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的记忆—粮票

约翰焦恩(收集旅游门票)

<p>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粮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票证。这是我出差学习游玩,保存快三十年的粮票。</p> <p>  如果需要买米面油,必须拿粮夲,后来,必须出示粮票才行,甚至有人后来把粮票形容吃饭的护照。</p><p> 出差、学习、上学、游玩到外地必须提前换成全国粮票,我到北京天津长春去出差,拿河南粮票去餐厅买饼馍狗不理包子(一笼七元外加粮票)不行,必须拿全国粮票或北京天津长春夲地粮票。回到家,花不完找回的北津长粮票,下一次出差再用。</p> <p>  安阳面票大概是1978开始实用,我 上小学四年级,拿面票去白塔寺换面票,出示面票叫营业员称面条,人都在看我,我还以为脸上有黑,也没黑。因为刚有面票还没流行?90%的人都提面布袋里有面,以物换物。 </p><p> 1993年全国放开粮食价格,往日换大米,改为买大米。</p> <p class="ql-block"> 奚阳,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票证门券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中华钢笔圆珠笔研究会会员,被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法制日报等电台报刊书报道。在高考辅导班、安阳市仓巷街大仓门撷趣堂,甲骨文明吾爱吾茶等主讲小门票、大学问文化大讲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