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贺故城八景之一(桂花古井)

刚.刚

<p>临贺故城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至今已历经两千多的风雨沧桑,徜徉在其间,仍能感受到它当时的风华绝代。</p> <p>有诗称:“瑞云晴霁泛红光,玉印浮空映晓岚;沸水清音吟新曲,桂泉喷香夏日凉;海螺夕照炊烟起,临江晚钓隐渔郎;三乘晓钟唤学子,橘峰余雪润华章”。寥寥数语囊括了临贺的八大美景。</p> <p>桂水喷香是故城八景之一。桂花井是一口古朴的水井,始建于年代已无考,明天启(1621年)年间和清嘉庆(1796年)年间曾重修。</p> <p>这口井,为故城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奉献出清澈泉,青石穿凿而成的井圈,已被井绳磨砺出一棱一棱深深的印迹。</p> <p>如今故城的人们已经用上了自来水,桂花井就安静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更多的只见游客前来寻踪。</p> <p>井旁的桂花依旧年年月月地绽放,浸润着古井,在夜深人静的月光下,它会不会忆起曾经在井旁浣洗衣物的新妇,曾经在井边嬉戏的孩童呢?</p> <p>祠堂众多,是临贺故城的一大特色。李氏宗祠,黄氏宗祠,莫氏宗祠,刘氏宗词………二十多个姓氏宗祠如珠玉散落在临贺故城的民居间,风格各异。</p> <p>走进去,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会由然而生。四平八稳的对称建筑物,进去是天井,两旁是游廊,祠堂正厅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p> <p>大门两旁,掾柱上,游廊拱门旁,均对称刻有祠联。一个宗祠,就是一个家族对自己渊源的认可及传承,在数千年来的生息繁衍中,起到了凝聚人心,教化后代的重要作用。</p> <p>相传古时候井边栽有桂树,花开时节,常有桂花飘落井中,井水清澈香醇,因而得名。困年深日久,用整块巨石穿凿镂成的护井栏已被人们汲水时所用的绳索磨出道道沟痕,深达五寸,形如莲花,状似龙爪。岁月沧桑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p> <p>桂花井诠释了“历尽磨砺出娇容”伪哲理。井日圆形,护井栏则川整块石灰宕石穿凿而成。山于年深日久,护井栏被汲水绳索磨出道道沟痕,深10一16厘米,形如花🌸瓣见证着岁月的沧桑,铺陈着古道遥远的岁月。</p> <p>相传古时临贺一带早魔作孽,万物晒蔫,颗粒无收。</p> <p>一农夫望着禾苗全枯萎了,一脸愁容,家中的农妇怀抱着的婴儿饿得哇哇大哭,农妇也困饥饿没有奶水,伤心得直落泪,一时间,全家人哭成一团。</p> <p>南海观音巡至此地,听到了哭声,慈悲不忍,于是拔下宝瞥,朝地一插,即成一井。</p> <p>百姓担水浇地,万物复苏,衣食丰足。每当月明风清之夜,九天仙女相邀下凡,到井边洗浴嬉戏。她们每每从蟾宫采下桂花投,入井中,井水便都发出馥郁芳香。</p> <p>仙女回天宫后,她们留下的桂花因吸收了仙气,在井边长成了一棵桂花树。人们为感念观音与仙女,就将比井口叫“桂花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