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牟小芬心永恒

<p>  教师要成长,要与时俱进,要转变理念,就要从“读书”开始,教师要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用阅读打开视野,积累知识,用理论指导课堂。本月我读了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读了本书让我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p> <p>  一、对转型的焦虑,对角色的疑惑。 </p><p> 1、合作学习”的意义,尽管我们知道,但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师可能不是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存在着许多的“顾虑”,怕开始“合作学习”会影响教学进度,学生不但学不会知识,而且我们的课堂秩序已经乱了,但是我们仅仅关注了上课的本身,未能直面关键的学习,这是本末倒置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上课”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权利为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必须成为上课的诉求。</p><p> 2、我们害怕一旦实施“合作学习”的学生会流于“闲谈”,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能达到的水准。即便布置了业已掌握的课题或是一个人也能够达到的课题,“合作学习”是不能活跃开展的,实施了“合作学习”却仍然醉心于闲谈的课堂,基本上是原本的教学,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教学。因此,在这种场合,问题不在于“合作学习”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在于这个教师从来就没有实施学习的教学。</p> <p>  “合作学习”既不是以往课堂里广泛普及的“集体学习”,也不是“分组学习”。</p> <p> 二、要构筑尊重与倾听的课堂。</p><p> 佐藤学通过自己20多年的课堂观摩经验总结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将近有七成)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个儿童的尊严,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的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因此,只有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学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才能使学生轻松自如的参与讨论,自由地交流和思考,这种自由的交流又有多样而丰富的串联。</p><p> 佐藤学认为在儿童中培育互相倾听关系的第一要件,就是要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心声,教师要俯下身子去仔细的观察学生,从学生微妙的表情变化中,从喃喃的低语中,从细微的动作中读取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参与程度,对学习的理解程度等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各种身心反应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沿着自己预设的路线毫无顾忌的走下去。而我的课堂对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得不够,不考虑自己问题,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也不倾听学生的话语,今后要改变。</p><p><br></p> <p>  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走向“和而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因为我们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让所有的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尽可能地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

学习

学生

合作

课堂

教学

教师

共同体

倾听

上课

佐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