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老陈》——纪念老同事陈金榜同志

猪与狗

<p>《同事老陈》</p><p>——献给老同事陈金榜同志</p><p><br></p><p>老陈退休至今,算来已快有十个年头了。虽然我和老陈一起同事的时间不长,况且年纪相差那么大。但对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记忆尤为深刻。</p><p><br></p><p>老陈四方脸,浓眉大眼,走路的脚跟很沉稳,很容易你就能感受到他身上透出的那种军人威风。老陈平时话不多,虽然在部队开过战斗机,难得主动对我们讲他的英雄往事。只是如果有人讲起飞机、讲起参军,老陈就来精神,把头直点:“那时参军可严格呢,单是体检就验了好几轮。其他人一茬一茬被刷下,呵呵呵,首长看我身体结实,就把我留下来了。”说完,还作出小姑娘腼腆的样。</p><p><br></p><p>我知道有句口号叫“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可以想像,那时老陈一家---不,可能是全村---会有多么的荣耀啊!</p><p><br></p><p>讲起老陈开战斗机,最为精彩的就属他驾机回家娶妻子的事了。老陈说,那天接到母亲的加急电报,告诉他家里已把媳妇找好,就等回家成亲,二话没说,就向领导打了请假报告。</p><p><br></p><p>我们问老陈:“是你娶妻还是你母亲娶妻啊?”老陈呵呵笑:“我娶的是妻子,我妈娶的是媳妇。老人家给我找的,应该错不了。”</p><p><br></p><p>找对象确实是件伤头脑的事,但老陈懂得把复杂的事情给简单化处理了。想想其中的道理,还真对!老陈的妻子曾给我们讲起她婆婆,一个劲地夸婆婆对她是何等的好!以致于她自己也发誓,要像婆婆那样疼爱自己的媳妇。</p><p><br></p><p>单就懂得感恩这点,我觉得老陈,这个妻子还真让他找对了。</p><p><br></p><p>六十年代,从东北沈阳要回到东南沿海的泉州,是怎样遥远的一段路啊!哪知部队碰巧需要派一架飞机到福州。首长知道了这桩喜事,就做个顺水人情,让老陈出了这趟美差。</p><p><br></p><p>人家娶媳妇,古典的是抬花轿、骑大马,现代一点的是骑自行车,甚至开丰田、开宝马。可是不管什么方式,我觉得都不能跟我们老陈开战斗机回家娶媳妇同日而语。可以想像,老陈开着战斗机,飞在祖国的蓝天上,想像着娇妻模样,心情会是多么地美啊!</p><p><br></p><p>从部队转业,老陈分配到市石油公司任支部副书记,算单位的领导了。那年头,石油公司福利好。可是还没上半年时间的班,老陈就找到组织部,要求工作调动,说自己在公司工作很不合适。组织上考虑老陈的工作经历,就把他调到干部档案室工作。</p><p><br></p><p>因此有人说老陈傻。我认为,老陈的飞机开得好并不能说他当领导就一定行。况且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选择。一份工作,待遇当然重要,但比起工作的心态,钱不钱倒成了第二位。在这点上,我觉得老陈是明智的。如果说他傻,也傻得可敬、可爱!</p><p><br></p><p>开战斗机和管干部人事档案,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老陈在档案室工作,至少态度上很认真。个别县里来的同志,查档手续办得不那么完整,老陈就是不让他们查。同科室的老汪跟他商量说,反正都是组织系统的,熟悉得很,手续以后再补完整,跑一趟也很不容易。还反问老陈说,人总是有感情的,你们以前部队老战友见面,至少也要泡杯茶请客人吧?”</p><p><br></p><p>谁知老陈大手一挥,说:“不行,我们部队不兴那一套!”</p><p><br></p><p>这就是老陈。后来档案室的工作条件改善了,库房和办公室分开。但老陈说死说活,就是不肯把办公桌从库房里搬出来。也许在他眼里,那一卷卷的档案仿佛就是他自个儿的宝贝,怕眼睛一不盯紧,就会被人偷走似的。