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大地慷解囊,琼地名师囊中鼓(特级教师访学第四天)

海南省国兴中学

<p>在特级教师工作站老师们即将结束西安的访学时,一起回忆这几天到访的学校和聆听的专家讲座。我们先后听取了王越群教授《关于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再思考》,以及西安小学,西安市第三保育院,西安一中,西安高级中学和西安育才中学负责人或校长的介绍及讲座,大家受益良多。</p> <p>11月9日早上我们听取王越群教授讲座</p> <p>11月9日下午听取西安小学副校长报告</p> <p>11月9日下午听取西安小学政教科主任报告</p> <p>11月9日下午听取西安小学教研室主任</p> <p>11月10日上午参与课堂教学展示并与西安第三保育院管理者进行交流</p> <p>11月10日上午老师们与保育院管理者交流</p> <p>11月10日下午,访学西安第一中学,校长史建奎说“不说打造,说涵育,养育,办眼中有人的教育,人美其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秦汉雄风在,梦回大唐营,云岭秋色好,海上,杏坛育新生,足下,海角天涯望,鼓楼,杏坛相盛会,举座皆风流。德育主要内化,不老量化。一中是精神家园,不一定是物质家园。”</p> <p>特级教师袁芹芹做了一个“独行快,众行远”的报告</p> <p>特级教师刘跃红报告《研修是一种生活的方式》</p> <p>11月11日上午听取了西安高级中学辛军锋校长关于《校长办学思想剖析与解读》的报告</p> <p>11月11日下午,我们一行参观了西安育才中学校园,听取刘文震校长讲解学校历史与传承。聆听了刘校长关于《一名优秀教师的特质》的讲座</p> <p>海南省特级教师访学西安站即将接近尾声,经过这几天的学校走访,聆听校长们讲座,老师们收获满满,大家感想颇多。因此,今天上午访学团安排了分小组研讨。</p> <p>秦汉大地,大唐雄风。长安之旅,思索未央。专家报告,幼小中高名校参访……西安精神、延安基因、中国灵魂、国际视野,通过怎样的课程才能真正流淌在学生的血液里,变成钙质种在孩子的生命里?这是西安参访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又学习,又玩耍”如何落实成学校行动,值得琼岛精英们好好研究之,践行之。</p><p>——关心凤</p> <p>第五组</p><p>1.程洪远:此次访学高站位,低身姿,人多,时长,路远,全学段,全天候,虽南北气温差大,生活习惯不同,专业职责各异,却能步调一致,虚心访学,疫情期间,更显“时不我待”的拼劲。果然,特级自有特级的气象!</p><p>印象深刻的分享:特级未必全能,但特级必有特能、特点、特效,即所谓自认为行,别人也说你行,关健是说你行的人也行。</p><p><br></p><p>2.陈胜全:访名校,听发言,收获多多。作教师,确实要放低姿态,站在学生的高度反思自己的导学:是否能让学生听得懂?作为校长,一定要因校施策,要从制度治校转向文化治校,校长办学思想至关重要。</p><p><br></p><p>3.肖世琥:通过这一次学习与交流,一是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二是进一步明确了积累能使教育教学更有底气,创新能使教育教学更有生机;三是相信能进一步丰富自己创导的“三三三”学案教学法。</p><p><br></p><p>4.王宇:在古城西安学习几天以来,我们充分领略西安几所优质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学理念,所到之处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育才中学几十年来秉承抗战时期“保小”的优良传统,提倡“红色基因,艺体特长”办学特色,这与今天新时代教育改革提出的“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思想一致。</p><p><br></p><p>5.周敏:西安访学,听取报告,参访学校,分享交流,内容丰富,收获满满。活动不仅促使自己在教学方式方面寻求改变,在专业成长方面追求卓越;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得到提升,在办学理念方面得到启发。此行让我们视野更加开阔,前行更有活力!</p><p><br></p><p>6.黄艳:我深记王越群教授的那句话:不可以以个人的理解去理解教育思想。是的,教育思想应是与时俱进,与形势齐肩并行的,任何落后于时代的教育思想都应该被摒弃和修正。教育思想,应该是与制度管理相适宜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应该与经济文化发展相匹配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应该是为考虑整个时代群体奠基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应该是为个人成长发展提供平台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唯独不能以不调查了解,不加以实践验证为前提,且唯我独尊,只是纸上谈兵的唯心主义者的教育思想。</p><p><br></p><p>7.赵全明:古城西安,历史悠久。来到西安感受到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来到西安市几所学校,特别注重学校的发展和历史传承相结合,遵守教育的基本规律。</p><p><br></p><p>8.刘祖元:追梦大唐,学习一直在路上;</p><p>风雨人生,原来游戏也是学习。</p><p><br></p><p>几天的西安研学,感受颇深。参观过西小,西高,西安中学等,聆听过王教授的报告,作为一个从教了近四十年的教育工作者,从耳闻目睹的鲜活事例中,感觉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立意高远。</p><p>第一,西安基础教育工作方向正确,赢得了全国同行的赞许,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大学区管理制度改革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这也是西安市贯彻中央深化改革方针所进行的大胆探索,值得钦佩。</p><p>第二,这几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深化学科课堂教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p><p>第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领者,促进者和推动者。