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游学作文

不易居

<p>🦁️🐫用时55分钟,计810 字</p> <p>🦁️🐫不知不觉,秋姑娘就来到我们身边。她为南京渲染上一层五颜六色的面纱。南京有很多地方一到秋天就美如仙境,比如玄武湖、颐和路和雨花台等。而我觉得其中最美的要数石象路。今天,我们有幸跟随何老师的步伐,来到明孝陵石象路游学。让我们一起打卡这个南京秋季的网红圣地。</p> <p>🦁️🐫一来到石象路,我们就看到那里人山人海。看来,大家都来这南京秋天最美的六百米拍照留念。我们一边游学,一边走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石象路上。路的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6种各两对,共12对24件大型石雕像。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它们在那里静静地呆了几百年,好像卫兵们一样默默守护明孝陵。看到我们的到来,它们仿佛在和我们述说着岁月的沧桑。狮子是百兽之王,代表威严;獬豸是神兽,代表是非分明;骆驼是沙漠之舟,代表疆域辽阔;象是庞然大物,象征江山稳固庞大;而麒麟代表仁义之君;马是忠于职守的化身。这里,象最大,所以这条路叫石象路。</p> <p>🦁️🐫石雕像周边种着各式各样的树,树叶的颜色五彩斑斓,十分绚丽。我看到有红似火的枫叶、黄似金的梧桐、翠如玉的樟叶等。它们呈现出一种混搭又和谐的色调,组成一幅属于六朝古都最美秋的画卷。这样的画卷,在这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从历史中向我们游学的孩子慢慢展开,为我们讲述这沉寂百年的大明典故。</p> <p>🦁️🐫看!那纷飞的落叶,好似蝴蝶一样,在空中盘旋飞舞,又似芭蕾舞家一样,优雅下落。它们仿佛不甘心这么离开树妈妈的怀抱,缓缓下降,尽量延长在空中的时间。</p> <p>🦁️🐫瞧!那一座座高大的石雕像,好似当年的文武百官一样,在这里安静陪伴大明的历代君王,为他们尽忠职守。</p> <p>🦁️🐫望!那石象路边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树木,好似一位位骁勇善战的将士,在守卫这大明的陵寝,不容别人来打扰这里的清净。</p> <p>🦁️🐫“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在石象路上游学是一种享受,我不由得慢慢放下焦躁的心情和匆匆的脚步,感受这大自然的魅力和迷人的美景。希望有机会,你们也能亲自来石象路,看看这深秋最美的风景。</p> <p>🦁️🐫用时45分钟,计1111字</p> <p>🦁️🐫明孝陵是古都南京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为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是我国首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提起明孝陵,我们总是不得不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让我给大家慢慢将来。朱元璋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他的四大功绩: 1.统一中国,并恢复汉民族政权。2.改进政治制度。3.轻税薄赋、休养生息。4.整治贪官污吏。他的污点主要有两大点:滥杀和殉葬。他的滥杀体现在明初四大案里:胡惟庸案(1380),株连功臣,罢相;空印案(1382),小题大做;郭桓案(1385),杀贪官;蓝玉案(1393),铲除将权对君权的威胁。他的另一个缺点—殉葬,就是指等他死后,要让很多无辜的人陪他一起去死,里面包括有他的妃子、士兵、还有其他一些伺候他的人。我觉得这种制度极其恶劣,因为它剥夺了很多人的性命。通过这些方面,我觉得朱元璋是一个双面人,有智慧勇敢的一面,也有极其残暴好杀戮的一面。</p> <p>🦁️🐫后面,我们又来到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里的碑文是朱棣亲撰于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2746个字,详述太祖一生功德。我们看到驮碑龟趺高2.08米,碑高8.78米,是南京最大的碑刻。</p> <p>🦁️🐫然后,我们一路沿着神道来到石象路。神道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等6种各两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狮子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本土的动物,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狮子吗?原来,这就是体现当时大明的国威,其他国家都来供奉礼物—狮子给大明。这点可以说明当时的大明很强大,说出去都是脸面有光的事情。这时候恰巧是深秋,石象路到了最美的时候。秋天是一位技术高超的画师,他用明孝陵作为调色盘,为我们绘画出石象路这种美若仙境的地方。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碧绿的香樟,仿佛都在努力为这幅秋日画卷增光添彩。</p> <p>🦁️🐫我们接着来到翁仲路。这里有文官和武将各两组,共八人。武将穿着铠甲,手里拿着金盾。而文官头戴朝冠,手持笏板。经过何老师介绍,我们知道原来世上真的有翁仲这个人。他姓阮,是秦国人,身高2米99.。