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素养。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全员公开课”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由语文组、数学组和综合组组全体教师参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语文组】</b></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周芳冰,现担任二(7)班班主任、语文任课教师。在校工作期间,曾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级获“市级先进班级体”称号。</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青蛙写诗》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课本图 文并茂,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杨兴华,本科学历,骨干教师,毕业于辽宁大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9年,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智与行的滋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与学效果好。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辅导教师”,是一名优秀而知上进的教师。</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吴雨萌,现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在校工作期间,曾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狐狸分奶酪》—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采用对话的推进故事发展,结合配图生动的展示课文人物的形象。</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李媛,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语文老师、现二(2)班班主任。毕业于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龄3年。</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狐狸分奶酪》一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课,该童话故事讲述了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的故事。该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丁睿,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小学教育事业三年,在教育教学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琢磨出多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使学生乐学、爱学。本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p><p>教育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识字8 《小书包》,是篇特别的教材。首先她是识字课文,自然重点在于识字。其次,她的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词串,一部分是儿歌。这两部分,还有很大关联。识字课,绝不仅仅是认识一些字,她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以字词,建构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应该是个认知的世界、情感的世界、价值的世界、审美的世界。今天,我上《识字8小书包》第一课时,我教的是词串部分。儿歌,我将放在第二课时。字词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建构儿童世界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情感、价值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当然,只要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就能让字词成为一扇窗,儿童从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让字词成为一条河,儿童的生命得以滋样。</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严若菁,大学本科学历;任教以来敏而好学,爱岗敬业,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撰写的论文及教学设计曾多次获奖;通过了上海音乐学院古筝6级考试;教育感言: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唐婉崧,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语文老师、现二(3)班班主任。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龄一年半。</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狐假虎威》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1课,是一则寓言,也是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叙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徐洁,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云南大学,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1.5年,撰写的论文及教学设计曾多次获奖,荣获校级“优秀备课组长”、“优秀师傅”、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徐老师相信教育根植于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雪孩子》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学习雪孩子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p><p>教学本课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孩子深入感悟雪孩子善良勇敢、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赵鑫,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教一级教师。担任一年级2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是《学科与阅读》编者之一,多篇论文获奖。</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课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四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结尾介绍了青蛙冬眠。</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李秋燕,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曾获“云南省名班主任”,“云南省优秀大队辅导员”。</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四季》是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尖”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等3个偏旁。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白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五年,盘龙区彭晶晶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无他,唯有爱与榜样!</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歌,儿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刘彦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曾获蒙古国陶丽特中学优秀汉语教师奖、韩国“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称号。</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课程将引导学生感受四季之美和诗韵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数学组】</b></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付亚萍,小学一级教师、区骨干教师。【教育格言】用心温暖孩子,用爱照亮世界。【教学理念】 “用心呵护,用爱培育,做良师,也做益友”,用爱心灌溉每一朵花儿,期待她们迎风怒放! </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7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有编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景,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p><p> </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赵琪,小学数学教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数学专业。曾获2020年学校联盟“生本课堂”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习惯,愿与孩子们一起攀登数学高峰。</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9的乘法口诀》一课有扶有放,让学生自己编写口诀,编出后怎样记住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练习中引入“9元超市”买东西,九九歌等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李彦芳,毕业于云南大学,本科学历。教龄十年,曾被个旧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校级骨干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曾多次在省、市级获奖并发表。</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问题—排列”,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这部分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何凡存,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数学教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校工作期间曾获“优秀副班主任”、“书香教师”等称号,所写论文多次获得“一等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搭配》是一节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典型课程。主要引导孩子能够有序思考,按顺序排列组合,是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p><p><br></p> <p><b>授课教师简介:</b></p><p> 杨振春,昆明市数学“骨干教师”;盘龙区数学“骨干教师”,任教一年级2班数学。</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一年级《钟表的认识》,通过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来学习整时,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林丽娇,教风生动活泼,扎实有效,深受学生喜爱。注意将学生动手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相结合,创新教学理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展学生实际运用能力。</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认识钟表》让学生认识钟面、知道整时的基础上学习了解现在时几时,过几时后是几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一点。