</p><p>第四,西安古城的历史厚度、王教授报告的思想深度和参观访学中孩子们的情感温度启发我“又学习,又玩耍”的伟人教导既简单朴实,又道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真谛。</p> <p>第四组研讨</p> <p>  &nbsp;“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特级教师高端访学让我们认识了好几位西安教育“能人”,他们有梦想、有思想、有情怀、善创新,我要学后有所为,在本职岗位上再创佳绩!</p><p>——东方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王红军</p><p><br></p><p>&nbsp;&nbsp;这次访学让我更体会到:校长教育思想是不断学习、践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成熟的教育思想是心与血的结晶!作为教育人更要用心用情用爱作教育!</p><p>&nbsp;——昌江第三小学&nbsp;陈家英</p><p> </p><p>&nbsp;老小朋友一一我感动于陕西省西安小学两位可爱端庄的形象‘’大使‘’带领老朋友参观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两位小朋友口齿伶俐、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每一处校园文化景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p><p>——乐东中学&nbsp;曾春宝</p><p><br></p><p> &nbsp;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就会有所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新,迈向成功的台阶,成为同行出类拔萃的名师。——洋浦新英湾小学&nbsp;段光军</p><p> </p><p> 在西安育才中学访学,我们看到毛主席七十多年前给延安保小的题词:“又学习,又玩耍”。这六个字,既简单通俗、合童心、直达意,又有深刻的教育思想指导。回想今天新课程实施,不正是我们教学中倡导的“玩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方式吗?伟人之所以伟大。其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穿透时空,回味苍穹,光芒四射,永远是教育工作的指路明灯!</p><p>——东方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符冠华</p><p>&nbsp;</p><p> 学校“生”于课程,学生“长”在课堂!几所学校的课程管理和课堂介绍都让人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学生的素养、能力都应该在课堂上生长,在课程中落实,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学校才是有生长力的学校。——洋浦第一小学 李晓丽</p><p>&nbsp;</p><p> 通过这几天的西安访学活动,感受到了十三朝古都的文化魅力,体现到了陕西教育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集团化办学等),创新办学机制。他们通过实施“名校+名师”工程,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以这次交流学习活动为契机,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改进学校管理方式,为提高海南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自由贸易港贡献自己的力量。</p><p>——儋州市第五中学&nbsp;梁万章</p> <p>北小特组交流研讨</p><p>马艳龙的感想: 西安之行,通过专家报告,名校访学,了解以课程引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以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和启迪孩子的思想,对办一所特色学校多么重要。又不由思考如何结合学科来建立孩子的文化自信,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p><p><br></p><p>冉茂娟的感想: 叔本华说“我们往往把自己思维的极限当做世界的边界”。正因如此,我们开启了这次访学之旅。古都西安的几所名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教学方式都有效地拓宽了我的视野理念,打破了我的思维局限,相信这次西安之行会是今后教学教研工作的新的起点!</p><p><br></p><p>林尤谊的感想: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有一点给我的感悟很深刻:名师眼中好教师朴实标准——口碑好。西安小学李义华副校长作报告时特别引用西小吴校长的话说:“老师做得好不好,看十年、二十年后学生想不想回来看你”。育才中学刘文震副校长的看法:“一位教师优不优秀,一是看年级长是否愿意选他,是否能带班;二是能否敢于在校内作讲座”。“这么朴实的好教师标准”其实是这些名师教育人生的感悟。做一名好教师,要立足课堂,立足学校,关注学生,关注质量,做好自己,这才是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的基础。</p><p><br></p><p>海口市港湾小学何丽的感想: 西安三日,听名师讲座,随王越群教授对课改再作思考,课程建设如何深入?课堂教学怎样创新?思不断,行不止。入五所名校,观其校貌,闻其校史,寻其文化,思其底蕴,收获颇丰,感触更深。作为一名教师若相信,必看见;如坚持,必优秀。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须创独特之教学风格,显鲜明之教学主张,引少辈之专业成长,成区域之中流砥柱。</p><p><br></p><p>李海峰参观学习的感受:1.感谢西北阳关教育师训中心的精心准备和安排,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参访学校的安排,让我们对西安的教育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增长了不少见识;2.所参访学校的办学特色突出,成果赫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学校的课程意识强烈,充分挖掘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3.