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张家港市举行了第22届课改经验交流活动。</h3> <h3> 此次选活动主要针对中青年教师课堂展示。采取同课异构形式展开。早晨,来自张家港市云盘小学的施敏燕老师和来自张家港市江帆小学的陈雨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两位老师均能根据学段目标,依托单元教材特点,把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他们思路清晰,指导精准,教学基本功扎实,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中彰显着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h3> <h3> 课堂上施敏燕老师那清晰和蔼的启示语,让同学们着迷,吸引着同学们一步一步走进课文,感受“雾”的“淘气”。每一个新词施老师都让同学们回到生活中去理解。如在讲解“海岸”一词时,老师先让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猜想,再出示图片让同学自己去找岸在哪里。既而得之“岸”的意思是“河边上的陆地”。那就得出“海岸”就是海边的陆地,河边的陆地就叫“河岸”。学生们经历了寻找答案的过程,我想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了吧。</h3> <h3> 陈老师的课堂就是另外一个风格了,课前“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就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陈老师更注重让同学们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出感情,读出“雾”的“淘气”。读了之后,陈老师提问:“淘气的雾把什么都藏起来了?如果你是雾你还会藏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后陈老师便让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这个环节既能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h3> <h3> 配上音乐的阅读是一种享受。</h3> <h3> 一课一特色,一师一风采。“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