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11日,吴家山第五小学教研组片区为加强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改革,促进核心立意下的课堂实践,提升青年教师统领把握教材能力,探索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路径,以“准确解读教材、规范教学设计”为主题进行研讨活动。整个研讨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由吴五小刘菲老师分享《一张奇特的脸》的教学设计,然后各教师分享自己上课时有效“创设激趣导入”的案例,最后由片区指导教师吴三中杨建明老师分享自己对“准确解读教材、规范教学设计”的理解。 </p> <p> 刘菲老师分享了优秀教学设计《一张奇特的脸》,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是将电子书包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大胆的尝试,电子书包贯穿始终,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刘菲老师将每个环节逐一剖解,着重强调了设计意图的重要性,一定要围绕课程重难点展开有效的教学设计。</p> <p> 本次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对整体把握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己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了如何让导入环节更加的高效,立足常规课,让我们听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有效“创设激趣导入”的案例。</p> <p> 首先由王晶晶老师就《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进行了分享。她将社团特色活动与本课进行了结合,将社团中学生制作的关于图形联想产生头脑风暴的画稿做成了围裙绘本形式,边说边演,导入本课内容,利用学科平时的积累,形成高效利用。</p> <p> 走马岭小学蒋钟蝶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心得,享了她的导入案例《连环画》,将德育渗透到本课之中,将学生打闹现象排成图片,以照片排序串联成故事导入连环画的主题。</p> <p> 黄雨老师分享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节课《大嘴怪》,这位老师创设了一个森林失窃的情景,提供了嘴巴很大的通缉犯,学生就跟着这个情景展开对“大嘴怪”的追捕,对“大嘴怪”的通缉令能够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自由发挥对怪物的想象又能抓住特点,开头就让人跟着情景走。</p> <p> 最后,杨老师说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两者相辅相成,解读是设计的基础与前提,而优秀的设计依赖于准确、到位的教材解读,优秀的课,是教师对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智慧的结果。教学设计要把握四个要素: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综合性。同时要聚焦相关教材的关键问题:1、泛读新课标,建立整体教材观;2、通读整套教材,理念把握教材内容整体知识结构,将相关知识和内容结构化;3、细读教材,分层达成目标;4、精读每节课教材,基于课标、素养、学情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5、教材个性化使用。</p> <p> 此次教研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统领把握教材的能力,为提高教学课堂的实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各位前辈老师们的带领下,青年教师定能创新进取,为美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