接触到的西安教育工作者给人感觉教育追求笃定,忠于职守,既有办好教育的能力,也有教育家的气魄和追求,值得学习。</p><p><br></p><p>张国红学习体会:参观名校,体验文化,收获多多。开发课程,发展特色,名师助推,集体行走,共享双赢,实现腾飞。</p> <p>海南省中学特级教师北站访学团队——中北特小组的研讨与交流。</p><p><br></p><p> 此次省外研学,不仅增加了特级教师之间的友谊,更让我们这一群人跨超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各学段界线,同时,还增加了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加强了对各校办学与学校教育思想的沟通与交流。</p><p>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nbsp;陈素梅</p><p><br></p><p>【感言】特别喜欢西安市第一中学刘跃红老师的《研修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讲座。她用她那温柔而略带磁性的声音,将阳光洒进了我们的心里。“成功是一扇从内向外打开的门。当我们内心不满足于现状,想有所改变的时候,方法是无尽的。”还非常喜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王越群教授理性分析,他让我们明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而每一成长的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而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西安几所省示范学校的访学,学校校长们娓娓道来的成长经历,也足以印证了这一观点。我们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改革任重而道远。</p><p>高端研修访学是突破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p><p>—李宏庆</p><p>海南华侨中学李红庆老师</p><p><br></p><p>三秦之地,史韵悠长</p><p>古都西安,梧桐秋意</p><p>遍访名校,推陈出新</p><p>琼崖先生,孜孜以求</p><p>学无止境,春泥护花!</p><p>—陈波</p><p><br></p><p>这次西北研学之行,自悟收获满满,特别是具有新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理念让我值得学习。不忘初心,红色精神传承值得铭记。(北区中2组邢述评)</p><p><br></p><p>西北研学之行,亲润红色基因,开阔知识视界,提升思想境界。决心学习学习再学习!(2组王贤德)</p><p><br></p><p>职业自恋</p><p>专业自觉&nbsp;</p><p>事业自信</p><p>—刘剑</p><p><br></p><p>山外青山楼外楼,终身学习不停留;特教访学搭平台,陕晋取经惠琼州。</p><p>—胡继云</p><p><br></p><p>初冬时节充电忙,三秦名校引思量,虽然己近花甲年,课程改革争先锋。</p><p>—肖龙胤</p><p><br></p><p>玩中学,学中玩,学生成长活动中。(纪迎春)</p><p><br></p><p>王嫣雪西北学习感言:本次学习与特级和高端在一起,红色革命与教育思想相遇,无限不可知与教育发展相遇,在行走中沉淀,在观摩中发现,研修习得,受益匪浅!</p><p>—王嫣雪</p><p><br></p> <p>初冬微冷,行走秦川。站在这片土地上,真切感受到了它的厚重和坚实!五天的西安访学,专题讲座,名校考察,交流研讨,多维度思考,能量得以补充。身为特级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感触颇多: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如何增强学校新鲜感,让老师们感到未来可期?我因学校而成长,学校因我而发展。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那份职责与担当,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教育路上,潜心修炼,提速前行。(琼中县第一小学 林朝阳)</p><p><br></p><p>中片区一陈顺</p><p> 海岛绿韵,西安秋色,访学之旅,思索彼多。专家报告,幼小中高名校参访,古城西安,红色基地、中国传承、国际视野,从幼儿到小学中学跨校访学交流,跨学科学习研讨,思考的是怎么样的课程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幸福有味的学习真正种在孩子的生命里?这次西安参访留给我更多的思考是一个学校课程设计丰富多彩,学生幸福快乐越精彩,教师专业发展更出彩。能让幼儿游戏的教与学模式延续到各学科中,值得我们特级精英好好研究,努力践行,做好引领辐射。</p><p><br></p><p> 秦与“勤”相吸,陕与“擅”不离。几天的走访与聆听,深切感受秦川教育的博大精深,校领导的勤勉,勤思,学校的擅长即“专”,专红色,专艺术,无不让我感慨,教育的本质在人,有校长提出“要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工具”,家长炫耀的工具,部分人追名逐利的工具。潜心做一名教育人。(海南省国兴中学 张青宁)</p><p><br></p><p> 西安之行,专家报告,参观各学段名校,名校长介绍办学思想,收获特别大,特别是西安高级中学辛校长介绍在四所不同学校办学历程,他是一位从一名骨干教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起步就把一所面临倒闭的学校变成优质学校,然后再调任名校,把它办成了全省一流的学校,在四所学校担任校长积累他的独特的办学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回去认真研究,消化。(程时贵)</p><p> </p><p> 杨锡平交流内容:重温毛主席教导,会读书,会玩耍。在当下,意义尤其深刻</p><p><br></p><p> 琼中县教师培训管理中心 范效彬:</p><p>走出去,寻找教育的加速度;请进来,倾听花开的声音!</p><p><br></p> <p>愉快且收获满满的西安访学即将结束,我们要出发去太原了</p> <p>“太原,我们来啦” 从此开启太原的访学</p>

教育

西安

访学

学校

思想

特级教师

办学

名校

学习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