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时光荏苒,感谢遇见!早就耳闻东台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美,一直没机会前往。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它的身边,欣赏了大自然赠予东台的天然瑰宝,旅游佳地!</b></p><p><b> 早上6点30分,我们一行5人,迎着初升的太阳,乘私家车从盐城出发,上沿海高速,走沿海大道,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到了美丽的条子泥景区!虽然立冬已过去几天了,但气候如春!你看,蔚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醉人的暖风,胜是三月小阳春!体现盐城发展战略的“两绿两蓝”四条线宛如四条彩带将新建沿海大道装扮得独具特色!随着气候的变化,道路两旁的水杉等景观树逐渐变黄变红,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在条子泥的景观点,摆放着三、四架望远镜,我们借着它向大海眺望,只见退潮后,成片的露出海水的滩涂清晰可见。这些大自然对盐城的馈赠,江苏其它市的土地面积是不变的常数,只有盐城是变数,从东台到射阳沿海数百公里,每年大约以5万亩成陆的滩涂递增,这成了盐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能够获得“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望远镜向大海望去,可见星星点点的渔船在海中游弋,成群的海鸟在海面上飞翔!宛如一幅壮美的油画!让你陶醉其中!</b></p><p><b> 再来说说条子泥吧!条子泥位于东台市沿海东北角,因其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区域总面积约50万亩。条子泥黄海生态区涉及中国、朝鲜、韩国,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湿地(300万公顷),是全球最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条子泥湿地位于黄海生态区南侧,是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湿地,也是黄海生态区内面积最大的连续分部泥质潮间带湿地。2019年7月5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条子泥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顺利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因为,这里位于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地带,地理区系跨古北界东北亚界和东洋界中印亚界两大区划,气候适宜鸟儿栖息、停歇,有利于鸟儿的生长、繁殖,成为了鸟儿迁徙的关键驿站。据研究,勺嘴鹬、小青脚鹬、大滨鹬、大杓鹬等几种鸟类的生存非常依赖于东台滨海湿地及其邻近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这里成为黄(渤)海湿地多种濒危鸟类迁徙期最为青睐的栖息地,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b></p><p><b> 条子泥美,还美在广袤滩涂上的数千亩火红的盐蒿!盐蒿是盐碱地上生长的植物,春天发芽生长,呈绿色,秋天结籽变红。在过去饥荒年代,可是人们的充饥的食物,现代人将之作为绿色海水蔬菜品尝,春天的嫩芽可作为蔬菜食用,秋未将之黑色晶亮的籽儿榨油,是标准的绿色食品。眼前一望无际的火红的盐蒿,与蓝天白云相映交汇,其间不时有成群的鸟儿在之间翱翔,我们置身其中,仿佛踏入仙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这天下之美景!我们拿着手机,不停的拍啊照啊,真想将这美景永远留住,留驻在脑海里,印记在记忆中!</b></p><p><b> 下午,我们游览了著名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名胜区。到了景区买了门票,我们坐上园内的游览车,在这天然的大氧吧中,悠然地欣赏美景。这里百分之七十是水杉,树龄大多在四、五十年以上,树干粗且直,树冠成宝塔形,树叶已渐渐变黄,但落叶不多,据园内工作人员介绍,到来年一丶二月份,水杉叶才会落完。园中有一条数百米的空中栈道,我们人在栈道上走,仿佛在画中游。这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真是一块生态净土、一块观光旅游休闲胜地、一块人与自然融合的“绿色氧吧”!是市民旅游观光休闲、体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地方!</b></p><p><b> 回来的路上,我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古诗句,正是说的我们盐城人。改革开放后,人们从温饱到小康,口袋里钱多了,追求精神生活,观光旅游成常态,这无可非议。作为旅游爱好者的我,国内国外也跑了许多地方。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我们盐城各县(市丶区)的已开放的二十多个旅游景点,我也跑了百分之七、八十,与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相比,也毫不逊色!从自然生态规模等方面来看,甚至更有特色、更胜一筹!目前仍然是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作为盐城人,何不开展市内游,这既能体现“内循环",在自已的市内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又可进一步认识盐城,了解盐城,增强人们爱盐城爱家乡的热情与意识,可是“双赢“哦!</b></p><p><b> </b></p> <p><b>海天一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