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不知不觉半个学期己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秋渐远,冬已至,伴着初冬的暖阳,我们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对本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做客观分析及经验交流。赵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及充分肯定。研讨会在主持人张晓娟老师的引领下缓缓拉开帷幕。</p> <p>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客观分析半个学期教学状况,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总结教学经验,找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全面分析教学的现状,以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台阶。</p> <p>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雨滴滴在哪,哪里绿;阳光照在哪,哪里亮。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的党爱良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每当接到一个新的一年级时,我总会抓住一切可能抓住的机会,从第一次用到铅笔的那堂课开始,就牢记自己的使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摸索比较,原来教师依靠巧妙的语言,最能调动孩子们写好字的热情,每当孩子们感觉到书写有点疲惫时,我会让孩子们伸出自己的小手,让他们观察自己的小手,这时我会和风细雨般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小手,多小的手,那怎么就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呢,老师真佩服你们。此刻,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满是自豪,他们怎么会不认真对待接下来的书写呢?</p> <p> 金手指,拿起来。火眼金睛,看老师。请你准备,马上准备。接下来准备闪亮登场的就是二年级的张玉萍老师。最有意思的要数:师生大比拼了,让孩子们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老师上一节课要准备这么多的东西,而且老师每天还要批改作业,作业有配套册、田字本、语练本、写话本,当你做一次作业,老师就要批改63次。当你做一页作业,老师就要批改63页,当你做一份试卷,老师就要批改63份,比比看,看看谁做的事情多,要不你和老师交换吧?孩子看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肯定是不愿意,他会比较,同时也感觉到老师真比他辛苦,所以在写作业时也不会觉得自己委屈了。反而会把作业写工整漂亮,从心底里学会心疼老师。</p> <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陈春梅老师说:从一年级入校开始,拼成绩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多情况下拼的是家长的实力,因为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家长是教育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课堂是老师的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提高成绩不变的真理。如何要做好老师,首先任务就是挖掘教材,备好课,现在上课特别方便,许多老师在手机上同步安装了希沃白板,我们在课前选择点击量最多的,提前浏览一下,看看是否重难点突出,是否适合本班学生的难易程度,老师们互相交流一下,取长补短,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灵活应用,这样上课就能心中有数。</p> <p> 活到老,学到老。四年级张瑞云老师这样说。被动的学习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学到老,活到老。这是主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永无止境。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深度思考,带着问题去读,反过来再提问,还要教会做批注,这样慢慢的训练,学生就会动脑筋深度阅读了。</p> <p>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五年级赵晓琴老师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赵老师说:语文知识高深莫测,包罗万象。学好语文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要求孩子们坚持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好的素材,好素材源于生活。她要求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习惯,指定一些内容,让孩子们书写。有时可以写学习收获,有时可以写读后感,有时可以写观察日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真实的记录下来。不但增强了乐趣,还积累了写作素材,久而久之,他们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一挥而就了。</p> <p>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声音是语言最直接的载体。六年级刘晓庆老师沉稳而干练的开场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阅读目标和方法,从大声朗读——默读——精度——浏览,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可以以一贯之的方法。读要重视课堂读,也不要忽略让学生有感情地去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拼的是坚持。所以不可忽视点滴的积累,每日布置积累笔记,内容可以多种多样。</p> <p> 张晓娟老师总结:非常感谢以上各位老师丰富宝贵的经验交流,再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尚书.学记》中曾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通过本次经验交流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明晰了教学中的症结,找出了自己的不足。</p><p> 常言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为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因为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思促教,不负韶华!</p> <p>制作:杨建萍 张晓娟 赵丽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