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探访关陇古道

苍桑正道

<p class="ql-block">徒步行走在关陇古道(石铺)上</p> <p class="ql-block">路</p><p class="ql-block"> 边风</p><p class="ql-block">跳动的心儿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青春的活力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胜利的喜悦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蛟龙的路在浪花中</p><p class="ql-block">雄鹰的路在白云上</p><p class="ql-block">骏马的路在风尘里</p><p class="ql-block">人生的道路在心房</p><p class="ql-block">没有一条路天生就</p><p class="ql-block">没有一条路会坦荡</p><p class="ql-block">没有一条路会笔直</p><p class="ql-block">没有一条路无风霜</p><p class="ql-block">一2022,9,21日</p><p class="ql-block">凌晨6时51分于家</p> <p class="ql-block">关山老爷岭有一条石阶古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丝绸之路,人们都较熟悉,然关山老爷岭山谷中一段石阶道路,却鲜为人知。它就是关陇古道的一小部分。亦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存至今的青石板遗迹。</p><p class="ql-block">在甘肃、陕西两省交界处,有一座巍巍山峰——关山,它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南北走向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p><p class="ql-block">老爷岭,即唐代史籍中记载的“分水岭”,盖因有水从这里东西分流,明代又建关山寨且置“分水岭驿”。这里千峰竞奇,万壑争秀,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清泉潺潺,水声鸣咽,道路险峻,曲折盘旋,是史上有名的难越之山,古人到此,多有哀叹。是一矗立在关山之巅的峻岭山脊。</p><p class="ql-block">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在陇县——張家川的老爷岭山沟里,走出了一条沟通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这就是本文所写的关陇古道(马鹿——老爷岭——复汉坪——固关)。</p><p class="ql-block">关陇古道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马鹿镇境内。茫茫关山的幽谷峻岭之中,它全是石块铺筑,依山坡蜿蜒而上……初涉此道,给人一种幽静神秘之感!给人一种震撼!更给人一种无限遐想……</p><p class="ql-block">这条林荫古道长约十里,宽度3~4米,顺一条夹沟依坡而上。一阶一阶,依山铺筑。此乃关陇古道之遗迹。踏着石阶缓缓向上,不时可见溪水流淌,沼泽地松软陷脚,属典型的高山草甸。钻进原始森林,两边林盛草茂,喜雀和野鸟扑腾着翅膀飞跃。遇雨天更见云雾缭绕弥漫,山景绝妙!金秋时节,山果繁繁红红,挂满树梢。金黄色树叶铺洒在石阶上,给人一种金秋美,苍桑美。在此古道缓慢行走,随处可见骏马、红牛、白羊,它们尽情的啃食青草。侧耳聆听,马牛脖颈上系着的铜铃,不停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p><p class="ql-block">踩踏着层层叠叠的石板,艰难前行。越向上攀登,越显峻险,巨石林立,青苔布满。中段有百米沼泽地,步行艰难!稍不注意,脚会陷入泥泞之中……快到山顶时,左边有一山泉,清水涓涓细流,给人以一种清凉之感!</p><p class="ql-block">徒步走一回,今生永铭记。【策马扬鞭自奋蹄一一关山草原骏马图】草原是马的天地,马是草原的灵魂。关山草原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是牧马胜地……</p><p class="ql-block">据学者考证,当时秦始皇祖先在这里放马,天赐良机,这里的水草丰美。因此,在这里养的马膘肥体健,秦始皇祖先赢得了第一块封地。最后,秦始皇的祖先从这里走出去,从偏居西北一隅,横扫六国。秦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p><p class="ql-block">关山骏马的神韵,令无数游人、画家为之着迷,而关山骏马的风骨,更是激励着人们,无惧艰险奋发向前。</p><p class="ql-block">一匹匹骏马奋鬃扬蹄,在广袤的草原上奔驰,昂扬向上,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我们由衷的感叹并感赞古人的坚强毅力和筑路水平。