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飘落下的武康路

小小毛

<p>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故原名为福开森路。武康路长1183米,宽12—16米,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p> <p>武康路之所以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是因为这条颇具深厚文化底蕴且充满小资情调的小街有着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入选又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p><br></p> <p>走在武康路上,你会发现每走几步就会看到有的建筑就悬挂着一块“历史建筑”的牌子,这条街拥有的历史建筑的数量应该是上海之最。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无数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曾经都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如果这条路上不曾出现过他们,那么如今的武康路也不会那么丰富、厚重、精彩。</p> <p>这条路曾经还是法租界,道路两旁种植着遮天的梧桐,靠着充满法国风情的建筑,尤其一到秋天,当落叶铺满马路,又给这条路增添了几分雅致。</p> <p>80多年前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这样赞美武康路:“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我想这大概也是这条路吸引了众多名人学者在此居住的原因吧。</p> <p>我们现在就从北到南逛一下吧。</p> <p>武康路1号,建于1918年。西班牙风格建筑,面粉大王孙多森、孙多霖兄弟住宅。</p> <p>武康路2号,建于1922年,丝绸大王莫觞清买下并在此居住。</p> <p>武康路4号,花园住宅,建于1945年,现代风格住宅。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12号,住宅,建于1945年,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第一代主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40弄4号,建于1923年,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别墅。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颜福庆1943年—1950年在此居住。1956年起由上海市委行政处租用,现为徐房集团管理。2009年11月17日,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p> <p>武康路63号与65号构成毗连式花园住宅,建于1928年。爱国人士、《华美晚报》总经理朱作同20世纪三十年代曾在此居住。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67号,建于民国时期,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原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陈立夫在此居住。现为民居。2015年12月31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75号,建于1915年,近代欧陆风格花园住宅。建国后曾作为市委机关招待所和职工宿舍。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98号,住宅,建于1925年,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建国后曾作为市委招待所,1952年改建为机构家属宿舍。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99号,建于1928年,为英商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属英国乡村建筑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汉年、魏文伯、王震都在此居住过。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刘靖基返沪后,全家入住,这里就成为其旧居。</p> <p>武康路100弄1—4号,建于1918年,欧陆风格花园住宅。20世纪初,为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高级职员公寓。建国后由上海市委机关安排给华东局高干居住。现为上海隐居繁华武康路公寓。两栋英式乡村风格别墅,20间无一重复客房,由设计过世博会中国馆的室内设计师孙云亲自操刀,客房全部用上海话命名,沪上风情十足。</p> <p>武康路103号,花园住宅,建于1932年,近代欧陆风格花园住宅。原为民国中央银行高级职员的寓所。建国后为政府银行系统职员住所。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105号,住宅,建于1945年,现代派风格住宅,1950年以后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使用。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107号,陈果夫旧居。</p> <p>武康路109号,顾祝同旧居。</p> <p>阳光照耀下梧桐斑驳的树影竟然成了人们拍照留念的背景墙。</p> <p>武康路111号</p> <p>武康路113号,建于1923年。1950年代初曾作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1955年文坛巨匠巴金携家人从霞飞坊(今淮海坊)59号迁入,1999年9月28日,该建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巴金故居纪念馆。</p> <p>武康路115号,由法商赉安洋行设计,属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公寓住宅。建于193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蜜丹公寓的原业主为民国时期的孔祥熙家族,是该家族在上海租界内众多房产中的一处。曾一度作为办公使用。后一直作为民宅。1960年,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王文娟夫妇曾在此居住。