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小研修】“学为中心”绽精彩 “教学相长”助提升——珞狮路小学高语组教研活动纪实

但愿如此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学期,高语组围绕学校“互联网+问美课堂生态重构”这一主题,制定了教研计划,聚焦“学为中心”,开展主题教研,积极进行问美课堂的实践探究,让“引问激趣-设问自探-展问交流-追问归纳-反问检测”的问美课堂模式落地,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语文课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11月5日下午,珞狮路小学高语组基于“学为中心”的教研主题开展了校级专题课例研讨活动,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交流的刘一沙老师精彩呈现:走近“鲁迅先生”,回忆往事之《少年闰土》。刘寒林校长、成娟副校长及全体中、高语组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评议课,活动由高语组教研组长陈昌梅老师主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课堂伊始,刘老师用深情的语言与学生对话的形式,借助单元导读材料,带领同学们初识鲁迅,引入新课。初读课文,考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在遇到学生对生字的读音不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时,刘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了纠正,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图文结合,扫清字词障碍。梳理文章脉络时,紧扣课后习题,指导同学们整体感知文本,归纳主要内容,抓住“回忆”、“相识”、“相处”、“离别”四个关键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少年闰土”人物形象时,聚焦“月下看瓜刺猹”,充分利用教学插图,以读促悟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凸显出闰土的形象。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纵观整个教学课程,教材解读深,学案设计精,教学过程清,学法指导活,学习效果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听课是一场师生、生生互动展示的视听享受;评课、议课则是团队的反思与提升。评议课环节,刘老师就自己教学设计及课堂表现作了说课及感悟、反思。随后,老师们围绕“学为中心”的主题教研,从各个侧重点,谈了听课感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对刘老师这节课都给予了肯定,一致认为亮点有三:其一是细,教学设计细致,教学过程细致,教学内容细致,特别是在字词教学板块细致,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中心,力求“学”得精细。其二是稳,教态稳重,语言抑扬顿挫,读的指导方面细致到位,课堂书声朗朗,整个教学过程从容,循序渐进,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十分扎实。其三是实,注重了识字与图片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然后由字迁移延伸到词,短语,句子,整个认读和理解的过程,稳扎稳打,让“学”落在实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不完美才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存在。在此节课中,老师们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其一,要借助动词,感受人物形象。品读“月下看瓜刺猹的闰土”时,不仅要借助表示色彩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夜晚海边瓜地的静谧,还要借助“捏、刺”等凝练的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感受闰土的机智勇敢。其二,借助文本,习得方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鲁迅,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走近鲁迅,那我们就要站在鲁迅的视角去看鲁迅,来了解鲁迅。就本课而言,在鲁迅的眼里,闰土是个怎样的人呢?通过品读“闰土月下刺猹”中,可以深刻感受得到。我们在教学中应把人物的特点与场景描写结合起来,借助场景来衬托人物形象的美好,这种方法也要渗透到习作指导之中,教学中要做到学写结合。其三,教学内容,要学会取舍。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达成,要有所取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学校长成娟的议课,则从如何把握小说的特点及文章的“回忆”特质,从情节入手,聚焦人物,抓作者印象深刻的场景,感受人物形象,给予了方法指导与建议。最后刘寒林校长先对刘一沙老师的勇于挑战、潜于钻研予以高度赞赏,后对教研组活动给予指导,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课程中发展每一个素养,“学为中心”,让研落在实处,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提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研讨,我们进一步明晰了“问美课堂-学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学为中心,课前预学、问题导学、个人自学、小组互学、交流互动、评价促学、读写结合、课后拓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课例的研磨既是青年教师专业历练、广泛给予发展的平台,又是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的成果,更是珞小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扎实提升学生素养的缩影。在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们坚信,珞小的课堂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结出丰硕的果实!</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撰稿:但汉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摄影:冯琴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审核:珞狮路小学课程中心</p><p><br></p>

教学

闰土

学为

教研

课堂

学生

鲁迅

中心

刘老师

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