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1月7日,鹤徒户外一行10人,自驾前往林州莫家墁,出行仙岩寺→小窟窿梯→壁虎梯→鲁班豁→鲁班古道→稻地沟野线。</p><p> 8:15分到达仙岩寺附近,收拾装备开始沿水泥大路穿行进入仙岩寺。</p> <p>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之美景意犹未尽,冬天便踏着厚厚的落叶,已急不可待地粉墨登场了。</p><p> 碧空如洗,秋黄遍野,向西北眺望,巍峨绵亘的林虑山巅有一“U”型巨豁,形似城门倒立,状若神工凿造,这就是"鲁班豁"!</p><p> </p> <p> 水泥路到达仙岩寺为止,前几年仙岩寺禁止驴友通行,右侧便也走出一条迂回线路,如今此寺免费开放,可随意通行!对驴友来说方便了不少。</p><p> 穿过仙岩寺,顺小路开始爬坡上山。</p> <p> 中途有一旧民房,不确定是否还有人居住……</p> <p> 秋叶殆尽,火红的柿子高挂枝头,像无数的红灯笼夺人眼目,垂馋欲滴的我们却只能仰柿叹息!能勾着的早被勾光了……</p> <p> 密密的枯草和模糊的印痕告诉我们来此线路的人近期应该很少!小窟窿梯在几年前曾声名远扬!附近大多驴友都已走过,如今网红线路层出不穷!吊足了驴友们的"胃口",小窟窿梯这种传统线路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穿越此线路,前方依然充满期待……</p> <p> 越往前坡度越大!走起来相当耗费体力,大家皆气喘吁吁,艰难前行!</p><p> 到达小窟窿梯下方叉路口!小窟窿梯是林滤山一崭和二崭连通之路,下方左右都有依崖小路可行!向左可通往→龙头梯底(雷劈梯顶)→南鹰嘴梯底→黄华寺上方,向右平移可通往鲁班古道中上部。</p> <p> 小窟窿梯,传闻是山顶新梯头村下往老林州的最近山路,由于梯顶有一小窟窿,故名为"小窟窿梯",此梯近乎垂直,约十米高,听说以前很有难度,但现在经过"大家"的努力,已成为大众线路,壁上难度部分有人工凿痕,顶部的窟窿也被"封死",还有两条旧绳辅助,方便了许多!</p> <p> 小窟窿梯上来后接着还有一段十余米高的斜壁攀爬!</p> <p> 上来后,是二崭之地,可汇入二崭小路,向左通往 龙头梯顶→南鹰嘴顶→黄华寺上方,向右通往鲁班豁。</p> <p> 我国的一些山区普遍有这种现象,有岩石缝的地方人们都用小木棍支在那里,可以这样理解:石缝处好比山之腰,较弱,为了帮助山神让山更加雄伟挺拔,人们往岩石缝里支木棍(或石头),帮助山神把山撑住,尽一点微薄之力,以此祈求平安幸福,是祈福的意思,这种木棍称之为"撑腰木",也可祈福自己和家人腰不酸、腿不疼、身体棒!也有的祈祷能借神力撑腰,带来好运……</p> <p> 途中左上是经壁虎梯上至山顶之路!壁虎梯又叫羊肠坡,就是沿一近乎垂直的崖壁"之"字形攀爬而上,此梯不难,但相当危险,恐高者甚行!</p> <p>俯瞰林州大地!</p> <p>壁虎梯攀爬!</p> <p> 壁虎梯中部左拐有绕崖小道,如继续沿梯上爬估计也能到达山顶……</p> <p> 上到山顶大路!大路是由石板岩镇南贝村附近→盘山路→东安村→新梯头→老祖庙为止!</p> <p>左拐!</p> <p> 右拐下山,此道能从山之西侧到达鲁班豁口处。</p> <p>"之字形"石板路!</p> <p> 此小道上偶遇不少游客,估计大多是去往老祖庙的乡客!</p> <p> 生于枝头,衬托花的娇艳,归于尘土,滋润万物重生!这也许是对秋叶最美的诠释!枯黄的树叶厚厚地堆积,把山间小路装扮成了一条"金黄大道",踩着松软的树叶,静听"沙沙″的声响,远望远处山峦绵延,俯看山下秀美村落,此时,更能感受秋的绝美!也更能感受户外带来的乐趣和意义!</p> <p> 前方就是鲁班豁,其实就是一个巨型垭口,此处地势险峻,山豁正中海拔1172米,豁口横宽110米,豁侧绝壁高250多米,豁前、豁后有曲折的石阶相通,豁口四侧也有紧贴山崖的绝壁小道向两侧延伸,在太行隧道没有开通之前,是山前山后村民往来的必经通道,自古以来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如今鲁班豁成了一处远近闻名的景点!</p> <p> 石板岩供销社鲁班豁服务点!</p><p> 半个世纪前,林县(现林州市)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凭借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仗着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铸造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供销合作社人的“扁担精神”。</p> <p>午餐之余,我们在一大平台上合影留念!</p> <p> 鲁班豁北壁!有攀爬点可上,较险!山顶有路向北可行,留到下次出行再来吧!</p> <p> 我们顺鲁班古道下山!今日周末,游客较多!</p> <p> 14:00行程完美结束!这可能是时间最短的一次野线穿越啦!</p> <p> 仙岩寺→小窟窿梯→壁虎梯→鲁班豁→鲁班古道野线全程约8公里,最高海拔1100米,耗时约6小时,线路不难!但比较刺激!适合大众出行!是一条精典的溜腿攀爬野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