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郎山》歌声中的记忆

春华秋实

<p> 作者 叶介甫</p><p>“二啊二郎山,高呀高万丈…”这首耳熟能详歌颂二郎山筑路精神的歌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便想起了我的爷爷当年军旅生涯中,参加二郎山筑路的英雄壮举。</p> <p>爷爷原名叶学贤,后改名为叶筱清。一位曾参加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国民党抗日老兵,因起义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1950年2月,因爷爷曾经学的是工兵专业,为支援第十八军进军西藏,部队选调他到工兵第十团(舟桥团前身),执行康藏公路二郎山公路段的修筑任务。</p><p><br></p><p>筑路前,爷爷随部队参加了四川邛峡、大邑县的剿匪斗争,经受了一次考验,思想上逐步走向成熟。之后,部队撤回新津进行了以诉苦为主要内容的阶级教育。在此期间,第十八兵团工兵师进行了整编。爷爷随部调入第十团编入第二营,随即开赴康藏公路施工前线。</p><p><br></p><p>作为工兵第十团主要成分的原国民党军工兵第三团,是一个渡河团,有一定的渡河经验,可筑路却是生手。爷爷说:“不过,部队士气很旺,带着一些渡河架桥器材,手工作业的铁锹、十字镐,还有20多台美式载重汽车和百余匹日本马,行起军来很是气派。这些装备在当时还真让人羡慕哩!”</p><p><br></p><p>爷爷告诉我:这年5月,我们团第一次施工,就上了二郎山,任务是修筑从二郎山山麓的两路口至二郎山山顶,全长30余公里的公路。二郎山海拔3400多米。所修公路两侧,多峭壁悬崖,为原始森林覆盖,少见阳光,晴雨无常。由于天气闷热,植物腐烂后生成的瘴气令人难受,加上轻度高山反应和蚊虫、蚂蝗叮咬,更是让人难以忍受。特别是从团牛坪到山顶的地段,环境更为恶劣。</p><p><br></p><p>恶劣环境给施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由于天气时晴时雨,部队开石爆破时,开始没有下雨,可放炮后不出10分钟,便大雨骤至,使道路泥泞,难以行走。战士们施工,既要防雨淋还要防虫咬,只得穿上雨衣,戴上雨帽、口罩和手套,腿上还要打上绑带,浑身捂得严严实实的,行动很不方便。</p><p><br></p><p>恶劣环境也给部队生活造成了许多困难。山顶,白天和夜里的气温相差很大,白天闷热,夜晚则寒气袭人。晚上干部战士睡在一个通铺上。大家都不能脱衣服,被子上面还要盖上雨衣。到了午夜之后,气温骤降,房子里的潮湿空气凝结成小水珠,从顶上直往下滴。大家只好把头缩到被子里过夜。住地的狭小和不平,加上雾气的弥漫,也常给大家造成危险。</p><p><br></p><p>生活中的最大困难是吃饭的问题,但是在大家努力下也通过了这一关。由于公路正在修复,运粮汽车不能把粮食送到施工点上。部队就用马来驮,并发动团直机关干部,不顾瘴气和高山反应,为分队送给养。部队没有菜吃,炊事人员和战士就在山上采集野菜来解决。高山气压低,炊事员又没有在这种条件下做饭的设备和经验,部队刚上山时经常吃夹生饭。团后勤部门便发动群众想办法。经过试验,找出了把水烧到气泡翻滚很高时再下米,就能把饭煮熟的方法。部队不再吃夹生饭了。</p><p><br></p><p>尽管环境恶劣,病号增多,但干部战士的施工情绪却十分高涨。在上工时间,住地看不到病号,医生要看病,只能到工地去找病人。住地的两个哨兵,还是干部强行留下的病情较重的病号。施工工具缺乏,爷爷他们就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用竹子编运土筐,用山藤打抬石头绳,积极解决工具器材不够用的困难。很多战士为抢时间,就干脆用手扒石渣,用棉衣背石渣铺路。对于施工中的难题,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有一段待修路,一边是高耸的悬崖峭壁,另一边是湍急的河流,不论是用石头从河中往上砌垫路面,还是在陡壁上劈石开路,其施工时间和现有工具以及现场条件都不可能完成。于是,团里发动干部战士开“诸葛亮”会。最后采纳了架半边桥的办法。部队立即行动,在悬崖边开出一条车道,在靠河的一边架桥作另一条车道,从而迅速修好了这条路。汽车驶过时,一边轮子在开出的路基上,一边轮子在桥上,可说是行驶在一种现代化的栈道上了,战士们将这段路取名为半边桥。