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因为这次比赛朋友们的摄影师朋友出事了,现在难过惋惜的心情,跟我预期想要记录这次比赛的心情不一样~~~</h3> <h3> 除去上学阶段运动会的跑步之外,最初尝试慢跑是因为我的脚踝,打篮球留下的韧带伤已经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经常性崴脚、穿运动鞋走几公里脚踝痛、前一天打球或者走久了第二天起床直接站不稳整个人倒下去要等血液循环一下才能慢慢走…去看医生拍片说骨组织没有问题,要想治疗可以考虑做韧带重组的手术。我一听就害怕了,也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笃定:“运动的伤要靠运动来治”,于是,我开始时不时佛系慢跑,结合师父教的网球脚底筋膜放松法,脚踝真的在慢慢好起来。</h3> <h3> 让我真正想要好好练习跑步的,应该就是上个冰季,体能萎靡到极点的状态爬wi3都没有把握,加上和一群越野跑的登山的伙伴们在一起玩,那种深深的挫败感让我怀疑人生。在那之前,参加的徒步、商业队的登山活动,我真的觉得我还可以的,没有很厉害,但是也不至于差劲,能在队伍里保持在中上的水平,能愉快的玩耍,不会拖累到别人,我就很满足。但是很明显,在幸运地认识了这样一帮伙伴们之后,我的体能已经不能支撑我好好的玩耍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连“渣”都算不上。</h3> <h3> 去年冰季结束前大家都在约熊猫,想着逼自己一把好好锻炼,脑子一热,我也报一个,当时离熊猫(我报的50KM)开跑还有10个月差不多。想着报了再说吧,不管到时跑不跑得了,能训练起来,至少体能是能上去的,脚踝也会变强,我登山攀冰这个不是明显的弱项嘛?曲线救国啊练起来!然后就开始了我今年断断续续半佛系的跑步训练,硬是把主任的系统化训练搞成了看心情和看天气的看工作安排的相对坚持的锻炼。不过我有娘亲给予我的肌肉合成能力超强的身体,嗯,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我可以用平均一周不到一次的深蹲肌肉力量训练随便就练出了两条凸显的大腿肌肉。只是训练相比还是太随意了,10个月以后的如今,在广州参加了两场小越野拉练赛事试水后,我确定我还没有跑50KM的能力,身体体能输出和意志也许有点希望,双脚脚踝绝对还不行。但是30-35K应该是没有问题的。</h3> <h3> 在于我,城市里的跑步是没有风景的,枯燥到没有朋友的那种。主任说跑步不应该听音乐,应该专心的就只是跑步。嗯,他是对的,我认同。但是对于我来说,耳机坏了或者忘记充电了,那就果断下次再跑吧。虽然是断续但是还是坚持训练大半年时间了之后,我依然觉得那么好的公路,坐车不香嘛?越野跑,换个方式纵情山野,会爽很多。眼看着熊猫完赛没有希望,不想辜负那些过去的每次跟自己心里建设坚持下来的路跑训练,那就报个四姑娘山入门组别35KM给自己一张成绩单吧,也顺便见见朋友们吃个火锅也好爽呀。再说,四姑娘山35KM组实际距离只有32K左右,非但不送,还减了,太美好了啦。于是,四姑娘山越野跑,我来啦~~~</h3> <h3>幸会</h3> <h3> 时间去到11月5日,降落成都机场后,赛事机场接驳大巴上上来一个穿着牛仔外套的姑娘,里面穿的一件短款的背心,露出好几块腹肌~~~Oh,比赛快要开始了。傍晚6点多到达四姑娘山镇,海拔3200+。这个几年前我来攀登二峰的时候还是叫日隆镇的地方,变化不小啊,晚上天黑了,加上我鱼的记忆,仿佛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想到小师弟在这里待了挺长一段时间,大伙时不时就在群里分享阿里本的美好时光,尽管环境很陌生,却还是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安全感。