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名师风采 嗅语坛暗香——教育新视野第十一届语文名师教学活动观摩有感

大抓基层年 皂小在行动

<p>  如果说秋天是风景如画的诗篇,那么婺源的秋天一定是其中最美、最生动的篇章。11月7日—8日,我有幸来到这最美乡村,观摩了七位名师的最新课例,并聆听了他们带来的七场讲座。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也让这婺源之秋更加绚丽多彩。</p> <p>  全国小学写作教学名师吴勇老师带来的是习作课例《我想对您说》。吴老师用自己写给爸爸的话作为例文,让孩子们明白:说看法,得礼貌协商;列表现,要有序有据;提建议,须针对可行。在妙语连珠的吴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妙笔生花,整个课堂妙不可言。</p> <p>  在《写作的秘密》讲座中,吴勇老师从观察的秘密、例文的秘密、叙述的秘密、具体的秘密四个方面为我们揭开了写作教学的神秘面纱。</p> <p>  《古诗三首》一课,温文尔雅的朱红甫老师带领孩子们揣摩词句,感知特点;研读诗句,体会感情;配乐朗读,再现情境。原来古诗词的教学并不需要逐字逐句解释诗意,划分节奏。</p> <p>  朱老师的讲座《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应然路径》旁征博引,从触读、初读、品读、导读、延读、醉读六个方面带领我们在古诗词的海洋里遨游。他的现场示范更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古诗词吟诵与诵读的不同与美妙。</p> <p>  幽默风趣的朱煜老师带来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从开始的词语认读、读句子,到句式练习、师生配合读对话,再到分步归纳、情境演绎,未提复述,却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复述)不留痕迹地贯彻始终。整节课台下老师笑声不断,台上学生收获满满。</p> <p>  在讲座中,朱煜老师就《单元整合教学与统编教材实施》作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必须着眼课标,关注学生学习规律;基于教材,梳理语文知识能力;突出重点,系统把握年级要求;依据目标,多样组合单元内容;精心拓展,辅助教材高于教材。</p> <p>  全国小语“十大青年教师”陈林静向大家介绍了她们学校推进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效果,并带领婺源紫阳小学的孩子们在“奇”书中探秘,让孩子们对《山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课外阅读更加神往。</p> <p>  11月8日上午,因孙双金老师身体抱恙,我们未能一睹孙老师的风采。但也因此有机会感受了美丽动人的史春妍老师的独特魅力。史老师的《夜宿山寺》一课通过象形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生字的书写教学则用了充满童趣的口诀进行指导,规范的书写示范让台下的老师惊叹不已。比起朱红甫老师的大家风范,史老师更接地气。</p> <p>  来自上海闵行区的景洪春老师带来的是《王戎不取道旁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景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她灵动多样的评价性语言。在她的课堂中,孩子们都是发明家、秀才、戏精……</p> <p>  语文课不能上成“如临其境”,一定要上成“身历其境”。因为如临其境,学生是欣赏者;而身历其境,学生在情境中,同学之间是“学友”,同学之间的学习就是推波助澜。这是于漪老师为景洪春老师的《语文课上的风景》一书写的序,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p> <p>  为我们送来最后一顿大餐的是来自浙江杭州的特级教师——张中良老师。张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形声字猜字法、图片猜字法、结合语境猜字法等方法学习生字词,借助小视频和图片帮助理解“断断续续”等词语。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们不光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更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更多的识记和理解字词的方法,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p> <p>  七位名师,七个课例,七场讲座,名师们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都让我们深深震撼。两天的学习,收获满满,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我们的课堂因我们而灵动,让我们的学生因遇见我们而幸运!</p>

老师

名师

教学

古诗词

孩子

讲座

单元

字词

课例

猜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