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下午聆听了杨老师关于“以文本解读为旨趣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的讲座。杨老师从理论高度解析阅读与写作的“互逆”过程,然后通过两节以读促写的课例来具体解释如何进行“读者结合,以读促写”。</p><p> 第一次接触 “以读促写”,是我校杨彤宇老师应席老师的要求在我校上了一堂以读促写的公开课,并且反响不错。也让我对这种教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就是先阅读再写作。</p><p> 在后期的教学中,偶尔也会采取这种方法,比如新目标八上Unit3写作课要让学生以My Best Friend为题写作文,我通常就会首先呈现一篇范文,让孩子去分析作文的段落结构,然后再去仿写自己的作文,这就是我认为的读写结合课。但从今天的讲座中,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读写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p><p> 首先对读写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就是读完再写。其实对于阅读的教学过程并没有落实到位,阅读只是让学生去读范文,并没有进行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自己动手建构的物件,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是意义交流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给学生呈现一篇文章的过程。</p><p> 其次对读写整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不清晰,比如输入的量和输出的质的平衡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文章的结构框架给学生拆分开,再让学生去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然后提炼出需要的短语和句子,为写作搭好脚手架,最后整合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只有正确的输入才能有对应的输出。</p><p> 最后读写课堂上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引领和内化。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英语课堂,学生的情感教育都是必不可少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引领和内化的好时机。我们平时的教学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学。所以以后的读写教学中一定要重视。</p><p>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既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和应用文本,又对写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多尝试!</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