</h3> <h3> 在游客中心赛事会场领完赛事包完成强装检查,圈圈她们还在看表演,工作中专业又酷酷的炸炸来报到区把表演券给我后就去继续忙了,赛事总监有点帅哦。接着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到了阿里本,跟松柏沟通好换房间的事情,安顿下来。圈圈她们也看完了表演,看到了群里的小群红链条,汇合开心吃火锅。期间还客串参与了隔壁桌一个跑友的生日会,蹭吃了预祝安全完赛的蛋糕,然后就回各自住处休息了。</h3> <h3>报到检查强装</h3> <h3>这位跑友生日快乐</h3> <h3>火锅下面的牛肉好吃😋</h3> <h3> 我看大师兄他们都喜欢赛前来一小段跑步来做海拔适应,他之前也根据我们的情况建议我们赛前小跑适应不要超过5公里。但由于我本来就晚了一天到,只有一天零一个晚上的时间适应,和圈圈商量着我们6号还是不要跑了,就在沟里走走休闲游玩一下,想着这样也省着体力比赛用,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h3> <h3> 6号早上睡到自然醒,我故意戴着手表睡觉测试一下自己的适应情况,睡眠时间的心率比平时大概高8-10次,反应正常,自我感觉适应的还可以。我们快10点才出发往游人中心去坐车,天气依然很好,大太阳带着超强的紫外线温暖的照耀着大地。路上偶遇蟹子大将军,他这次要跑75KM,今天要先去帮忙布35KM组的路标顺便热个身,先例行师门小合影一张,辛苦蟹子啦,不要布错啦。</h3> <h3>圈圈、蟹子大将军、我</h3> <h3> 接着我们在沟里慢悠悠的边聊边走,方向和目的就是在温柔又努力地把圈圈的闺蜜拉入户外运动的深坑。我们走的那段栈道就是我们明天回来的其中一段路,我终于明白为啥大师兄说这段路没法避开栈道跑旁边了,而且栈道上会有一路的游客。今天还是比昨天多了一些云,在景区的栈道上幺妹没有完全露出来。在两边的介绍上看到了小师弟时不时就提到的虫虫脚瀑布和黑熊介绍的牌子,嗯,山上真的有黑熊出没,而且还不少。估计游玩了3个小时左右吧,我们就回阿里本吃饭和清点装备了。晚餐在传说中的沙拉小院吃,看到了那只传说中热爱越野跑的狗狗“笨笨”。接着回到阿里本,二楼原来他们发的热闹的场面没看到,想着休息前消消食,我和圈圈还是自娱自乐了一番。我挞Q挞到离晒谱的桌球,把自己笑出了眼泪,那个小孩子真的不乖!还有轮流表演的神奇的拉引体,充分体现了我们超群的手臂力量:手臂微微晃动的同时,我们还把腿收起来了啊,厉害厉害。</h3> <h3>盗图From圈圈</h3> <h3>盗图From圈圈,从右到左,大二三幺妹峰你们好</h3> <h3>努力把圈圈的闺蜜拉入户外运动的深坑</h3> <h3>虫虫脚好快可以爬了吧</h3> <h3>圈圈是桌球好手</h3> <h3>这一杆,把自己笑出了眼泪</h3> <h3>臂力惊人的圈圈</h3> <h3> 圈圈这次跑50KM,早上5点开跑,我跑35KM,6点开跑,大家都要提前2个小时起床。晚上我在房间,想着我应该只在快3年前的跑第一场也是至今唯一一场半马的时候拍过一次“定妆照”。越野跑,之前的加起来的两三次在广州跑的我都是当用来试试水的,这次在我的心中算是真正意义的第一次,想着想着,反正也要再理清一下装备,我也来一张“定妆照”吧。</h3> <h3>我也要拍一张“定妆照”</h3> <h3> 拍完把东西装包整理好,我就躺床上,重新再仔细看了一遍路线图,重新复习了一遍“越野赛霸”大师兄开小灶给我们的“私补”,包括赛道每一段的路况和补给建议。我的路线其实有点挑战的地方就是一出发连续1000+海拔的爬升到CP1中梁子和紧接着800+的急降,后面的都是小意思了。复习完我把路线和补给计划在脑子里认真过了一遍之后,我就放下手机睡觉了。高海拔入睡没有几米海拔那么爽快,加上心里装着明天的比赛还是不能很快平静,一时没睡着我又开始玩手机。结果刷到蟹子点赞的短视频,看到100KM组的选手到了山上的打卡点,山上很明显在下雪❄️了。这连续晴天了一个多星期的四姑娘山,今晚要变天了嘛?我开始纠结要不要把原计划要带的以防没到CP1退赛保暖的薄羽绒换成厚羽绒?