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b></p><p><br></p><p><b>亲迎为六礼最后一道程序,即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婚前一两天,女方送陪嫁到男方家,女方请人铺新床。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亲迎被视为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b></p><p><br></p><p><b>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