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学校 奉献爱心教育

王文敏

<p>寻梦,满载一船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放歌。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我受河东区教育局指派,于2020年10月11日赴甘肃省宁县瓦斜乡瓦斜初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工作。</p> <p>11日清晨田庄中学的三位校长和中层干部一行五人把我校支教的两位教师送到天津滨海机场。宁县教育局王政通主任和宁县各属中学领导前往庆阳机场迎接河东区教育局派来的这次支教的9名教师。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我们就各自乘座了去支教学校的汽车回到支教学校,我被分配到宁县瓦斜乡瓦斜初中工作。</p> <p>来到学校的第一周,我主要是进到不同年级的班内听课、评课、了解学生情况及各年级数学课进度。本周听课8节、评课4节。</p> <p>教务处熊主任参加数学组的评课活动。</p> <p>由于历史老师生病,第二周我就承担了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利用七年级上课时间为学生们讲解城市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城市文化,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大学,将来能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p><p>本周为八年级代数学课两节;</p><p>为七、八、九年级上晚辅导课4节;</p><p>听校级示范课两节;</p><p>10月20日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综合复习’校级公开课一节。</p> <p>第三周继续为七年级学生补课,特别关注各班的学困生,利用回宿舍的晚自习时间为学困生补课。</p><p>本周为七、八、九年级上晚辅导6节</p><p>听校级示范课一节;</p><p><br></p> <p>10月28日做 ’垂径定理’ 校级公开课。</p><p>初三所做的’垂径定理’′公开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使用洋葱学院微课视频来引入多媒体进课堂,确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p> <p>第四周工作:为了检验两周的补习效果我组织了一次七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从中选出一等奖3名(李乐乐、杜禹镜、李兴国)二等奖4名(栗登阳、杜志杰、李帅英、王文娟)三等奖5名(赵德锋、户欣、昔兴财、侯会岳、李叶)并为获奖学生发放我自己设计的奖状。</p> <p>为了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我还自费购买了笔袋、三角板、几何画板及卡通水笔等文具作为这次竞赛的奖品,对参加竞赛的每位学生都发了一只卡通水笔作为参赛纪念。</p> <p>第四周做了两个校级讲座 ’责任与奉献’ 和 ’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把自己从教以来的教育、教学体会分享给瓦斜初中的全体教师。</p> <p>11月11日上学校领导和数学组的老师们为我开了欢送会,会议由谭校长主持。谭校长把我一个月的支教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结,对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价了支教老师给学校带来的不仅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帮扶,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城市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的正能量,为乡村教师树立了榜样。欢送会上李校长还亲自为我颁发了支教的做课和讲座证书。并向我提出殷切希望:希望我回到天津后能够架起瓦斜初中与田庄中学今后教育、教学交流的桥梁,缩小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教育的差异,为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p> <p>11日下午5点两位校长亲自开车送我到庆阳机场,临走时全校学生和部分教师前来送行,三个年级学生分成三个组块分别在教学楼前、学校大门内侧和大门外面排队欢送,学生们热惰、激昂欢呼声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学生们的纯朴和热情使我非常感动,频频向同学们挥手致谢。</p> <p>总之,一次师生交流、一节课、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也许很常见,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或许就能打开新视野,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腹地,作为劳务大县,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也成为了当地基础教育的热点。我希望通过短暂的支教工作,把我的特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分享给当地的孩子和老师们,为孩子打开与世界沟通的大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