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8军)雪域艺术团通南巴红色之旅

青虹

<p>通南巴是一方洒满热血的土地,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通江,南江,巴中三地简称通南巴)原西藏军区红军后代,原成都军区红军后代为追寻父辈艰苦奋战的足迹,由成都18军红后雪域艺术团承办并带队。来通南巴开展返乡访亲演出活动。</p><p>由原日喀则军分区司令员谭戎生,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团长王乐生带领艺术团参加活动近60人。我们于2020,10月26日踏上征途前往通南巴红色之旅!尽管路途遥远山路险峻,全团团员一路热情高涨,在途中路上大家认真排练将演出的节目,高中原指挥不断提示,冯春妮编导激励团员们在舞台上,一定要有默契,理解节目含义,团队配合精神最重要。</p><p>我们一行队伍有夫妻档,有姐妹兄弟档,有母子母女档,有发小档。尽管我们队伍平均年龄66岁,大家共同目的愿望都是一致的。重返红色根据地追寻父辈前辈们光辉历史!弘扬沤歌红色正能量!</p> <p>开国将领谭冠三之子谭戎生</p> <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长王乐生</p> <p>团指挥高中原</p> <p>团编导冯春玲</p> <p>石头姐俩口子</p> <p>王乐生俩口子</p> <p>史红俩口子</p> <p>小兰,海鹰俩姐妹</p> <p>刘军,刘宏俩姐妹</p> <p>扶家三姐妹</p> <p>乐平和她的女儿</p> <p>发小同学</p> <p>下午我们终于来到第一站,巴中将帅碑林。巨高巨大的纪念碑下,走来了我们怀着对父辈前辈们崇敬和思念。由原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之子谭戎生致词,全体默哀致敬。团里红军后代各自向自己的父辈们献上鲜花,寄托哀思。</p> <p>红二代:</p><p>扶庆浪,扶亚蓉,扶庆渝</p><p>随团瞻仰缅怀</p> <p>红二代:</p><p>金鲁平,金乐平,金玉平,金蓉平</p><p>红三代:</p><p>金 华,陈 鋆</p><p>随团瞻仰缅怀</p> <p>红二代:</p><p>王盛胜,王乐生,王小玲三兄妹</p><p>随团瞻仰缅怀</p> <p>红二代:</p><p>冯春玲,郑渊</p><p>随团瞻仰缅怀</p> <p>由于时间紧迫,下午第一时间还要赶到返乡访亲演出现场,匆忙瞻仰马不停蹄赶往通江实验中学。到学校时全校师生早己等候我们多久,若大的操场,几千学生和老师坐好位,手里挥舞着小红旗欢迎我们。艺术团的团员们也在最短最快时间,同老师学生们一起奉献我们的精彩演出!尽管暇痴很多,但大家还是以饱满认真之情完成了演出任务。</p> <p>演出慰问团还为学校捐赠了反映西藏文化的图书。实验中学全体师生表示,将秉承红军精神,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质教育拓展!</p> <p>原日喀则军分区司令员谭戎生在实验中学欢迎大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介绍了红军后代成都雪域艺术团成立的初衷和团员情况。并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不忘初心,发扬老区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楷模。</p> <p>返乡慰问演出开始了</p><p>报幕员:翟逸丽,姜大哥</p> <p>由大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p><p>《钢一连连歌》拉开帷幕。</p><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p> <p>歌舞表演:山丹丹开花红艳艳</p><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p> <p>领舞:冯春妮</p> <p>本校老师独唱:乡愁</p> <p>歌表演;红军哥哥慢慢走</p><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p> <p>本校老师萨克斯独奏</p> <p>好气派的场景</p> <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独唱演员:于玲</p><p>小花🌸祖国万岁!</p> <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时装秀:</p><p>坐着火车去拉萨</p> <p>本校学生舞蹈表演:</p><p>映山红</p> <p>歌舞表演:祖国不会忘记</p><p>成都红后雪域艺术团</p> <p>最后一个节目:</p><p>天下乡亲</p><p><br></p> <p>英雄赞歌</p> <p>第一站演出完,下榻通江大饭店我们好好休息了。