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梦幻,——老南昌的市井烟火

江南渔翁

<p>我出生在五十年代的南昌,但我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在我孩提时代5、6岁开始就随着父亲支援山区建设离开了南昌,对城里的印象也就是偶尔回南昌留下的零星记忆,等我跟着父亲四处转悠一圈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南昌时,已是人到中年。虽然在南昌生活的时间不长,可孩提时代的点点滴滴却是记忆犹新,刻骨铭心。</p><p><br></p> <p>(八一桥头的喷水池)</p><p><br></p><p>半步街17号,我家五、六十年代的门牌号,叠山路上的一条小街巷,一座当时典型的贫民老房子。和大多数普通百姓一样,说是住房,也就是用边角木板拼凑的旧瓦房。这一条棚户街很多都是用旧砖头和旧木板搭建的简易平房,进到巷子里面就像进了一个迷魂阵,不要说外人进来,就是我有时都会迷路。</p><p>虽然条件艰苦,可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过得却很充实,邻里关系融洽,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关照。张家长,李家短,每家发生的大事小情,都会当作邻里居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家家毫无秘密可言,谁家来了客人,谁家又生了个闺女,谁家孩子找到工作了,都明明白白。就连今天谁家买了什么东西,吃什么菜都一清二楚。因为老房子毫无阻隔,一家挨着一家,一家炖肉,满巷飘香,一家炒菜,街坊闻香。</p><p><br></p> <p>(胜利路口)</p><p><br></p><p>每天清晨,太阳刚刚露头,是巷子里最热闹的时候,有挎篮上街买菜的,有去水亭挑水的(那时家里没有自来水,要去自来水亭买水),有倒马桶的,还有烧煤球炉的,整个巷子充斥着刺鼻的煤烟味以及各种小吃的诱人香味。期间还夹杂着各种叫卖声和吆喝声,“磨剪子唻,炝菜刀!”“青菜、萝卜买啵!”“补锅啰,有补锅的啵!”“叮叮当,换糖啰!”这些叫卖声如今想起来,还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好一幅五十年代城市平民生活市井图画。</p><p>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用废品换糖,平时好不容易攒下的牙膏瓶、破铜烂铁可以换点米糖吃。</p><p>要不就是缠着大人要钱卖糖饼子吃,打个苞米花,做个糖人什么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现代的孩子甚至对此嗤之以鼻的小玩意,对哪个年代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乐此不疲,快乐无比。</p><p><br></p> <p>(街坊邻里)</p><p><br></p><p>自我家离开南昌以后,一年也难得回城里一趟。而我总是满心期待回城里去玩,那里有我的公公、婆婆、大妈和我的姐妹们,每次回南昌大妈都会用平时省吃俭用的钱给我买好吃的,比如豆泡烧肉,红烧带鱼……还有南昌的小吃白糖糕、牛舌头等等,这些东西不要说吃,乡下人见都没见过。</p><p>城里的房子虽小,也就二、三十来平米,下雨的时候还会漏雨,一家老小挤在一起,由于大妈手脚勤快,收拾的整洁利落,感觉无比温馨,其乐融融。每次回来,大妈都要用家里最好的被褥给我睡。有一次,晚上拉肚子,将被褥全弄脏了,她一句话没说,默默的给我收拾干净,令我感动不已。每次来家,大妈总是对我疼爱有加,关怀备至,视如己出。大妈为人忠厚善良,不善言辞,侍奉老的,照顾小的,辛苦操劳了一辈子,而我却在她故去时,却没有在身边送她老人家一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悔不已,深感愧疚。但愿她在天之灵得以安息。</p><p>离家十来分钟就是赣江支流抚河,在老樟树下的河边,停靠着顺流而下的竹排,妇女们每天拎着水桶木盆在这里洗洗涮涮,夏天大人们在这里游泳洗澡,孩子们在这里嬉水打闹。</p><p><br></p><p><br></p><p><br></p> <p>(邮电大楼)</p><p><br></p><p>每次来南昌,姐妹们都会陪我去逛街,我回城也有点乡下人进城,两眼看不赢的感觉。晚上看八一桥的灯光,桥头公园的喷水池,胜利路的夜景。不过不能太晚,否则晚上8点就没有路灯了。要不就带我去看电影,逛公园,观看国庆之夜八一广场的烟花表演。</p><p>一次我同我哥去胜利路玩,想买点好吃的小吃,可口袋里只有几分钱,看见店铺里水酒便宜,于是一人买了一碗吃,等吃完以后,坏了,由于酒性发作,我们都成了红脸关公,又怕回家挨骂,这时正好在下雨,两个人就站在外面淋雨,以为这样就可以驱散酒气,去除脸上的红晕,你说我们是不是傻得可爱。