</p><p class="ql-block">关陇古道,是古丝绸路上筑路水平高,延续时间长,保存完整的一道古道。更是现存的一道访古风景。它是商贾之路,更是军事通道上的要塞。</p><p class="ql-block">而今,在关山老爷岭顺坡而下,依然清晰此青石板铺筑的这一古道遗迹。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裸露千年。然它至今保存完整,依然如故,真让人吃惊!它留下古丝绸之路原汁原味“路”之痕迹和标本。此段石阶路,它是关陇古道的一部分,但其典型且留存己久。古道悠悠,铃儿铛铛。让人不禁回想起它的昔日辉煌和功绩。</p><p class="ql-block">关陇古道自然遗址,有待保护和开发。让其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它是张家川的文化宝藏,更是其它地方无法模仿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往事越千年,苍桑巨变!</p><p class="ql-block">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明之路,文化传播之路。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有商人和使者,更有文化传播和交流者。</p><p class="ql-block">依靠这条路,商队马驮,肩挑,长途跋涉,一驿一歇,将秦陇大地的商品不断运向西域,也将西域商品运回。</p><p class="ql-block">关陇古道可谓功不可没,秉垂千古。</p><p class="ql-block">关陇古道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干线路段,作用十分重要,亦是咽喉部位,它穿越张家川后直达陇西、河西走廊,最终抵达西域。</p><p class="ql-block">往事越千年,回忆无限。</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记着这条古道,记着远去的商贸历史吧……</p><p class="ql-block">沧桑正道写于庚子年初冬</p> <p>石阶路依山铺筑</p> <p class="ql-block">【大美关山】在甘肃、陕西,宁夏交界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岭,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首伏宁夏,尾落陕西、甘肃,自北向东南逶迤而下,它就是陇山。陇山有南北之分,北陇山即六盘山;南陇山即关山。正是这条山岭,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p><p class="ql-block">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在关山的崇山峻岭中,走出了一条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经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进入西北,沟通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千年古道一一著名的关山古道。</p> <p class="ql-block">【关山】关山,属于甘陕交界六盘山南延支脉,古称陇山、又曰陇坻、陇坂、陇首。</p><p class="ql-block">其大致南北向纵横甘肃华亭县、张家川县,陕西陇县、陈仓区境内。</p><p class="ql-block">是渭河、泾河众多支流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穿越关山的关陇古道是古丝绸之路上建筑工艺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关山是古代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文化分界线。</p><p class="ql-block">只有翻越了关山,才会到达陇右,以及更加遥远的河西走廊。</p> <p>森林深处有骏马</p> <p>初冬,森林的色彩</p> <p>古道上的石块,清晰可见!</p><p><br></p> <p class="ql-block">躺在这个石床上,</p><p class="ql-block">可以小憨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石铺路</p><p class="ql-block">阶阶向上……</p> <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的森林</p><p class="ql-block">冬天的落花</p> <p>慕者向高山古道挺进……</p> <p class="ql-block">隆冬,摄影人的步履不停……</p> <p>背负行囊,</p><p>攀登,</p><p>继续前行!</p> <p>等等同伴</p> <p>走向关山深处,</p><p>探寻古道深蕴。</p> <p>看见柳树花絮正开,</p><p>举机留下这初冬的大山景色。