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寻初心,重温岁月忆峥嵘ㄧ-记迎接上海同济大学赴我校考察调研

宜良县第六中学 裴中瑗

<p>  2020年11月10日下午,我校非常荣幸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分别是来自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同志,同济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云杰同志,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邵学文同志,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陆杰同志。</p> <p>  上海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一行在我县县委书记李绍俊同志、县委办主任许文昆同志、副县长杨洪坤同志、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秦文庆同志、狗街镇党委书记许万松同志、狗街镇镇长付亚楠同志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进行考察调研。</p> <p>  狗街镇中心校校长端云同志、副校长孔宪平同志以及我校的尤家聪校长、周钰璋副校长、刘斌副校长对考察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p> <p>  考察组才到我校就被门口刻有“南薰”两字的石头吸引,我校尤家聪校长向考察组介绍了我校南薰中学校名的含义及由来。</p> <p>  接着,尤家聪校长又对考察组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以及值得纪念的革命历史和与同济附中结缘的由来。</p> <p>  通过珍贵的老照片,让考察组了解到了1938年冬—1941年7月,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班及附设高级中学从昆明疏散到宜良狗街临时办学的历史。</p> <p>2012年5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以90岁高龄专程到宜良县第六中学,寻访曾经求学的同济附中故地。</p> <p>  在了解了我校的悠久历史后,尤校长引领考察组一行领导参观南薰中学旧址——学校小院坝。</p> <p>  在1939年春,同济附中和山竹里中学两校师生曾在此举行过一场别开生面的营火晚会,从那时起,我校就与同济附中结下了不解之缘。</p> <p>(学校原四合院旧貌,也是当年我校与同济附中举行营火晚会的地方)</p> <p>  在南薰中学旧址,各位领导参观了见证学校发展变迁的古树——四棵扁柏、两株蜡梅,这六棵树建校前就已种植,目前均已超过100年的历史。</p> <p>  之后,考察组在尤家聪校长的引领和介绍下,重点参观了学校的镇校之宝——校史纪念碑和“南薰中学”纪念碑。听了尤校长的介绍后,考察组久久在此驻足,仔细研读碑文内容。</p> <p>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同志在听完介绍后说到:“宜良县第六中学不仅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还有更值得纪念的革命历史”</p> <p>  为了纪念李公朴先生在1940年到我校给师生们做了一次题为《读书为了什么》的爱国演讲,我校特将此路命名为“公朴路”。</p><p>考察组在公朴路前驻足。</p> <p>最后,考察组边考察边了解我校现在的发展情况,并且对我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建议。</p> <p>同济大学伍江副校长表示,以后两校要加强联系,加强交流,寻求新的合作契机。</p> <p>  最后,考察组一行与各位领导一同在孟超路合影留念,结束了到我校考察调研的行程。</p> <p>  我校自创办至今,已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先后走出了褚时健等一批社会名人,也为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p><p> 回望过去,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一级三等示范学校、云南省绿色示范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德育先进集体、昆明市大课间操一等奖、宜良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p><p> 展望未来,宜良县第六中学全体师生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继续坚守“服务家乡,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办学初心,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先辈精神,为把宜良县第六中学办成一流的优质初中而努力奋斗!</p>

我校

考察组

同济大学

同志

宜良县

中学

副校长

附中

同济

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