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培训时间:2020年11月11日上午午08:3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培训地点:柳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培训名称:幼儿园骨干教师访名校保教能力提升浸润式培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授课专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学前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伍香平</p><p><br></p> <p>个人简介:</p><p>伍香平博士</p><p>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p><p>曾担任过近15年省级学前教研员</p><p>国家留基委公派美图访问学者,</p><p>全国民族地区学前教研工作坊坊主,</p><p>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思想文化智库建设首席专家,</p><p>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p><p>湖北省学前教育围培专家</p><p>湖北省幼儿园园长资格培训专家。</p><p><br></p> <p>讲前小调查</p><p>1.幼儿常见行为有哪些?</p><p>好奇,好问,好动,偏食,挑食,爱追逐打闹。</p><p>幼儿的游戏行为主要指什么?</p><p>2.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行为观察?</p><p>更好的分析孩子,更好的为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以儿童为主。</p><p>游戏中大行为有什么不同?</p><p>愉快的学习,自主性。</p><p>3.如何观察,如何分析?</p> <p>《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出现20次行为:</p><p>1.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p><p>2.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是可以接受的。</p><p>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习惯。</p><p>4.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p><p>5.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p><p>6.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p><p>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p><p>7·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p><p>8.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p><p>9.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p><p>10.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p><p>1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p><p>12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p><p>13.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指正.</p><p>14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p><p>15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p><p>16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p><p>17.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p><p>18.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p><p>19.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为</span>。</p> <p>20次行为共同的指向是?</p><p>行为倾向</p><p>行为习惯</p><p>好行为</p><p>行为表现</p><p>不友好行为</p><p>行为规范</p><p>行为调整</p><p> 探索行为</p><p>行为规则</p><p>破坏行为</p><p>模仿行为</p><p>行为肯定</p> <p>需要研究的是:</p><p>1.幼儿的行为表现是怎样的?</p><p>2.一般有什么样的行为倾向?</p><p>3.好行为与不良行为如何判断?</p><p>4.什么是探索行为什么是模仿行为?</p><p>5.行为的规则与规范到底是什么?</p><p>6.如何进行行为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调查小反馈</b></p><p>偏好发现行为问题,重视干预处理。</p><p>偏好事件取样记录,重视判</p> <p>目录</p><p>1.幼儿行为的常见类别</p><p>2.游戏行为特点与原因</p><p>3.游戏行为观察与分析</p> <p>part1</p> <p>一、幼儿行为的常见类别</p><p><br></p><p>(一)身体动作类(二)情绪情感类(三)人际交往类</p> <p>(一)身体动作类</p><p>.1.异食癖</p><p>吃头发</p><p>咬指甲</p><p>抠洞洞</p><p>吃鼻尿</p><p>……</p> <p>(一)身体动作类</p><p>2.吸吮类</p><p>·舔嘴巴</p><p>·吸吮大拇指</p><p>·吸鼻涕</p><p>·吐口水</p><p>……</p> <p>(一)身体动作类.</p><p>3.失控类</p><p>遗尿</p><p>抽动</p><p>眨眼</p><p>耸肩</p><p>撅嘴</p><p>梦魇</p><p>梦游</p><p>……</p> <p>(二)情绪情感类</p><p>1.情绪类</p><p>焦虑不安</p><p>胆小退缩</p><p>冲动鲁莽</p><p>攻击行为</p><p>……</p> <p>(二)情绪情感类</p><p>2.情感类</p><p>·爱哭,动不动就哭</p><p>·爱生气</p><p>·极度依赖他人</p><p>·敏感</p> <p>情绪情感类</p><p>案例观察4步法:</p><p>1.客观描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p><p>2.哪种行为给你的印象最深。</p><p>3.以上行为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吸引别人的注意或者要求得不到满足</p><p>4.