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三级保护)。</p> <p>在武康路115号底楼(湖南路交叉口)开了一家网红冰激淋甜品店彩虹昔,门庭若市,顾客盈门。</p> <p>武康路117弄1号,建于1943年—1944年,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该住宅原为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的私宅。解放后一直作为上海市领导的住宅,陈丕显等人曾在此居住。1999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二类保护)。</p> <p>武康路117弄2号,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西班牙式花园住宅。该住宅原为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谋部参谋次长、陆军中将李兰及的旧居。解放后,原上海市委书记魏文伯等人曾在此居住。1999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二类保护)。</p> <p>武康路129号,原德利那齐宅,独立式花园住宅。乌达克1929年设计,砖木结构,西班牙风格。</p> <p>武康路196号</p> <p>武康路204号</p> <p>All natural Ice eream</p> <p>武康路210号,建于1923年,西班牙式花园住宅。该建筑原名为K.S.Cheng住宅。知名作家陈丹燕曾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描述这个充满爱情的阳台:“不知哪个朋友曾经点着它说,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从此大家都叫它罗密欧阳台”。</p> <p>武康路216弄2号,建于1924年,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建国后曾为湖南街道派出所使用。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Dan Studios</p> <p>武康路230—232号,国富门公寓。</p> <p>武康路240号、242号、246号,开普敦公寓,建于1940年,英国公和洋行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公寓住宅。曾为汪伪复兴银行行址,也居住着许多中高层银行职员。抗战胜利后收归国有。现为民居。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p> <p>武康路270号、272号,建于1902年,欧陆风格建筑。现为民居。29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274号,建于1930年代晚期—1940年代初期,现代派建筑,局部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抗日名将郑洞国1950年—1952年曾在此居住。现为民居。2015年12月31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278号,上海世界小学思贤楼,于1936年由李石曾、蔡元培、张静江等人创办。</p> <p>武康路286号。</p> <p>武康路370号,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撒向人间都是爱——宋庆龄的故事》的几个镜头就拍摄于此。这是白杨一生中拍摄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扮演宋庆龄)。</p> <p>武康路372号</p> <p>武康路376—378号,武康庭,一个集餐饮、时尚、设计于一体,素有“上海小巴黎”之称,也是武康路上人气最聚集地。那里爬山虎爬满红砖墙,遮阳伞下到处都是闲聊的人,法国小资气息充满了整个巷子,吸引了不少来来往往人群的眼球,但是大排长龙也让人望而却步。</p> <p>Pizzas Grillades Vins</p> <p>Coffee Tree</p> <p>外国朋友竟然利用周末的早晨在武康庭的空地上瑜伽课了。</p> <p>aCoat Cave</p> <p>% Arabica</p> <p>狮语画廊</p> <p>CHLOE CHEN</p> <p>Rose Gallica</p> <p>武康路390号,建于1932年,地中海式花园住宅。该建筑初系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尼隆纳之官邸所。1999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p> <p>武康路391弄1号,建于1916年。抗战时期,著名歌星影星曾经住在临街的一号楼第三层。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392号,建于1912年,独立式花园住宅。该建筑又名“武康内阁”。据居民介绍,其原为民国初期某大军阀构建。曾一度租借给银行职员居住,建国后曾作为上海市公安局的机关宿舍。现为民居。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p> <p>武康路394、396、398号,1941年建造,近代欧陆风格联立式住宅。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395号,建于1926年,是一幢巴洛克风格大型花园住宅。该建筑曾为叶恭绰府邸、国立北平研究所旧址、世界社旧址,1977年起由上影演员剧团使用。2015年12月31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400弄1—5号,400弄名“琼庐”,建于1941年,近代欧陆风格联立式住宅。现为民居。2017年4月27日,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p> <p>武康路455号</p> <p>武康路439号,老麦咖啡馆The Cottage Bar武康店。</p> <p>武康路上最典型的建筑非武康大楼莫属,武康大楼坐落于天平路、余庆路、兴国路、武康路、淮海中路交界处。武康大楼又叫诺曼底公寓,建于1924年,是著名建筑师乌达克的作品,也是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公寓大楼。解放后,一些文艺界人士:赵丹、秦怡、孙道临、王文娟等曾在此居住。</p> <p>来到武康大楼前,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拍照留念。</p> <p>CORNER CONE GELATO武康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