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鬃鹅,中国名鹅

清风明月

<p>文/图:张运深</p> <p>  庚子穷秋九月二十,我在红丰镇阮屋村翔顺黄鬃鹅原种场,见到了久违的黄鬃鹅。</p> <p>  刚靠近鹅圈,黄鬃鹅即高高昂起它的头,“嘎嘎嘎”地叫了起来,有的扑腾着翅膀,有的直接冲过来意图攻击,有的则悠闲地自我整理羽毛。</p> <p>  黄鬃鹅,广东阳江特产,又称阳江鹅。黄鬃鹅在阳江已有500多年饲养历史,因其头顶至颈背部生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而得名。</p> <p>  黄鬃鹅是广东四大优良鹅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同时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9年列入广东省禽畜资源保护名录,2014年入选广东名牌系列农产品50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p> <p>  20世纪60到70年代,黄鬃鹅每年出口港澳地区多达30万只。由于片面追求长速快的眼前经济效益,农村养殖其他鹅种而忽视了对黄鬃鹅的养殖和保护,致使黄鬃鹅渐渐消失乃至几乎绝迹。市面上、农村里很少见其踪影。&nbsp;&nbsp;&nbsp;&nbsp;&nbsp;</p> <p>  1997年,阳江市成立黄鬃鹅保种领导小组,用隔代提纯的方法繁育出560只纯种黄鬃鹅,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发展养殖黄鬃鹅,黄鬃鹅规模才得以发展壮大起来,重回人们的餐桌。</p> <p>  黄鬃鹅个小、骨细、皮薄、肉厚、肉质细嫩、味美。黄鬃鹅肉是理想高蛋白、低胆固醇、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全面而丰富的食品。烹饪方法有有蒸煮、闷炒、红烧、白切、泥焗等。</p> <p>‘↟诱人食欲的泥焗鹅,色、香、味俱全。</p> <p>  黄鬃鹅体态雍容,有一股傲气。正如丰子恺在《白鹅》里描写的那样,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nbsp;据传,晋王羲之&nbsp;特爱鹅,曾经当场书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一群白鹅的佳话。</p> <p>  因作《咏黄鬃鹅》诗曰:雍容雅态拨清波,羽带黄鬃曲项歌。古有羲之传逸事,曾书经帖换天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