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该篇已被美篇平台评为话题精选</b></p> <p>.</p> <p>.</p> <p> 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华清宫又名“华清池”。</p> 我小时候就知道临潼县里有个能洗澡的华清池。我父亲是农民业余作者,经常去县文化馆开会,偶尔也带我去华清池洗澡。我只记得洗澡后好几天身上都是滑滑的,其它啥都记不清了。我17岁当兵离开家乡,这些年回老家也去过几次华清池,但都是匆匆而过。这次我在临潼住了一周,把临潼的主要景点都看了一遍,才知道华清宫(华清池)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多故事,诸如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一千多年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等就发生这里。特别是其中的九龙湖景色、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和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据史料记载,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当地姜寨先民就开始利用骊山温泉。远在周代就有露天汤池,秦时在此建“骊山汤”。唐时在此大规模修建宫苑。唐玄宗“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建造了“华清宫”,而宫内的汤池,亦名为“华清池”。虽然华清宫在唐代以后已经焚毁,但温泉水亘古不变,常流不衰,这“华清池”的名称遂流传至今。 在新中国成立前,华清池十分简陋,仅有20多间房子,而且多为清时所建,卫生很差,一片破败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差不多每年都对华清池进行修缮。华清池现存的湖池、宫殿、亭台廊榭等重大建筑的格局,大部分是1959年,西安市政府按照唐华清宫的风格修建的。 1956年8月6日,陕西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时,把华清池(华清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1996年11月,华清宫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排名第二。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区外雕塑“春寒赐浴”</h3> <p>.</p>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沫若题字“华清宫”</h3> <p>.</p>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拍华清宫(华清池)鸟瞰全图</h3> <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九龙湖景色</b></h1> 九龙湖是根据民间传说修建的一个人工湖,位于华清宫(华清池)西区,建于1959年,面积约5300平方米,因湖堤共有九个龙头而得名。传说古时关中大旱,玉皇大帝派龙王和他的八个儿子来此降雨。结果八个小龙一时贪玩,降多了雨反造成水患。玉皇大帝大怒,将八个小龙镇压于龙堤之下,而龙王则坐在上面镇守。 九龙桥卧于湖上,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上湖建有现代喷泉设施,下湖有龙船。九龙桥上有八个石雕龙头一字排开,湖中龙吟榭壁正中伸出一巨大的龙头。龙头口吟清泉、流水潺潺,水流之声哗哗作响。 环湖建有龙石舫、九曲迥廊、沉香殿、飞霜殿、宜春阁、宜春殿、龙吟榭 、晨曦亭、晚霞亭等仿唐建筑。亭台楼阁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景色优雅迷人。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拍九龙湖鸟瞰全图</h3>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b></h1> 1982年4月,陕西省临潼县政府准备在华清池温泉水源北侧修建“贵妃亭”,处理地基时,一镢头下去却了发现一处唐代浴池遗址。根据出土的文物、遗址布局及汤池的本身形状,并结合唐《津阳门》诗,宋程大昌《雍录》、《长安志》等文献记载,经过考证,在原址上建立了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 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1990年9月建成开放,它是我国仅有一处展示唐皇家御用汤池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30平方米,主要展示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唐太子汤和尚食汤等唐代皇家汤池遗址,为研究我国古代沐浴史和唐代皇家沐浴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太宗《温泉铭》碑拓片</h3> <p>.</p> <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b></h1> 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位于华清宫(华清池)。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五间厅是华清池内众多仿古建筑物中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名五间厅。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坚持“攮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12月12日晨,兵谏发生,蒋的侍卫官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五间厅和相邻的三间厅(亦称桐荫轩)的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安事变”枪战弹孔</h3> <p>.</p> <p>.</p> <p>.</p> <p>.</p> <p>.</p> <p>.</p>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安事变”枪战弹孔</h3> <p>.</p> <p>.</p> <p>.</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拍西安事变五间厅荷花池鸟瞰全图</h3> <p>.</p> <p>.</p> <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华清宫(华清池)的临潼石榴</b></h1> 石榴,原产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在两千年前的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引种初期,石榴主要栽于京城长安附近御花园的“上林苑”和骊山的温泉宫(今华清池)内,供皇子后妃观赏。华清宫(华清池)是中国石榴的发源地。 金秋季节,漫步在华清宫(华清池),可以看到很多石榴树上挂满红红火火的大石榴。这就是名居中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贡品的正宗临潼石榴。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感谢华清宫景区副总刘存安对本次拍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b></p> <p>.</p> <div>拍摄时间:2020年8月25日</div><div></div> <p>.</p> 拍摄地点:临潼华清宫(华清池)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