方法和对策:</p><p>及时满足——生理需求,合理需求(抱抱,安慰)</p><p>延时满足或者不满足——不合理的需求</p> <p>(三)人际交往类</p><p>.1.自我类</p><p>·自我为中心</p><p>·对自己估计过高</p><p>.口吃</p><p>·选择性缄默</p><p>·孤独症</p><p>……</p><p>案例3:等我扫完你再哭</p><p><br></p><p>社会性交往障碍</p> <p>(三)人际交往类</p><p>2.人际类</p><p>·爱骂人</p><p>爱捉弄</p><p>爱争抢</p><p>爱攻击</p><p>爱移情</p><p>……</p><p>案例4:狼不吃羊</p> <p>幼儿行为表现的总体概括:</p><p>真实表现自己的感受;</p><p>直接说明自己的需求;</p><p>但又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身体。</p><p><br></p> <p>PART.2</p><p>游戏行为特点与原因</p><p><br></p> <p>一、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p><p>身体动作</p><p>情绪情感</p><p>人际交往</p><p>经接业质</p><p>和社会性发展相关</p> <p>二、游戏行为产生原因</p><p>(一)儿童生理性好动</p><p>,生长阶段划分</p><p>(1)口唇期(0-1岁)</p><p>3-6岁正处于剩余精力</p><p>(2)肛门期(1-3岁)</p><p>(3)生殖器期(3-6岁)</p><p>生长与发泄时期</p><p>4)潜伏期(6-11岁)</p><p>5)青春期(11-20岁)</p><p>案例5:棉花糖测试</p><p>(二)儿童天生好探索</p><p>·从家庭走向大社会</p><p>·好奇、探索、向往融入</p><p>案例6:山东抖垫子</p> <p>游戏行为特点与原因的反思</p><p>提供游戏机会,让儿童身体运动;</p><p>给予游戏自由,让儿童白主探索;</p><p>尊重儿童体验,顺应儿童天性发展;</p> <p>PART.3</p><p>游戏行为观察与分析</p> <p>-</p><p>一、游戏观察的宗旨</p><p>心中先有儿童</p><p>他会架椅子吗?</p><p>案例7:架椅子</p><p>思考:</p><p>1.教师指导方法不对?</p><p>2.幼儿不理解语言</p><p>3.幼儿不明白方位</p><p>4.幼儿不知道模仿?</p><p><br></p><p>根本原因是什么?</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幼儿行为观察评估指标</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通过高质量的活动学习到的技能包括:</span></p><p>言语表达技巧</p><p>问题解决能力</p><p>观察能力</p><p>移情能力</p><p>想象力</p><p>接受别人想法的能力</p><p>与人合作能力和符号使用能力</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AEYC,发展适宜性实践</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二、游戏观察的要求</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角色定位:观察者,指导者,共同活动者</span></p><p>管住自己的手:不随意插手帮忙</p><p>管住自己的嘴:不轻易发表意见</p><p>管住自己的脚:不轻易走到孩子身边</p><p>案例10:担心吊胆的老师</p> <p>三、游戏观察的方法</p><p>(一)结构化的观察</p><p>(二)非结构化观察</p> <p>(一)结构化的观察</p><p>1.观察场地</p><p>2.观察材料</p><p>3.观察主题</p><p>4.观察角色</p><p>5.观察进展</p><p>6.观察交往</p><p>7.观察时间持续</p><p>8.观察规则理解与遵守</p><p><br></p><p>背景信息</p><p>主要内容</p><p>发现信息</p><p>分析判断</p><p><br></p> <p>案例11.建构游戏中的结构化观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儿建构技能评价指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儿建构技能等级评量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童建构技能行为检核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童建构技能时间取样表</p><p><br></p> <p>(二)非结构化观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事件取样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样本描述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轶事记录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故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戏故事</p> <p>非结构化观察的要求</p><p>情境还原:我看到了什么</p><p>教师客观叙述自己看到的场景,通过记录再现真实连贯的行为过程,是评判幼儿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p><p>问题思考:关注到了什么</p><p>参考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对幼儿游戏进行分析,评价。</p><p>策略研究:好行为是什么</p><p>拟定的教学策略:变更环境、材料支持和活动介入指导</p><p>案例12:他在画什么?</p><p><br></p> <p>四、游戏行为的分析</p><p>·幼儿行为产生源头:</p><p>·遗传:气质类别、生理性原因</p><p>·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p><p>自我:自我认知水平</p> <p>教师的气质类型对教育工作的影响:</p><p>1.影响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角度</p><p>2.影响对幼儿行为的直接判断</p> <p>观察分析小结:</p><p>◆游戏行为是综合性的,要用整体眼光来观察◆身体动作、语言表达、生活经验、交流沟通技、人际交往等是相互关联的,不要忽视个性特点与气质类型。</p> <p>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p><p>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p><p>一个灵魂喚醒另一个灵魂。</p><p>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p><p>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p><p>它就不成其为教育。</p><p><br></p><p> ———-雅斯尔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