</p><p><br></p><p>有人说是战斗机高速旋转的原因,有人怀疑是长期呆在档案室里毒气太重。反正老陈退休后,思维反应一天天变得迟钝了,并且把同事一个接一个地忘记,最后只留下三两个时间较长的。</p><p><br></p><p>退休后的老陈,每天都会到单位走一趟。每走进一个科室,老陈都会向同事们通报天气预报,有时甚至是刚报完,等一下遇到你又再给你报一次:今天最高温度多少、最低多少,刮的是什么风;甚至中央台预报的是多少,泉州台预报的是多少,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说得一字不漏。也许这就是所谓职业习惯的可怕吧!</p><p><br></p><p>我和老陈住在同一宿舍区,路上经常相遇。每次我和他打招呼,他都会呵呵笑地把我看了许久,向我报了一通天气,我也只能半真半假地陪他一起呵笑。我惊讶的是,老陈每一遍的天气预报,都说得很有情感。那语调,好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和你聊起如烟的往事。</p><p><br></p><p>最不能想像的是,老陈后来居然染上烟瘾!每次到单位,不管是什么科室,只要看到桌上有零散的香烟,老陈在报完天气后,就会问:“这烟没人要吧?我拿一根抽。”开始我们不以为然,有同事见老陈来了,还主动递请他香烟。后来老陈的妻子到单位来阻挡,大家才把香烟收好,不让老陈有一点儿的机会。猴急了的时候,老陈也会主动打开领导办公室的门,连天气也不报,就盯着看桌上有没有香烟。</p><p><br></p><p>有人开玩笑,说老陈拿领导的香烟,像百万军中探取人头,如入无人之境!每当我看到老陈找不到香烟的那急样,真替他难过。说真的,人活到老了,好不容易才发现(或着是培养出)这一点儿的爱好,还要受制于人。这样对老陈不知是公道还是不公道?</p><p><br></p><p>再后来,我们单位的办公楼搬迁到机关大院之外。虽然不远,但老陈就是不懂得怎样走,也就不能每天到各科室报天气了。</p><p><br></p><p>不再到单位走动的老陈,肯定觉得生活单调了许多。早上班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老陈和他妻子从菜市场回来。老陈左手一只鸡,右手一篮菜,紧跟在妻子身后。一对老夫老妻,不时有头无尾地搭着话,享受着天伦之乐。老陈的妻子告诉我,老陈老番了,把他放在家里,恐怕会出事,带出来才放心,正好帮她提提菜。以前他还可以自己出来走动走动,现在不行了,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前次,自己一人走到了小商品批发市场,回不来。还有就是上星期天,刚出门就被一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p><p><br></p><p>“这年纪被撞倒了,多危险啊,可老陈起来拍拍屁股,把撞他的人放走了!”老陈的妻子边说边摇头,还有意地把老陈推扯到我面前。但老陈又下意识地退后,半躲在妻子身后,解释说:“是啊,我在路边走着,不知那人怎么就把我撞倒了。我起来看看,身上也没啥事,那人就走了。”这就是老陈!</p><p><br></p><p>我非常羡慕老陈。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时候,为党为人民工作一辈子,退休后能什么事都不去操心,赤子般懵懵懂懂地过着自己的平凡日子,以至还要让妻子牵着手过马路,不也是很好的结局吗?</p><p><br></p><p>秋风乍起,华灯初亮,喧嚣一天的城市,终于有了一个静谧的夜。电脑前,我在回想着老陈。此时此刻,就是不知道老陈正在家里做什么:看电视?肯定还是天气预报;坐在沙发上发呆?至少也会和妻子三言两语吧;或者干脆侧身在床,那打起的呼噜,多像是老陈在开着喷气式战斗机!</p><p><br></p><p>( 2005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