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 凝聚智慧 ———济宁一中化学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链霉素

<p>十一月,如期而至,金秋的时光荡漾着思潮的涌动,浓浓的教研,随风而来,平凡的日子波动着奋进的决心。为从整体上提高化学组教学质量,化学组全体教师在11月6日(周五)在5101会议室展开主题为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践行三年一体化教学,研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以下是集备内容主题:</p><p><br></p><p><br></p> <p>首先化学组宋新文主任介绍本次集体备课,此次全组大集备和每周的小组内的集备活动有所不同,大集备彻学校提出的“三年教学一体化”的具体实施,着眼于是我们学科整体协同发展,着力解决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组内集备则是研究一周内的教学计划与实施,侧重研究具体实际教学问题,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此外也是必须完成的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集备活动的一项任务。</p> <p>代国帅老师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对2019版高中化学新教材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使用建议。首先介绍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新高考及新教材相关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从纵向介绍了人教版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修订,从横向对比了新人教版和新鲁科版教材的差异。</p> <p>高一化学组组长蒋西岭老师总结了2021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提出侧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对于化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例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概括了化学学习和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运用观察、实验、分类表征等方法获得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和基本规律等信息,从宏观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对物质结构、性质与变化做探析,获得更为本质的认识;同时提出了实验探究、实证研究、模型方法等研究方法的了解和训练要求。</p> <p>高三化学组组长王雪燕老师对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进行总结</p><p>1、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p><p>2、二、回归教材、夯实基础</p><p>3、三、重视实验</p><p>4、四、重视选修</p><p>5、五、精选习题、定时训练</p><p>6、六、重视细节、强化规范</p><p>7、七、加强集体备课</p><p>8、八、关注学生、交流总结</p> <p>闫琼琼老师华东师大毕业,省市优质课一等奖,市教学能手,在业务上取得的荣誉可以说大满贯,闫琼琼老师长期从事化学教学研究,对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法提出三点想法:</p><p>一、做成功的学习者</p><p>&nbsp;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是做好一个优秀教师最基本的条件。</p><p>&nbsp;向同行学习,向不用学科的老师学习</p><p>听课应该是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听师傅的课,听同组老师的课。</p><p>二、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p><p>1.认真做事,就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就能把事情做好。要做就做最好。严谨细致,是对一切事情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p><p>2.具体的教学工作包括课前的备教材,备学生。上课时的教态、语言、板书、笔记、讨论容量、教法、媒体等,以及课后的反思和作业布置与检查等等方面。</p><p>3.编写练习题和考试题。</p><p>三在反思中不断成长</p><p>1、记录成功之处。记录教学中优点或者一个得意的片段,比如一个趣味的导入</p><p>2.记录不足之处。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即使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可是可以试一次不成功的教学过程。</p><p>3.记录即时的教学机制和学生的教学思维。</p><p>4.记录改进意见。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以及原因,找到改进或弥补的策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评价手段。</p><p><br></p> <p>最后宋新文主任谈了学科发展和规划,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关乎我们化学组持续健康发展的未来发展的关键,学校早在2014年,提出加强学科建设,高中怎么抓学科建设,具体内涵是什么?当然随着后续的思考讨论我个人理解是应该是两方面师资和课程我们从大学回望,一提哪个高校的什么专业比较厉害,其实就是他的学科实力强,因为什么呢,可定有大师级任务、科研成果、丰富的课程等等,作为我们就是认认真真落实好国家课程,一是关于实验室管理问题。现状:规划与未来二是关于竞赛问题现状规划与未来三是关于优课、优质课评选问题(青年教师成长)四是校本教材的问题;</p><p>俗话说:“一个人可能走的很快,但是一帮人肯定会走的更远。”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坚守教育初心,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使,化学组的明天一定会更好!</p> <p>撰稿 申彦茹</p><p>审稿 宋新文</p><p><br></p>

化学

教学

高考

集备

学科

备课

老师

教材

探析

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