越野跑包塞不下厚羽绒啊,这个海拔穿着厚羽绒爬升要热爆的啊。又想到刚才的定妆照忘记放简易冰爪了,明天要记得拿上。虽然他们一直说我的线路简单不用担心,可是我过于保守的习惯还是没改好。起床了看看情况吧,快睡快睡。</h3> <h3>35KM组</h3> <h3>实际只有32KM左右</h3> <h3> 4点的闹钟响了,看到手机里收到赛事组委会的信息提醒山上下雪了,建议增加保暖的衣物和带上冰爪。起床收拾自己,按计划泡了面吃了大半桶。想了一下,我穿着排汗内衣+棉服+冲锋衣,爬升完打卡马上就下山了,过程保持运动应该不至于太冷,理论上薄羽绒都用不上,厚的不带了,就把薄羽绒塞包里备着吧。5点20分左右,我环顾了一周房间,觉得应该都带齐东西了,我就出门了。从阿里本到游人中心起点走到一半,猛然发现比赛号码牌忘记拿了,都怪昨晚临睡前没有想好号码牌要挂哪里。马上折返回房间,冲锋衣防水层戳两个洞就两个洞吧,不管了。</h3> <h3> 到起点简单的热身,按照大师兄的建议鸣枪前15分钟左右先吃一支能量胶招呼一出发连续1000+的爬升。这时起点也飘着一点雪花,我穿着排汗内衣+棉服+薄到被检录人员质疑是否有防水功能的冲锋衣,下身穿傻乐萌的越野跑软壳,除了双手脱了手套玩手机有点冷之外,身体一点都不冷。我环顾了四周想要看看链条他们几个在哪,没找着;炸炸在起点的前面,还是那么酷,早呀炸炸。然后我站到大概起跑线的第三排,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等着鸣枪时往天空抛洒的隆达,调好手表手机,准备出发。</h3> <h3>开始小热身</h3> <h3>惯例来个自拍呀</h3> <h3> “10、9、8、7、6、5、4、3、2、1~~~”我们在自己倒计时的呼喊声中把手中的隆达撒向天空,让祝福伴我们完成这段旅程吧。“来吧~~~一起奔跑,没有铠甲,我们有坚定的步伐~~~”</h3> <h3>出发啦</h3> <h3> 一出发小跑绕过游人中心的广场,就开始从栈道爬升,我终于有点记起来几年前爬二峰的路了哈哈哈。然后我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身边不断有人超过我,数不清多少个了。我也偶尔超过一两个气喘如牛的人。海拔不高爬升走起来是真的好热,我把冲锋衣和棉服前面的拉链拉开到肚子,冲锋衣腋下的拉链由于越野跑包卡着不好弄搞了几次拉不开算了。</h3> <h3> 一出发虽然是连续的1000+爬升,但是坡度并不陡,比我预计中要轻松。师父说我们要训练自己的感觉,不要一味的依赖装备。比如他,方向,靠感觉;距离,靠感觉;速度,靠感觉;海拔,靠感觉;心率,靠感觉。我目前能基本做到的只有感觉自己的心率状态控制速度,其他都不行。我是说其他都能感觉,但是能不能感觉对就另外一回事了。为了更好的补给,我还是把手机的咕咚运动打开,用来提醒已经完成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这样我就能很方便的判断自己的位置和该做什么了。</h3> <h3> 就这样慢慢的爬升着,我让自己始终保持在差不多的速度前进,不致于太喘需要停下来休息,也不会太慢让自己感觉到寒冷。毕竟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目前也就这样了,快不起来。然后发现特意买的保温水袋有BUG,那根连接的管子即便已经设计成一根加油站的管子一样丑了,还是没法保温,而我每次喝水其实第一口喝的都是上一次喝完停留在管子中的水,透心凉,我一开始都吸出来吐掉后再喝里面的温水。这个问题之前大师兄就说过,水袋喝完要把管子的水吹回去水袋里才行,这个技巧太难了,我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还好天气冷不需要太多水,要不然吐一半喝一半的太浪费了。<br> 咕咚提示我已经“跑步”4公里,天开始慢慢亮了,我也开始慢慢的超过了一些人。在还没到4公里的时候有看到一个女生停在一边按摩小腿,我当时还认真感受了一下自己的双腿,是那种刚热身完的舒服的状态,感觉还不错。