</p> <p>关山摄影人探访古道,</p><p>在古树下留个影。</p> <p>向老爷岭山顶继续攀登……</p> <p>爬山很累,</p><p>坐下歇一会……</p><p>观赏初冬开得花,</p><p>欣赏深谷的风景。</p><p>这是一种摄影人的雅兴!</p> <p>高山流水清清潺潺哗哗响,</p><p>跳跃荡漾奔腾不息向远方。</p> <p>关山老爷岭有一条石阶古道</p><p>古丝绸之路,人们都较熟悉,然关山老爷岭山谷中一段石阶道路,却鲜为人知。它就是关陇古道的一小部分。亦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存至今的青石板遗迹。</p><p>在甘肃、陕西两省交界处,有一座巍巍山峰——关山,它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南北走向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p><p>老爷岭,即唐代史籍中记载的“分水岭”,盖因有水从这里东西分流,明代又建关山寨且置“分水岭驿”。这里千峰竞奇,万壑争秀,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清泉潺潺,水声鸣咽,道路险峻,曲折盘旋,是史上有名的难越之山,古人到此,多有哀叹!</p><p>徒步走一回,今生永铭记。</p><p><br></p><p><br></p> <p>山溪的魅力,</p><p>时而激越,</p><p>时而舒缓。</p><p>跳跃式奔腾而下,</p><p>它将汇入大河大江。</p><p>演绎它那水涛的力量!</p> <p>输电线凌空飞渡,</p><p>探险人步伐不停!</p> <p>大树畅开怀抱,</p><p>是在欢迎慕者和探寻的來客吗?</p><p><br></p> <p>大山深处一牧农</p> <p>关山摄影人,四季步不停!</p><p>初冬结伴行,探寻古道蕴。</p> <p class="ql-block">【关山寻踪】关山,唐代诗圣杜甫曾经溜达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关山,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道巍然屏障。</p><p class="ql-block">关山深处,有一条古道穿越东西,见证岁月变迁,繁华流转。无数风云激荡的人物,从此走过......</p><p class="ql-block">杜甫的第一印象从关山开始,当他登临关山山顶,放眼望去,妩媚秀丽,浩荡大美关山,崇山峻岭,古树参天,苍翠葱郁,风景秀丽。欣然赋诗“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水落鱼龙夜,陇雁渡寒天”。</p><p class="ql-block">杜甫,才华出众。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世尊称为“诗史”。</p><p class="ql-block">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p><p class="ql-block">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了《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为躲避战乱,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那时候,他很穷,所以,他只能一个人溜达。从长安出发,来到关山,然后,翻越关山,进入今甘肃天水张家川,经清水、秦安,溜达到秦州(今甘肃天水)。然后,经盐官,过同州,穿越剑门关,又溜达去了四川。几经辗转,最后到达成都......</p><p class="ql-block">杜甫远离战乱,宁静祥和的在秦州(今甘肃天水)生活了3个多月。这是他一生中物质生活贫困而艰难的日子,却是他精神世界无比丰盈和日渐辽阔的时期。在秦州,他写下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千古绝唱,也留下了100余首吟咏天水,感怀世事的优秀诗歌......</p> <p>初冬大山的色彩</p> <p>古树参天</p> <p>古树似卧龙</p> <p>弓腰大树</p> <p>古树爬伸……</p> <p>苍桑的印痕,</p><p>岁月的见证。</p><p>看那粗糙的树纹,</p><p>观那粗壮的树身。</p> <p>树苔斑驳</p> <p>——深山大树《苔》</p><p>古老深山大树苔,</p><p>依稀万朵莲花开。</p><p>包罗万象大世界,</p><p>内藏玄机别心裁。</p> <p>苔花鲜艳</p> <p>大自然的赠惠</p> <p>树头象只梅花鹿</p> <p>大山中的红果———沙棘</p> <p>柳絮白,沙棘红,植物相映。</p> <p>关山的初冬色彩</p> <p>沼泽地段,步行艰难……</p> <p>小树倒影</p> <p>绛色色泽,彰显森林的苍桑……</p> <p><br></p><p>山林冬景</p><p>图/丁壮仁</p><p>山野寂静水凄凉,</p><p>树叶随风任飘扬。</p><p>鸟叫蝉鸣荡无存,</p><p>唯見美女牧牛羊。