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秋天是收获的季节,<br> 也是带给人们美好憧憬的季节。<br> 在这个秋季里,<br> 我们携手同行,<br> 带着对课堂教学的执著,<br> 带着对深度学习的理解,<br></font><h3><font color="#ed2308"> </font><b> </b><font color="#ed2308" style="">共同追寻教育的诗和远方。</font></h3><div><br></div><h3> 2020年11月5日-6日,为全面推进基于学习中心的伴生课堂,教导处启动“基于学习中心的伴生课堂实践”项目,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集体备课为研究活动平台,构建课堂教学新生态。</h3><h3> 学校特邀三位一线学科专家指导,给老师们以智慧的引领。七年级语文组、八年级物理组、九年级化学组率先开展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科教学专业能力。</h3> <h3> 11月5日下午,基于学习中心的伴生课堂教学实践第一次研讨在七年级语文组启动,阳光教育研究院姜院长、王育林书记、郑璇校长、语文学科专家谭绍荣老师到会指导。七年级吴茜老师授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h3> <h3> 谭老师以听课为案例,做基于学习中心理论的指导。第一,自主学习上要教给学生方法,交流过程中以碎片化之流话,要让学生说有文化的话有道理的话,生动的话,有逻辑的话,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交流中有所得。第二,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大胆取舍,灵活处理课文,切忌切割教学。第三,作文教学上七年级学生以记叙文为主,着重训练,多写景写事和写人主题明确,关系突出。第四,阅读教学注重概括能力的培养,如段意概括景物特点,概括人物特点等。第五,拓展阅读课内书籍,名人传记。</h3> <p> 11月6日上午,物理学科专家朱小宝老师亲临八年级物理组,听取了陈媛媛老师的习题课。陈老师从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且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练习。</p><p> 朱小宝老师指出本节课教学设计很好,教师功底比较深厚,基本功扎实。课堂互动生成较好,学生积极性高,过程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朱老师提出两点建议:一、备课时要以学生学情为基础,设计活动时要注意设计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二、让学生在探究中走向高阶思维,引领学生反思创新。</p> 11月6日下午,基于学习中心的伴生课堂教学实践化学学科第一次研讨在九(6)班张超老师的《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堂上拉开序幕。来自武汉一初慧泉中学的李少坤特级老师亲临指导。 张超老师的这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将陈述性知识设计得生动且逻辑严密,是一节非常好的课!课堂上张超老师语言干练、步骤清晰,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网络。课后,李少坤老师就以下四个问题与备课组成员研讨:一、采取什么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二、从设计活动、产生思维深度的角度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三、如何开展提升学生深层次思维的活动,四、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深度学习。 本次研讨拉开了我校基于学习中心的伴生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序幕,教导处将全面推进、重点跟进,各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探索课堂教学新机制,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建设课堂教学新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构建幸福教育新样态。<div><br></div><div>供稿:陆露</div><div>供图:各备课组</div><div>审核:郑璇 王红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