天亮了,周围的山形轮廓也出来了,大伙也慢慢的走出了针叶林的范围,进入高山灌木的区域,灌木慢慢变矮,夹杂着高山草甸,这个应该就是感觉海拔的其中一个参考吧。我开始周围看找幺妹,找我爬过的二峰,找另外一边的婆缪。在某一个抬头的瞬间,幺妹南壁的上半脸被刚升起的太阳照射着,山间水汽萦绕,宛如脖子上围着一圈白色云雾编织的丝巾,遮到鼻子下面,跟我们说这会儿有点冷哦。大二三峰还被右侧的山体遮挡着,对面的婆缪也在云层中露出来,真的好规矩一个金字塔啊。除去4MM,这个路线回头望右后侧景色比前面好看,可惜没有后视镜,圈圈的路线应该就是从那边绕过来吧。山上一直在飘着小雪,太阳偶尔从云层中出来一会儿,好多人停下拍照,我也停下来掏出手机随便拍了几张,脱掉手套的那一刻,哦,原来这么冷啊,拍完赶紧带回手套继续往前走。</h3> <h3>幺妹出来啦</h3> <h3>这张能看到一点大峰三峰的尖尖</h3> <h3> 应该是手机GPS有点飘,我的手表提示的公里数要比咕咚要快。在7公里左右过了这次线路的最高海拔点(4120米)后有一小段小坡和平路,前面幺妹被太阳打着高光那么峻美那么近,脚下的大地铺着一场薄薄的雪,我幻想了那么久的在银妆素裹的山上自由奔跑的机会来啦,果断的抽起双杖,开跑。在山上不需要背着沉重的背囊,让自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愉快轻松地穿梭,那一种自由,是可以把自己感动到热泪盈眶的。我开跑后,听到后面的人也跟着我跑起来了,前面先到的人还是不少停下来站到一边找角度各种拍照,还有那个喜欢停下来拍照一定站路中间并且把登山杖横着放地上拦路的人,天亮之后我已经被他反复拦了好几次了,每次绕开他的登山杖超了他,一会又会被他超过,然后再被他把登山杖横地上再拦一次,讨厌。</h3> <h3> 自由奔跑的时光好短暂啊,远远没有爽够前面又是个小坡。咕咚刚报了7公里,我绕过那支横在路上的登山杖不久,翻过小坡,CP1就出现在眼前了,中梁子到了。这时差不多8点半不到,比关门时间提前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多一点。CP1的志愿者在帐篷门口不断提醒大家这里海拔高风太大不建议停留休息,嗯,对极了。听大师兄的话,必须补给热食。我进到帐篷,志愿者们很热情的问我要什么,我听到说有八宝粥,那就来一杯吧,戴着手套不好撕吸管,一位漂亮的小姐姐还马上接过来帮我,开心说了声谢谢,我就拿着那杯暖暖的八宝粥一边吃一边出帐篷下山了。根据我有过的两次高反经验,我的身体缺氧的时候都是首先舍弃一部分胃的功能,所以只要我能吃能喝,海拔就不是问题了。吸进第一口暖暖的八宝粥,甜甜的软糯,好舒服好满足呀,我知道这程海拔是影响不了我了,剩下的路程就看脚踝的表现了。</h3> <h3> 中梁子CP点接下来是连续大概800米的下降,坡度要比刚才爬升要陡不少。我一手拿着八宝粥一口一口慢慢吃,另外一只手拿着两支由于很难收懒得收的登山杖,开始小跑下山。后面明显有人跟着我,我由于还在吃下的慢,就直接问他会不会挡着你要不你先走?他在后面说“不会,我估计还跟不上你”,啊哈,那我就不客气了。等我吃完,把装八宝粥的一次性杯子塞到包里,就开始“加速”。我尝试了一下完全不用杖,由于坡度太陡,稍微快一点膝盖就有明显的压力,同时还需要非常专注不让自己踩歪避免我最担心的崴脚。然后又尝试了用杖在两边轻点辅助的话膝盖会轻松一些,但是速度就慢不少。就这样交替着摸索着,下坡技术需要学习啊。我“加速”后,刚才后面的兄弟就跟不上我了,但是,陆续的,有原来在CP点休息补给或者之前在山上停留拍照的人追上来了,整一段的下坡我起码给15-20个人让路了,看着他们冲得那么爽好羡慕啊。</h3> <h3>目前能查到的两张照片之一</h3> <h3>目前能查到的两张照片之二,其实我下坡的时候感觉裤子好松还时不时抽一下裤子,当时在想应该是爬了1000米腹肌又结实了!</h3> <h3> 后来查了一下时间,那个差不多800米落差的下坡我用了大概40分钟。下完之后,膝盖有一点软的感觉。