</p><p><br></p><p>二郎山环境险恶,部队由于营养不足,体力消耗又大,病号越来越多。团里的几位领导都很着急,认为此地不可久留,于是指示一、二营加快施工,缩短工期,然后集中兵力支援三营突击抢修。这一来便提前完成了在二郎山30多公里的筑路任务,很快转移了施工场地。</p><p><br></p><p>撤出二郎山后,工兵第十团便由泸定桥通过大渡河,驻到了康定,负责修筑大渡河西岸经康定至折多山的一段公路,以后还参加了建谊塔公寺和架设忠烈桥的任务。</p><p><br></p><p>还值得一提的是,爷爷他们要越过折多山,进入塔公寺工区修筑公路。翻越折多山,对工兵十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十团的成员多是山西、陕西、河南等内地人,对高原地带的气候毫无了解。可部队一出康定西,就要逐步跨向海拔4600米高的折多山。当地群众说,爬折多山不能停步,不能休息,一坐下来就起不来了,有生命危险;上山口干舌燥,要准备冰糖甘草含在嘴里,防止干燥疲劳。</p><p><br></p><p>爬越折多山,大家的腿越来越发软,迈不开步,好像腿上捆了几十斤重的沙袋,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气力,头也晕得厉害,有时还想呕吐。到了离山顶只有几百米的最艰苦地段时,大家口含着冰糖甘草。有一位战士由于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而牺牲在山上。</p><p><br></p><p>6月25日,工兵十团进入塔公寺工区,担任瓦泽至拔桑的公路修筑任务。进入该地区后,部队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说明要尊重藏族同胞的习惯。在修路中,和藏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p><p><br></p><p>7月中旬,爷爷所在的工兵十团进至拔桑到垭口的修路工地。在垭口一带,修路遇到一片沼泽地,淤泥深达几米。气候干旱时,路基较坚硬,汽车可以通行,但一下雨,路面就像弹性橡皮一样,战士们称它为橡皮路。汽车在上面行驶,少量的还可以,经多次碾压则成了泥沼,车就无法再通过了。</p><p><br></p><p>开始,部队对这种土地的性质认识不足,采取先把浮泥挖掉几十厘米,然后从几里地外运来石块填平的方法修路。岂知,修好的路经过多次通车,填平的石头不见了,泥浆泛了上来,公路又成了橡皮路。对此干部战士心急如火。这时,部队一方面派人向当地群众购买一些酥油,动员战士们吃下,以充实营养,保持体力;一方面组织有干部、战士、参谋人员参加的施工研究指导小组。经研究,采取了在路基上填碎石,路基两侧各挖一条排水沟的方法,但实践中挖沟、采石、运填工作费时费力,速度不快,大家还是感到不理想。后来又按群众提议,先在公路两侧打桩,放上枕木,再铺设圆木,然后再铺上沙子。圆木也是在松林口伐木时,利用回空车带到工地的。这一创造解决了橡皮路行车难的问题。后来,为了解决因圆木间隙漏沙而使汽车颠簸的问题,部队又在圆木上加了车辙道,建成平地上的旱桥,使汽车得以平稳行驶。</p><p><br></p><p>8月,工兵十团进入郭卡至炉霍工区开展施工。这个公路段要经过道孚渡口,但这个渡口唯一的一条渡船,被水冲下去撞坏了,一时很难修好。西进大军已行至途中,前运物资正源源不断而来。道孚渡口成了前进中的障碍。部队首长决定建一座桥,来保证筑路工程的完成。部队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以l5天的时间提前完成了架桥任务,于9月10日正式竣工通车。因在架桥中牺牲了两位同志,部队领导就给这座桥命名为忠烈桥,以示纪念。忠烈桥建成后,对保障大军西进和昌都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p><p><br></p><p>1950年11月,工兵十团奉命返回四川新津整训。这个从国民党工兵部队起义的新生部队,圆满地完成了修筑康藏公路的任务,受到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表彰。</p><p>【此文摘自《我的爷爷:一名抗日远征军老兵的传奇故事》一文,作者叶介甫。</p><p>2015年05月15日08:48&nbsp;&nbsp;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