</p> <p>深山遍野尽白羊</p> <p>小羊羔</p> <p>一胎产下两宝宝</p> <p>哺乳</p> <p>可爱的小羊羔</p> <p>双羔卧地</p> <p>草地遍撒黑珍珠</p> <p>牦牛</p> <p>耐寒的牦牛</p> <p>牧民骑摩托车管理牧群</p><p><br></p> <p>大山里的红果</p> <p>《两棵松》</p><p>图/丁壮仁</p><p>弟兄两人依次立,</p><p>同根同祖同相依。</p><p>任凭风云多变幻,</p><p>同胞情深不分离。</p> <p>青松碧绿!</p> <p>山顶青松</p> <p>双松</p> <p>昔日荒凉沉寂的关山,</p><p>而今输电高塔林立,风电塔密布,石油输油管道穿沟钻山而过……</p><p>马牛羊遍布漫山野岭,甘肃陕西两省游人夏季如织,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陶冶,今朝关山焕发了它的生机!</p> <p>输电高塔</p><p>巍然林立</p> <p>双休日游人跃上山巅,</p><p>欣赏高山顶上的景色。</p> <p>老爷岭三字刻印在石壁上</p> <p>银塔伟身</p> <p>关山亭挺立关山之巅,</p><p>拟在叙说唐代的古远……</p> <p>关山老爷岭,新立碑亭。</p> <p>关山亭巍然挺立在关山之巅的老爷岭上</p> <p>同行摄友(关山大侠)站在关山亭前,</p><p>即兴朗诵唐代杜甫路过老爷岭而赋写的著名诗作。</p> <p>7a2f82f6-ea39-4</p> <p>深灰色的森林,</p><p>银白色的高压输电线……</p> <p>新立的关山老爷岭石碑</p> <p>高山山顶一口泉,</p><p>路人饮水品甘甜。</p> <p>同行采风探访古道的摄友,</p><p>摘片草叶汲取高山古泉水,</p><p>品尝其甘甜的滋味。</p> <p>历史的见证者</p> <p>🍂落叶铺满关陇古道</p> <p>走向深山老林,</p><p>探访古道踪迹……</p> <p>初冬落叶厚,</p><p>慕者山谷游。</p> <p class="ql-block">【工作探讨】最后的丝路古道遗迹</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公众号上看到一篇《车轮留痕,古道展现丝绸之路昔日繁华》的报道,说的是2013年在甘肃省庆阳市境内发现的一段丝绸之路古道一一石道坡遗址。报道中说,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古道北段的遗存。目前,当地正在开展保护研究工作,并申请列入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足以说明庆阳市对这一段古道的重视程度。</p><p class="ql-block"> 在看到这一报道,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在甘肃省张家川县境内也有一段丝绸之路古道一一关陇古道,被学者公认是一段秦汉唐时期,就有的古道。而且这一段关陇古道遗址,要比庆阳市石道坡遗址的年代还要早,而且是一段唯一用青石砌成的古道,保存的也比较完整、完好。</p><p class="ql-block"> 希望张家川和天水也能和庆阳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一段古道加以保护研究,并申请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据学者考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在甘肃省张家川县马鹿镇与陕西省陇县之间的关山崇山峻岭中,走出了一条西出长安、经陕西省陇县固关镇,翻越关山,进入甘肃省张家川县马鹿镇,过清水、秦安,通往天水、陇西,再到兰州,穿越河西走廊、新疆,抵达遥远的西域。成为中国古代,通往关中、中原与西域的重要交通通道,这就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一一关陇古道。</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条路不仅对沟通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也产生巨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现在,在甘肃省张家川县马鹿镇境内通往关山山顶之间有一段现存的依稀可辨的原始古道遗存。它就是关陇古道的一部分,是秦汉唐时期,古代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存至今唯一的青石板路遗迹;它是古丝绸之路干线上现存的珍稀道路遗存,也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 据学者考证,这一段原始古道具有较高的学术、保存和研究价值。是秦汉唐时期,先辈们用肩背、用肩膀扛、抬的石头、一块一块的爬山越岭補就的大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段血泪史。</p><p class="ql-block"> 应该引起张家川、天水的足够重视,对这一段仅存的原始古道路段遗存加以保护研究和利用,并申报省级与国家级丝路遗产文化保护名录项目,永记史册。</p><p class="ql-block">作者:大爱无疆(微信网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