接着后面剩下的赛道,就简单了。我规规矩矩的,上坡快走,下坡和平缓的路段就用让自己舒服的速度小跑,看着距离又按照大师兄的建议进站前提前磕一支胶。咕咚飘的慢,到枯树滩看到摄影师了我胶都没吃完,呆呆的咬着胶看着镜头,然后又装模作样的跑起来想着回头找几张照片也好啊。进站打卡时间差不多10点,比关门时间提前2个半小时,时间很充足。这个站不少人坐着在吃东西休息,我觉得自己除了有点热之外一点都不累不需要休息。进站我首先找垃圾桶把吃完的胶和包里刚才那个八宝粥的杯子放下来,志愿者小姐姐看到我去了补给摊的对面垃圾桶扔垃圾直接上来问我要吃什么,还要八宝粥吧,好吃😋。她马上跑着帮我拿了插好吸管又小跑着送过来,谢谢你哦,温暖又贴心的人就是漂亮。这样我在枯树滩的CP点停留了估计30秒左右就又开始愉快地边吃边走了。</h3> <h3> 枯树滩往前一小段有一点点爬升,再往后就是一路的下坡,然后到折返进入栈道路段也是一路海拔缓缓下降的路段。这时已经是游客游览高峰期,栈道上都是游客,一边小跑一边躲避,好多人都好热情的给我加油,有给我提醒前面多少公里就是CP点的,甚至还有问我要不要吃东西的,我也好欢乐的一路道谢还跟他们说要玩得开心哟。</h3> <h3> 这段原来觉得很无聊的栈道,增加了一些开心的人文气息之后,好像也没有那么枯燥。喇嘛寺后有一段爬升,听大师兄的话,在进站前再磕一支胶。大概11点35左右,我到了喇嘛寺,第三个CP点打卡比关门时间提前了大概3个半小时。喇嘛寺的CP点有烤肠,大家吃得很开心,我八宝粥吃爽了,再来一杯!然后太阳也终于出来了,我感觉身上的棉服已经汗湿了差不多一半了,后面剩下8公里多的路,海拔也不高,大中午的气温也可以,决定脱掉,只穿排汗内衣和薄冲锋衣。看了一眼山上,这路段感觉要钻树林,保护眼睛啊把墨镜拿出来戴上,然后重新背好包,脱下来的棉服塞不进去包,直接穿过背包卡着外挂,估计后面的照片形象会很丑,接着又拿起霸气的八宝粥继续边吃边爬坡。</h3> <h3> 大师姐由于时间的关系一时半会超越不了昨天强大的自己决定今年不来了,我答应了她要在山上放一段她填词的赛会主题曲。这个事情我是早就盘算好了的,我的路线,一开始的爬升好多人慢慢走外放音乐要打扰到好多人而且天黑不合适,快到中梁子那段估计距离也没拉开附近依然会有很多人而且太冷了玩手机不合适,快速下坡路段要很专注和随时听着给后面的人让路不合适,中间一大段平路海拔太低视野不开阔不合适,栈道上太多游客不合适,剩下最合适的应该就是最后面这段喇嘛寺的半山腰了。我设想这个时候爬完前面的3公里多的爬升,后面还有4公里多的下坡,应该能挑个前后没有太多人的时间,让这些歌词里描绘的美丽画面陪伴自己跑一段。</h3> <h3> 慢慢的爬到喇嘛寺后山的半山完成最后的爬升段,过程果然要不断钻树林,墨镜戴的真聪明。爬升的时候前后都有好几个选手,慢慢的也给好几个人让路,下坡不快之余爬坡是真的慢啊。路线开始下坡后,我看到前面的人已经走了挺远了,后面视线范围也没有人,我开始掏出手机,电量剩下30%,插上充电宝,把“云端的约会”打开外放,开始欢快的小跑,我先听一段,等找个好看点和好跑一点的位置我要拍一段小视频送给大师姐。<br> “山上冷不冷<br> 雪落下了吗<br> 八角棚海里的幺妹<br> 是什么颜色啊~~~”<br> 听着听着,发现35KM下山太快了啊,八角棚海花海子双海子犀牛海都没有看到啊。是啊,要看更美丽的风景,你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啊~~~<br> 好了这段不错,我停下来掏出手机,打开拍摄,想着一边跑一边拍一段,发现不对啊,按着手机的拍摄模式录不进去音乐声,这时候清唱录下来会比较吓人吧?一时不知道怎么弄,停下来站久了风吹着马上就冷,我再想想办法。然后我又把手机放回包里,继续边跑边听,这过程有2-3个人超了我。然后继续跑着跑着,我想起来开车的路上用语音回复微信总是把导航或者音乐声同时录进去,对呀,微信可以!然后我又停下来继续玩手机,打开微信发现只有E网,没关系,反正下山就能发出去,然后我就开录了,还点错了发到了圈圈的微信上到下山才发现,拍摄的期间又被一个玫红色羽绒服的姑娘超了。