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道口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篇(一)

晚夏

<p>  大班的小朋友很快就要升入一年级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 家长对幼小衔接应持怎样的态度?</b></p><p>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大事,对于幼小衔接中的一些问题,家长要理</p><p>性看待,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松懈放任,要树立积极、科学的态度。</p><p>(1)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p><p> 关注自己的态度和言语,用欣赏的话语对孩子进行激励。如:“你越</p><p>来越像个小学生了。”“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p><p>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p><p>(2)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p><p> 孩子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三</p><p>方面的情况会影响孩子入学后的适应。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这些方面的</p><p>发展,使其产生学习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家长应积极创造</p><p>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如,让孩子自己起床、收拾房间、整理物品等,学</p><p>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p><p>(3)出现问题时与孩子积极沟通。</p><p>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并进行积极地引导。</p><p>如 :“你已经尽力了”“你一直很认真,如果……会更好”。家长要和孩子</p><p>一起面对问题,指导并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但不可包办代替。</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2.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应关注哪些问题?</span></p><p> 在幼小衔接时期,家长常常特别关注孩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略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p><p>以下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您分析、了解孩子的状况:</p><p>(1)孩子是否对上小学充满期待和向往。</p><p>(2)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能较快适应;是否能与老师、同伴友好</p><p>相处。</p><p>(3)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在阅读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p><p>(4)孩子能否独立完成系鞋带、收拾自己的物品和玩具、整理书包</p><p>等事情;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如厕,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等。</p><p>(5)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能否记住两、三个简单的任务,并</p><p>执行这些任务。</p><p>(6)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彩笔等物品。</p><p>(7)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p><p>(8)孩子遇到困难是否能主动寻求帮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3. 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span></p><p> 在幼小衔接这个时期,为了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角色的转变。</p><p>(1)清楚认识自己角色的转变。</p><p> 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积累相关的经验,如:主动向家中有小学生的邻居或亲友询问请教,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和针对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方式等。</p><p>(2)帮助孩子调整好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p><p> 孩子要入小学了,每天的作息要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增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间,要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生活,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p><p>(3)理智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p><p> 进入小学后,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波动家长不要急躁,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原因,找有经验的朋友或老师请教。不要让孩子独自承受学习的压力,应成为孩子的朋友 , 和他一起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p> <p>(4)客观看待孩子的特点和优缺点。</p><p> 客观分析自己的孩子在个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能力上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对孩子进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孩子的优势帮助他扬长补短,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p><p>(5)冷静对待孩子和小朋友之间产生的矛盾。</p><p> 当孩子与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家长应该客观分析经过和原因,不应该袒护孩子,应理智地分析和帮助孩子化解矛盾,必要时可以请教师帮忙协调。</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4. 需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span></p><p> 在孩子入学前,一些家长因担心孩子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小学的学习,让孩子超前学习拼音、运算、英语等知识。对一般儿童而言,这样做的结果弊大于利,其危害是:</p><p>(1)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p><p>为了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小学的知识,家长或一些教育机构常常采取灌输式学习方式,让孩子进行机械记忆和训练,这种做法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p><p>(2)容易养成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p><p>孩子过早掌握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后,容易变得不爱倾听、不专注,课堂听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降低学习质量。长此以往,也不能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质量。</p><p>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该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有方法和规律可循的,切忌拔苗助长,否则会适得其反。</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5. 孩子入学前家长不宜教授哪些内容?</span></p><p> 家长不宜教授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英语发音等内容。一是因为家长可能教得不准确,孩子一旦学会了不准确的知识,先入为主,上学后老师再纠正就很难;二是,家长提前教授课内知识会导致孩子在学校里听课时感到重复,厌烦,从而上课走神,知识掌握不牢。</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6. 如何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span></p><p> 家长要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影响孩子,正面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生的生活。通过参观、交谈等方式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p><p>(1)帮助孩子熟悉小学的环境。</p><p> 带孩子到附近或将要就读的小学实地参观,熟悉学校的环境,观察小学生上学、放学、课间、升旗等场景,了解小学的环境和生活,为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铺垫。</p><p>(2)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p><p>孩子在入学前会对上小学充满期待,家长可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如,给孩子讲一讲自己上学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与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的物品;给孩子讲上学后会学到哪些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p> <p>  让我们携起手来,家园同心,为大班幼儿顺利升入一年级做好准备吧!</p>

孩子

家长

小学

学习

是否

知识

小学生

幼小

入学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