</p> <p>演出途中有许许多多花絮,耐人回味深刻,不一一描述了。</p><p>本来我们第二站是为通江县李先念红军小学演出,由于天气的原因,天天下雨中,最终不得不停止演出。</p> <p>停止演出同时,但是我们参观纪念活动不能停,大家冒着雨参观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遗址,认真听讲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后,设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于此。徐向前等446位共和国元帅和将军曾在此浴血奋战过。</p> <p>大家彼此在这拍照留念。有追寻找寻历史的,有喜欢研究军史和军迷的。父辈们英勇顽强溶血奋战史更激劢我们。</p> <p>红二代:文国林</p> <p>红二代:</p><p>刘元超</p> <p>红二代:</p><p>左二:梅萍萍</p> <p>上午我们继续追寻红军走过的毛浴古镇。毛浴古镇,是通江红军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古镇之一。现在还保留红军石刻标语,工作会议会址及苏维埃政府遗址数十处。</p> <p>下午我们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原名王坪红军烈士墓,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烈士纪念性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全国唯一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烈士陵园如此宏伟壮观是不多见的。</p> <p>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跟随解说员脚步,在雨中墓前默哀后献花蓝。</p> <p>谭司令大哥和王盛胜三哥整理花蓝</p> <p>团员们手捧白菊花敬献烈士墓</p> <p>指挥高中原写的挽文并致词。</p><p>川陕革命烈士祭</p><p>川陕革命,天光地艳。军旗猎猎,号角连连。红军战士,立足川北。星星之火,燃遍乡间。嘉陵河畔,奋勇向前。崇山峻岭,痛击敌顽。匪军围剿,浴血奋战。摧枯拉朽,红旗漫卷。前赴后继,同仇敌忾。青山忠骨,马革尸还。意志长虹,气节松柏。翠树环绕,雄鹰低伴。革命后代,肃立碑前。告慰烈士,衷心誓言。继承遗志,凯歌向前,先辈精神,万世永传。</p><p>老红军后代,18军后代,老西藏后代,中国红后雪域艺术团全体团员泣拜。</p><p> 2020、10,27</p> <p>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祭拜革命烈士</p> <p>现在可以告慰前辈们,你们开创的事业,我们任重道远,不忘初心和使命,在习主席领导下,中国会更加强大!</p><p>你们安息吧!</p> <p>第三站通江正文小学</p><p>2004年6月1日,何正文将军的亲人向中小捐资45万元,学校多方筹资50万元,历时1年,新修了12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等,共同修缮校园。何正文将军夫人是万里的胞妹万玲。万玲找万里题词。万里晚年奉行“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的“三不主义”。但在2005年,却“破例”为这所小学题写校名。</p> <p>在通江演出几个学校,基本都是爬坡上坎,我们都觉得拿自己的行装箱很恼火。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抢着帮忙拿行李箱,真是由衷感谢帮忙。</p> <p>看看这小盆友真是太可爱了。打心里难受,多苦多好的孩子。</p> <p>今天的演出相当成功和满意!</p> <p>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p><p><br></p> <p>最后一站的演出,是最辛苦和艰难的。南江关门镇九义校,用通俗话语就是当年的夹皮沟,可想而知大山里交通不便,山高险峻如此担忧。给我们的大巴车师傅严峻考验,凭借自身本领,安安全全把我们一行人送到演出地,平平安安把我们送回县城。给师傅点大大的赞!</p> <p>大车进不去,只能拖箱而行,大伙说有点像送文化下乡感觉。</p> <p>谭司令大哥字写的真好!送书给学校。</p> <p>热情可爱的孩子们!</p> <p>我们红色之旅演出任务也圆满完成!</p> <p>这次通南巴之旅,想说的还很多,确实觉得山区的环境和学习都待提高。政府应该加强对老区更进一步扶贫政策。真心为民众办实事。</p><p><br></p><p>再见通南巴!</p><p>加油通南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