拍完了好开心,15秒的小礼物要送给大师姐哒。我放好手机,让音乐继续循环播放着,开始加速跑起来。半山上的缓坡好舒服呀,我要好好享受这剩下的几公里。这时虽然已经完成了28公里多了,由于一路严格按照大师兄的建议补给太明智了,加上速度控制的不错(其实也已经是状态很不错的真实水平了想再快也快不起来),我感觉我还有很多力气,腿部脚踝一点都不痛,我开始越跑越快,把刚才玩手机超了我的那几个人超了回来,另外还额外超了几个本来就在我前面的人。超过他/她们的时候,在他们耳边响过一句句“来吧~~~一起奔跑~~~”<br> 快下完山的时候,爽了一段路,我把音乐关掉,这时候已经可以听到游人中心终点的音乐声了。山上下来之后接着是一段正在修的公路,由于平时训练都是跑硬路,水泥路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讨厌了,只是这种路段慢走很无聊啊于是我继续向着终点一路舒服地小跑。又过了两个明显不想跑公路佛系慢慢走的小姐姐。就在最后那个通往游人中心的超30度的大坡最后5米,我听到后面明显加速的跑步声,是那个之前我玩手机超了我后来又被我超回来的玫红色羽绒姑娘,她加速大迈步冲下坡超过了我。看着她穿过公路直奔终点,我还是很淡定的有氧轻松向终点拱门跑去。就在转入拱门之前,玫红色羽绒小姐姐可能太兴奋了没看清竟然错过了转进去的路口跑到栏杆外面去了,我犹豫了一下,既然你这么认真的对待比赛,那我们就来一决胜负吧!于是我就开始发力加速冲线了,最后把13名留给了她,我自己以不到一分钟的优势拿了12名。最终完成时间是7小时38分54秒,比赛会完赛时间12个小时关门时间提前了不少,也比我自己给自己设定9个小时完成的小目标提前了一些。冲线后感觉体能消耗好像还不到70%,脚踝稍微有一点点压力和酸痛,但是几乎不影响,比之前在广州跑完30KM的状态舒服太多了呀,好开心🥳我太棒啦。我虽然高海拔经验有一些了,越野跑30KM距离的强度和差不多的爬升量之前也试过一次了,但是高海拔+这个强度跑步不知道情况会怎样。这次自己设定的9个小时小目标其实是参考大师兄和小师弟跑长穿毕40KM的完赛时间,我想我跑32K多一点能在这个时间完成我就很开心。</h3> <h3>玫红色羽绒姑娘</h3> <h3>完赛了,我太棒啦</h3> <h3>打卡记录</h3> <h3>人生小巅峰又来啦</h3> <h3>回头看了数据,手表应该是没戴好,否则这样的心率表现我应该可以去站台才对,哈哈哈</h3> <h3> 在终点领过完赛的奖牌和完赛包,我坐到一边,开始查圈圈的位置。一查,发现圈圈只有出发1小时40多分钟第一个CP点打尖包的时间记录,不对呀,不可能!由于圈圈攀冰登山很多时候都是用她那个没有一点背负系统的背包,还玩的那么潇洒登完一座又一座,所以我一直判断她的体能是在我之上的,这个情况不合理。我开始想,如果是在第二个CP点被关,现在都下午了,原路折返都应该回来了啊。我没有圈圈的电话,想想也是傻了,我居然忘记先存圈圈和炸炸的电话。我就尝试发了微信问她到哪里了,没有回复。她要是真的提前退下来了会不会先回去阿里本睡觉了呢她这个睡痴?没想通,不要慌,她也是有不少高海拔户外经验呢没事的。而且我有点懵,竟然想不起要先问炸炸,然后开始觉得有点冷,决定先回阿里本去找圈圈的闺蜜让她给圈圈试试打电话先。然后我就往阿里本走,前面有两个帅哥也在往旅店方向走,我就搭讪着问他们像这种只有弟一个CP点打卡是什么情况?是系统信息更新滞后还是被关门了还是怎样?他们说他们也不确定都有可能。然后聊着聊着,原来这两个人一个是100公里的第三名另外一个是35公里的第三名,Oh大神你好你好,来我们合个影吧。他们看着我还问我你怎么好像挺累的啊?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其实挺好的啊,看着他们站台了像日常逛了会儿街一样轻松,大神就是大神,对比之下,我实在是太累了啊。</h3> <h3>左一是100KM男子组第三名,后面是35KM男子组第三名</h3> <h3> 回到阿里本差不多下午2点,让圈圈的闺蜜给她打电话,没打通,好吧保持联系。