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余生,且行且珍惜

纤纤如梦

<h3>芳华渐老,白发如雪。</h3></br><h3>在镜前散下发髻的时候,丝丝白发在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h3></br><h3>谁说时间是无影无形的呢?</h3></br><h3>和儿子一起学单词。同样数量的单词,我所用的时间是他的将近四倍。我说,妈妈老了,记性差了。他说,每个人都要经过那个阶段的。</h3></br><h3>不知不觉,我便走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有点儿猝不及防。年轻时总以为老去是还早的事情,到现在才蓦然惊觉,年轻已是久远的过去。</h3></br><h3>那晚加班到凌晨四、五点钟,看材料看到两眼发直。在床上躺下的时候,突然间一阵心悸,有点儿透不过气的感觉,脑海里闪过两个字—— “猝死”。</h3></br><h3>人总是会有那么一瞬间,会产生一种直面死亡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我已经历过多次。记得那年在蒙渡河漂流,我和另一个同伴所乘的漂流船在河道中被乱石绊翻,船只把我倒扣在水中,那一瞬间顿感呼吸困难,陷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也陷入了无声的绝望。</h3></br><h3>此时此刻,当时的感觉重又浮现。但今日之时,或许是经历太多,只是瞬间的触动,很快便散去。我知道自己还没有疲累到如此地步。但人之生老病死,谁能说得清楚何时来临呢?</h3></br><h3>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先来。</h3></br><h3>这身体,如同我的记性,其实是一天不如一天,终究不能和活力四射的年轻时候相提并论。</h3></br><h3> <h3>和朋友聊天,仿佛过电影一般,把从孩提到现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都重新翻拣出来晾晒了一遍。曾经觉得日子真苦,吃不饱穿不暖,觉得时间过得真慢,恨不能快快长大成人,可是如今回头再想,却总觉得那时的日子,也有别样的乐趣。</h3></br><h3>那时年少,无论生活有多少不堪与苦楚,但至少还有父母挡着外面的风雨艰难。而今的自己,要独自面对一切,包括面对父母的日渐老去。</h3></br><h3>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怀旧的时候,说明他开始老了。</h3></br><h3>或许是的。为什么怀旧?大约是因为小时候的记忆力最好,小时候的事情总经久不忘,不似如今,好多事情很快就在脑海里模糊了。所以,人到中年,絮絮叨叨,大多是些陈年旧事,却又回味无穷,甘之如饴。</h3></br><h3>和数年不见的故交聚餐,见其发福的脸庞、腆起的啤酒肚,恍若已是隔世,再也没有当年一见惊艳的心动,只有对于岁月无情的默然慨叹。很多时候,混迹于80、90后中的我,总以为自己离衰老还远。但发间银丝、额上细纹,已在默默提醒:时间好不经用,转首已是半生。</h3></br><h3>记得儿子小时候曾说,“妈妈,我不想长大。因为我一长大,你就老了。”那时候被儿子这句话感动得几乎要泪流,此时想起,依然有些情不自禁。</h3></br><h3>树上新叶青了又黄,一代催着一代老。这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抗拒。</h3></br><h3> <h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变得越来越宅,越来越沉默。其实有时候自己也知道,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去做,比如出门看看风景,会会朋友,去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饮一盏茶,或者写一页字……<br></br></h3></br><h3>三毛曾经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h3></br><h3>或许,我也没有认真地年轻,这半生一直都在各种折腾,换了数个单位,换了数个角色。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其实我早已分不清得失,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面对每一次选择,我都竭尽所能,全力以赴,无论喜欢与否。</h3></br><h3>过着两点一线或者说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常常羡慕着友人的日子安排得精彩纷呈。羡慕着她们总有那么一些时间,可以卸下行走俗世的装束,在青林里、茶台前长发飘飘、白衣胜雪、听音弹曲、轻盈而舞的样子。有时候,感觉很孤独,有时候,却又喜欢孤独。来不及思量何为诗和远方,也来不及追逐,因为我还没有厘清当下的日子。但是,一直在努力。</h3></br><h3>相遇,别离,这来来往往的人生。过往是非对错皆是云烟一缕,我所拥有的,不过眼下余生。</h3></br><h3>且行,且珍惜。</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_IyIyfLylXRcfPIdz-lJ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