乾隆年间,有人因为没文化把翁仲写成仲翁。乾隆还写了一首诗歌来调侃这件事,“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而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p> <p>🦁️🐫我们今天看到的明孝陵神道是弯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这里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前面就是孙权墓,朱元璋认为孙权也是一位好汉,所以就留着孙权给他看大门,把神道修成弯的。第二种说法就是明孝陵神道从上往下看好像数字“七”,符合北斗七星阵法。而且这个阵指向的宝顶就代表北极星。</p> <p>🦁️🐫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在我们脸上,我们又挥手告别明孝陵。让我们一起期待下节的游学课。</p> <p>🦁️🐫家长手记</p> <p>🦁️🐫明孝陵是古都南京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为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是我国首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么美好的景点,童学游学分三次打卡才舍得结束。而今天正是明朝三部曲的最后一部,B班的孩子们将延续第一部的路线继续前行,过四方城经石像路、石翁仲、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殿和方城明楼,一直到宝顶。</p> <p>🦁️🐫游学的队伍先来到四方城,它由四面方方正正的城墙围成,每面各开一扇拱形大门。里面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朱棣亲撰于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2746个字,详述太祖一生功德。这座碑由一个巨大的神龟“驮”着,龟趺高2.08米,碑高8.78米。这是南京最大的碑刻,碑上文字历经沧桑模糊不清,但是碑顶的花纹仍清晰可见。孩子们经过时,对于这样巧妙的设计叹为观止。</p> <p>🦁️🐫一路前行,我们来到明孝陵的神道。这条神道一共分为两段:石象路和翁仲路。我们先来走到南京秋天最美的600米—石象路。空中银杏叶、香樟叶、枫树叶等各色树叶把这里渲染成童话世界般五彩缤纷。高饱和的暖色调构成一幅深秋最美的巨型油画,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再看石象路两侧,有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6种各两对,共12对24件石雕像。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标志着帝王陵墓的崇高。凑上前,仔细端详,神兽们神态各异,线条优美、造型圆润,气势磅礴。岁月更迭,它们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姿态,守护着这条神道,也守护着大明历代帝王。据说为了将这些神兽运送到这里,工匠们选择冬天运输,将路边洒上水结成冰,一路用人力推滚的方式得以成功。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p> <p>🦁️🐫石像路的尽头是翁仲路。路旁两侧,松柏掩映,翁仲肃立,因此而得名“翁仲”。翁仲路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它们相对而立,高4米,身躯魁梧。武将身披甲胄、手持金盾的;而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p> <p>🦁️🐫顺着神道再向前,我们看到明孝陵的主体建筑,正文名叫文武方门。这是明孝陵陵宫区的大门,进入文武方门,也就进入明孝陵的核心区域陵宫区。文武坊门设五座门道。门上油漆的颜色也是有考究的。红色一向被认为是正色、吉祥之色。红色和门上的门钉、铺首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幅封建礼制的图像。凡是皇家建筑的大门门板上都是红门金钉。同治年间,文武方门被改建成为一个门洞,上嵌青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由曾国荃所书。1998年,政府又将清代改建门洞,按明代规制,将其复原。</p> <p>🦁️🐫我们继续前行,穿过明孝陵的门户“御河桥”,一路向北,便来到方城明楼。它是明孝陵内最大的建筑,墙体与下部主体相连,所以才称为“方城明楼”。沿着方城明楼向北400米左右,有一个崇丘,就是宝顶。这里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长眠的地方,也是本次游学的终点。</p> <p>🦁️🐫当年,朱元璋经过考量,选址于此,为的是绵延大明皇朝千万年的辉煌。伯温点穴,孙权守门,坐视明朝帝系千年不灭。到头来事与愿违,却是死后之事。从衣衫破烂的乞丐,到纵横全国的君主,功过是非就留待后世去点评。此刻的千古帝王正长逝于你我脚下。</p> <p>🦁️🐫明朝的三部曲正缓缓落下帷幕,游学至此意犹未尽。所有的不舍就留待夜深人静时,默默翻阅的《明朝那些事》中寻求慰藉。</p>

明孝陵

石象

翁仲

游学

神道

我们

朱元璋

最美

大明

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