</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李媛,任教数学,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平时做事踏实认真,性格积极乐观,是个爱笑的女孩。</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在《认识钟表》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会看、会认读钟表,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和培养时间观念。</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唐延,中共党员,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大学本科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这节课重点是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看钟表,学会认读写整时。</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夏怡舒,一年级(4)班数学教师及班主任,曾获得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优秀实习教师”;座右铭: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是欢喜、鼓励和赞赏。</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第六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主要教会孩子们利用画图或减法的方式学会解决“之间的问题”,通过探究让孩子明白:之间是不包括开头和结尾的。</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综合组】</b></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袁和平,男,本科学历,担任书法教师。曾荣获区级书法优秀指导教师奖,硬笔书法9级,曾多次参加各级书法比赛,在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三笔字大赛中多次评为一、二等奖。</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学校书法把“最美中国字”和“方正书法结合”,用字根+偏旁+独体字+口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中以教师示范书写再穿插“方正书法”视频,让学生更快掌握书写方法。</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张灿,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获优秀科技指导教师、优秀副班主任等称号。</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本课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开展测量活动,在用手测量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同时,在反复标记用手测量“拃”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钟永莉,引导孩子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解决问题。</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课题:《神奇的纸》,以一张普通的纸,引导学生认识到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可以大大改变物品的性能,使学生体验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王世星,云南大学本科学历,17年教学经验。云南省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成人组一等奖;西山区微课大赛一等奖。</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二年级上册Unit-5-In the Park,以公园场景为主题带出6个单词的学习,借助图片和首字母提示整体识别单词,同时巩固提问事物的功能句。 </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谭鉴烊,毕业院校:云南师范大学;专 业:英语(师范类);实践经历:2019.9—今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英语教师;2019.3—2019.7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岗前培训。获奖情况:2019.3—今 优秀学员、优秀副班主任、杰出贡献奖、先进个人;2020.3 论文在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获二等奖。教育格言: 以智慧教书,用情感育人;静心做老师,尽心教学生。</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In the park》是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为一节公园主题词汇新授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爱护公园环境,爱护大自然,从而树立环保意识,尽己所能,保持生态平衡。</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谢佳,十二年英语教学经验,秉承“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曾获得“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第二课堂中获得期末课评“一等奖”的荣誉。</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本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新起点英语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让学生能够听懂、说出与颜色相关的五个词汇,听懂指令,跟着录音大胆模仿说歌谣。</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王明红,学科:体育。热爱体育,热爱生活。</p><p><b>授课教师介绍:</b></p><p> 《30米加速跑》,本次课学习30米加速跑,让同学们熟练掌握站立式起跑姿势。学会短跑的技术要求,增强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杨世航,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擅长网球,跳高。</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篮球曲线运球》一课主要是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球性,让学生清楚如何正确的进行曲线运球,并且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李红睿,大学本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健美操、啦啦操专业,现担任体育教师。荣获过中国公开赛双人街舞世界冠军、全国啦啦操集体花球冠军。国家啦啦操一级裁判员和教练员。</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通过本次课堂学习,让学生掌握篮球拍球和运球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通过练习篮球拍球和运球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向上的品质。</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石博,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美术教师、一年级大队辅导员、二一班副班主任,自幼学艺,吃苦耐劳,热爱美术,热爱生活。</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本课课题《神奇的小画册》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与感受小画册的“神奇”,体验与领略它的魅力。为了使学生能制作出更神奇的小画册,本节课安排了一个巧妙的添画比赛,不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想像力更加丰富,而且热情饱满地把教学推向了高潮!</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大家好,我是李若溪,是一名美术老师。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身影,我喜欢带学生们发现美、爱上美。</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数字变变变》一课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认识数字,把美术与数学联系起来的一节课程,本堂课不光是学习画数字,是用数字引发联想联系生活小事,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美术。</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刘洁,硕士研究生毕业。荣获校级教坛新秀、教学标兵、优秀科技指导教师,多篇论文获奖。</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导入,引出课题《画画我的家——形状工具的使用》,从具象到抽象,注重引导探究和操作指导。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鼠标操作能力和电脑绘画技能。</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李燕琼,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幸福家庭种子师资中级讲师(积极心理学)。</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本课通过实践、体验和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潜力”,树立实现“潜力”的信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p><p><br></p> <p><b>授课教师介绍:</b></p><p> 王默涵,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擅长声乐演唱,荣获第四届云南本土歌曲创作与演唱大赛流行唱法一等奖、民族唱法二等奖、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本科民族组二等奖、云南师范大学第29届校园歌手大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一等奖、中韩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流行演唱组特等奖。</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小青蛙找家》一课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童趣的歌曲。由4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东奔西跑寻找自己的家。通过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的形象。是老师们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带节奏模唱的发音咬字探索方面一首非常好的歌曲。</p><p><br></p> <p><b>授课内容介绍:</b></p><p> 田野,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擅长民族乐器演奏,2017年荣获盘龙区第二届“教坛新秀”称号。</p><p><b>授课内容介绍:</b></p><p> 《蒙古小夜曲》一课主要是带领学生认识三角铁、响板、串铃、蛙鸣筒4件乐器以及乐器音色及演奏方式,并能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演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手口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br></p> <p>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完美的课堂。可是,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为上好更好的一节课而努力。愿我们以教学为乐,能将每一节课作为礼物,呈现给孩子!</p> <p><br></p><p>文字:全校教师</p><p>图片:全校教师</p><p>编辑:唐 延</p><p>审核:杨振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