</p><p><br></p> <p>(三眼井)</p><p><br></p><p>那时大家的生活都比较艰苦,做饭用的是铁鼎罐(就是铁锅),那时铝锅,搪瓷盆都是新鲜玩意。烧的是煤球,有时买了煤灰还得自己做煤球,没烧透的煤核,重新掺杂在煤灰里再用,呛人的煤烟味四处弥漫。</p><p>我的公公,解放后从上海回来以后就失去了工作,为维持生计,在街口摆了一个书信摊,也算有了点收入,闲暇时帮街坊邻居写点东西,为居委会写写材料,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个文化人吧。我的婆婆,虽没什么文化,却是个开朗风趣的老太婆。她会在炒菜时,随着锅铲上下翻炒的节奏,嘴里哼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文革时期,我带着一帮知青朋友来家里玩,被我婆婆一口一个洋火,一口一个洋油,既现代又传统的话语逗得捧腹大笑。</p><p>那个年代大家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吃饱穿暖是最基本的目标,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要是谁带了一块手表,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亦或是一台收音机,都会引来邻里们妒忌羡慕的目光。</p><p>夏天酷热难熬,就靠一把油纸扇降温,一到晚上,家家户户搬出竹床、竹板摆满了巷道,喝茶乘凉,谈天说地,成为那个年代南昌一道独特的风景。</p><p>冬季天寒地冻,寒风穿过门窗呼呼作响,年轻人尚可忍受,可怜我那年迈的公公、婆婆在一床旧薄被之下冷得瑟瑟发抖。现在我们兄弟姐妹每每回忆儿时的往事,都会感叹不已,要是我们的祖辈、父辈能赶上如今的好时代,那该多好啊!</p><p><br></p><p><br></p> <p>(抚河桥畔)</p><p><br></p><p>南昌的古老街巷众多,除了那些名人的街道,如:八一大道、胜利路、中山路、阳明路、孺子路、沿江路、象山路等等,但更多的是承载了老一代南昌人喜怒哀乐、市井烟火气浓郁的小街小巷。什么筷子巷、羊子巷、扁担巷、赐福巷、棕帽巷、高升巷,豆芽巷、干家大屋巷,还有什么蛤蟆街、珠宝街、嫁妆街、进贤仓街、半步街、三眼井、六眼井、瓦子角……,这些古老的街巷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也是古老南昌的历史见证,更是一代又一代南昌普通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p><p>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的生存的南昌市民,比起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城里人称乡下人为“土包子”、“乡巴佬”,乡下人也特别羡慕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当时有一句俗语:“宁愿住城里的茅房,也不愿住乡下的楼房。”一旦有哪个农村姑娘嫁到了城里来,哪怕不是自己中意的男人,也心甘情愿,总算跳出了“农”门,从此变成了城里人,多么的令人羡慕哦。</p><p><br></p><p><br></p> <p>(洪恩桥)</p><p><br></p><p>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已年近古稀,一天天的变老。可南昌这座城市却越来越年轻,越变越漂亮了,并不断的长高长大。由原来主城区的几十万人口,到现在拥有几百万人口,由一个古老的南昌,扩大到原来十多倍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市。宽阔的高速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如今回忆孩提往已,犹如梦幻一般,有恍若隔世之感。</p><p>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那些古老的街巷大多已不复存在。但在我们老一代南昌人的心里,那些梦幻般孩提时代的悠悠岁月,那些曾经发生在小街小巷子里的故事,还有那些街坊邻居的音容笑貌,以及普通百姓的市井烟火气息,都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p><p><br></p><p><br></p> <p>(胜利路上的亨得利)</p> <p>(绳金塔)</p> <p>(工人文化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