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人生的美篇

多彩人生

<h3>在前段时间撰写《乡村人物素描》时,就有一个打算,等到合适的时候,把盛发爷的故事讲述一下,讲讲这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乡亲,今天《乡村人物素描》继续…………</h3><h3>(原创散文)</h3><h3> 平民英雄盛发爷</h3><h3>前些天回故乡看望父母,正巧碰上盛发爷的二儿子中华,闲谈时听他说盛发爷已经去世22年了,而盛发奶奶仍然十分康健,心中略感欣慰。</h3><h3>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而盛发爷在村里是去过两个国家,为国争光的平民英雄。第一个是越南,盛发爷随部队南下,抗美援越,虽然只有短短40天,但毕竟也是出国作战。1950年盛发爷的部队一声令下,从南疆调往北国,连棉衣都没来得及更换,就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据盛发爷回忆,当时部队上人多,棉衣不够分配,分摊到他手里的最后是一顶棉帽子和一双棉鞋,虽然从头到脚暖和了一些,但上身和腿上仍然是薄薄的单衣。</h3><h3>抗美援朝盛发爷是炊事班的伙头军,相对来说条件还好一些,那问起那段历史来,盛发爷就说了两个字,一个是冷,一个是饿。为了取暖,几个男爷们儿抱成一团睡,两床被子盖不严实,吃的更困难,炒面配雪团,硬是这样,咱们的志愿军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捍卫了祖国的尊严。</h3><h3>记忆中的盛发爷远没有当过兵的人那样威武。一顶自己用狗皮缝补的黑色的帽子,一件油渍斑斑的长袍,两排门牙全都掉光了,说起话来也不兜风,走路也一瘸一颠的,很是狼狈。但每当提起抗美援朝的事儿,他那深陷的眼窝里总会闪出奇异的光彩来,他常说,俺没有亲自上阵杀美国鬼子,在后方烧火做饭也同样光荣。</h3><h3>盛发爷在队里是外来户,因为父亲在郓城黄安姥姥家长大,盛发爷到70年代末才回到故乡。远亲近邻都不是太多,加上自己又养活了三儿三女六个孩子,虽说每月有十几块钱的补助金,但日子仍然是捉襟见肘,十分紧巴。生产队为了照顾他,时常安排盛发爷,干一些轻一点的体力活儿,喂牲口,看庄稼,守护林场,哪一样盛发爷都不甘落后。</h3><h3>记得有一年冬天,队里的一头枣红得了结食,盛发爷甩掉帽子,脱去棉衣,牵着枣红马围着村子转了大半夜,枣红马病情好转,而盛发爷从头到脚被汗水洗了个通透。在牛屋里烤火时,盛发爷浑身冒着水汽,嘴里含混不清的念叨,这一回咱的枣红马保住了性命,比啥都强!</h3><h3>秋天在地里看庄稼,烧玉米,烧地瓜是常有的事儿。盛发爷干过伙头军,一把铁铲,三两下就能挖个简易的土窑,将新鲜的玉米和挖来的地瓜用干柴禾烧烤,不一会功夫,就能吃到鲜美可口的烤玉米和烤地瓜。当然,此时此刻,盛发爷还不会忘记讲述一段,他在朝鲜战场上,用美国鬼子的钢盔爆玉米花儿的往事来。</h3><h3>因为当过兵,盛发爷天生有副暴脾气,家里六个孩子,差不多都让他暴打过。盛发爷的大儿子和二姑娘是我的同龄人,有一次结伴上学,因为儿子嘟囔了几句说,人家当过兵都立过功,受过奖,就你连枪都没打过!这下触摸到盛发爷的短处,火爆脾气腾的一下上来,操起身边一根棍子照着儿子身上抡了过去,不是我们劝得紧,这一顿暴打是免不了的。</h3><h3>孩子们抱怨盛发爷没本事,原因是嫌他嘴笨,腿懒,不知道找组织上提要求,要功劳,其实盛发爷在平常很知足,他常说,看到那么多的战友都长眠在异国他乡,自已没让枪子和弹片碰上,能够保住一条命,一大家子人家安安稳稳过生活,就很幸福啦,苦点儿累点儿算不了啥,不能再给组织上添麻烦了。所以他退伍几十年,虽说补助金涨了一些,但从没见他到镇里找领导要照顾,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令人敬佩了!</h3><h3>盛发爷是个热心肠的人,自己日子不宽裕,但街坊邻居有啥难事儿,愁事儿,他总会跑前忙后支应照料,邻居有两个70多岁的孤寡老人,吃水磨面,都是盛发爷帮忙,有时自己忙不了,就让家里孩子替换,直到老两口去世,盛发爷像对待自己老人一样,尽到孝心。</h3><h3>队里逢年过节杀猪宰羊时,盛发爷更是勤快,走东家串西家,帮邻居褪猪毛,扒羊皮,乡亲们看他家里孩子多,也总会送上一些杂碎或猪血,盛发爷也不客气,拿回家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有一年村里淤灌土地,我们家养了一条大黑狗,不小心掉在淤泥里死掉了,是盛发爷趟着齐腰深的淤泥,将狗捞了出来,宰杀干净后,非让我们煮肉吃,奶奶说啥也不同意,最后我们两家一人一半将狗肉分吃了。</h3><h3>盛发爷耿直,真诚,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在看护村里的林场时,有的干部想卖几棵成材的树木,补贴一下吃喝费用,盛发爷说啥不同意,他说,这是队里的财产,得用在大伙儿的公益事业上,咱们嘴巴上不吃亏,大伙就吃亏了。只到林场的林木全部处理,复垦,没有人敢动树木的心思。到最后砍伐树木,换来的一笔钱成了村里的助学公积金,每年用来奖励村里考上高中和上大学的庄户儿女,这里面应该有盛发爷的一份功劳。</h3><h3>平凡而又普通的盛发爷,他像故乡许许多多朴素而又朴实的乡亲,在平平淡淡的岁月中,默默的毫无怨言的生活,老去,化作村头边一堆黄土,但他留下的故事,却永远不会褪色,依然鲜活而亲切。</h3><h3>前几天询问盛发爷的儿子,盛发奶奶这些年有没有得到相应的照顾?儿子说,自从盛发爷去世到现在,22年没有向公家要过一分钱,我当时有点语塞。作为一名平民英雄的遗属,理应享受到国家的一些政策,但他们也许是不知道,也许是不愿意出头露面,也许是盛发爷的精神传承,不给组织上添麻烦,这是一种淳朴而崇高的情怀,也是对盛发爷的一份最好的安慰吧!</h3><h3>为故乡平凡的乡亲而作。</h3><h3>2020年11月9日七时于电视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