我上房间收拾了一下自己,给娘亲打了个电话报平安,对啊,我可以问一下炸炸啊。炸炸回复说圈圈有点高反现在裹上了保温毯,已经从花海子调马上去救援了,人安全。接着圈圈的闺蜜也发来信息说电话打通了,在等救援下山。好吧,安全就好。傍晚的时候,我们点好菜等着,大概6点左右,圈圈终于回到了阿里本,冻得手还是冰的,赶紧维生素泡腾片红糖姜茶喝上。</h3> <h3> 圈圈出发前也知道山上下雪了已经比原计划带多了衣服了的,而且其实她已经过了3个CP点,把难点都过完了,只是软件没有及时更新。她的路线从CP3花海子出来上了那一段小爬升后其实后面就是一段相对平缓的路到中梁子,接着后面的路就跟我的重合很简单了。当时她爬升了那一小段后突然觉得很冷,开始咳嗽眼皮睁不开,判断自己应该是冻的有点失温高反了,衡量了一下决定退赛,那个时候估计比我冲线的时间早一点点,然后她联系了炸炸叫救援。我们后来讨论,觉得主要原因应该是由于前面两个CP点没有补充到热食。越野跑退赛真的跟我想象的那样,比完赛要累和苦逼好多,尤其是在高海拔的半路上。当然我们都比较佛系,安全就好,就当积累经验了。</h3> <h3>50KM组路线</h3> <h3>比赛中的圈圈</h3> <h3>好美啊,再来一张吧</h3> <h3> 圈圈说,在骑马下撤的时候马夫说今天八角棚海有个摄影师因为去捡坠落的无人机出事了,她当时还奇怪怎么这么漂亮的地方没有摄影师,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样。接着震惊的是,晚一点的时候,确认了出事的摄影师就是大师姐她们的好朋友金晋。虽然还没来得及真正认识,但是他差一点,就是我们的小师弟了。前几天他还在群里说他这段时间为了这次比赛的拍摄已经累计爬升了7千多米,小师弟还说他上坡好快…明明就是前几天的事情啊,眼泪都在打转……怎么会这样……2020四姑娘山越野赛,由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到圈圈受冻了退赛美中不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的黯然失色~~~2020.11.7这一天,天堂多了一位才华横溢惹人喜欢的摄影师…</h3> <h3>🙏🙏🙏</h3> <h3> 由于工作上打杂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都忙得不知道方向,也仿佛所有事情都只能60分应付着完成,什么都做不到能让自己满意的结果。然后忘记了是哪一天,突然发现这颗不喜欢打杂的心好累呀,已经太久都没能认真投入地去完成一件事情。有时候好想说点什么,脑子里剩下钢筋混凝土和一堆参考指标,这种感觉太烂了。</h3> <h3> “人好像越长大越会寄希望于一些朴素的愿望,比起制定一个很大的做不到的目标,更希望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小的改变。”~~~前一段时间在某个帖子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的真对。我想我坚持训练,我的脚踝一定会强大起来的;我想我坚持训练,50公里线路的风景我就可以去看看了;我想我坚持训练,登山的时候我就可以更自信更轻松自如地拥抱大自然了~~~我想我再努力再勇敢一点,一定可以找到那一束温暖的曙光~~~</h3> <h3> 写了几天,赛事的照片还没有更新,发生了如此难过惋惜的事情,已经没有关系了。而且最美的风景一定是身临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期待下次的出发吧。希望某一天,我的体能也能支持我重新拿起相机📷,记录山上那些美丽的瞬间。<br> 好了我终于写完了,Again,看完的人简直就是真爱啊,请来找我领取小红花一朵,爱你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