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麻雀》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它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p> <p> 四年级语文组彭媛老师精心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p><p>教学重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p><p>教学难点: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母爱的力量)。</p><p>教学目标:</p><p>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p><p>2、母爱的伟大和热爱幼小是一种高尚的品质。</p> <p> 首先以复习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再从逐段朗读走近文本。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辅以相应的板书:</p><p>事情发展顺序</p><p>起因</p><p>经过</p><p>结果</p> <p> 在学习过程中彭老师注意指导朗读,当学生难以进入情境时,根据作者的描述,让学生想象小麻雀的幼小无力,猎狗的凶狠庞大,老麻雀的英勇无畏以及它们的动作和神态。在感受的基础上再朗读,效果显著,进步很大。</p> <p> 在深入探究环节,孩子们在认真讨论着,彭老师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与孩子们碰撞着智慧的火花。</p> <p>拓展环节,彭老师出示汶川大地震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体会母爱的伟大,并让孩子们交流自己听到的关于母爱的故事。教室里流动着浓浓的温情。</p> <p>瞧,我们育才小学的语文老师都在认真聆听,认真做听课记录。</p> <p> 窦桂梅曾经说过,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点激情,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只有涌动起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育才小学的语文老师将继续秉持着这种态度和情怀,带孩子们亲近母语,提升语文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