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休宁县璜尖乡仰山古道

刘伯英

<p>仰山探秘</p><p>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源芳乡境内的仰山,历史上曾是佛教圣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仰山寺院于五十年代被一把火焚烧贻尽,现在只剩下杂草丛生的一处遗址。</p> <p>会当璜尖顶,一览众山小。</p> <p>云走璜尖。</p> <p>开始爬山,这是一条近道,平常几乎没有人走的路。</p> <p>队伍拉的很长。</p> <p>杉木林</p> <p>站在这里的山顶,可以看见屯溪山城。</p> <p>秋色宜人。</p> <p>邑人吴守周登仰山诗:“倚杖登高眺,悬崖径屡循;钟声云汉薄,利影雪山春。竹覆垂青幌,苔深布绿荫;不因来福地,那得洗嚣窿。”仰山的诗话描绘了仰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从中道出了历史上的仰山同现在一样是个景色非常美丽的地方。从源芳大峡谷向仰山方向,一路上瀑布成群,景色秀丽,奇松异石无数。</p> <p>此栋小木屋是源芳大峡谷仰山水库看守人员住处。</p> <p>老夫妻俩人,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p><p>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只有景区配置的对讲机。</p> <p>老太的炒面杠杠的,用的是干面。</p> <p>源芳大峡谷百丈瀑的源头。</p> <p>这就是源芳大峡谷百丈瀑布。</p> <p>水库大坝上看风景。</p> <p>黄金铺地</p> <p>就地取材的小木桥比比皆是。</p> <p>源芳大峡谷山上的美景。</p> <p>野外聚餐。驴友带来的食物丰富多彩,</p><p>卤牛肉,啤酒鸭,五城豆干有点辣。</p><p>有水果,有面包,黄山烧饼几大包。</p><p><br></p><p><br></p> <p>卤牛肉,二锅头,</p><p>整个二两有劲走。</p> <p>炒面。</p> <p>还有同学带来的泡饭。</p> <p>休宁县志记载的老路并不陡险,清一色的石板路,是一条大道,现在尚存三分之二,虽然一路上杂草丛生,如稍作整理,就是一条石板路。“</p> <p>”邑人程文举登仰山诗:“徒步宁辞倦,攀缘转陟危;云饥千磴险,汉插敷峰奇。护刹青莲涌,悬灯白日移;谷深藏法界,莫作化城疑。”从中说出了路的陡险和上山的艰难,</p> <p>十八弯,十八盘,一盘更比一盘难。</p><p>脚抽筋,腿发软,一步一颤大气喘。</p><p><br></p> <p>休息一会儿。</p> <p>民间有这样的一个传说,仰山最兴盛的时期,寺僧达百余众,前来仰山上香的人络绎不绝。</p><p>仰山顶盛时期,与黄山、齐云山齐名。</p> <p>古道上唯一的景点:剪刀门,两山相对而峙,形似剪刀,故名。此处海拔880米,常年云雾飘绕,白云过此,竟分断飞去,又称“分云门”,古人诗云:“道高多所疑,入门悉冰泮;远胜并州铁,一剪诸缘断”。又诗曰:“两峰峙作门,谓剪宛相似;入此断诸缘,亦毋轻造次”。看来剪刀门不仅形似,而且还心随,过了剪刀门,一切凡缘都要一剪了断,与过去道一声云泥之别。</p><p><br></p><p></p><p><br></p><p></p><p><br></p><p><br></p> <p>剪刀门下是一座路亭,名“一善亭”,一座关隘式建筑的路亭。路亭由两道“石城墙”组成,中间两个拱门相通,连接成路亭,供路人休息。现拱门依在,“城墙”完好,亭内已完全塌落,破烂不堪,杂草丛生,墙头也长出了碗口粗的大树。拱门上的“一善亭”石额尚在,但绿苔覆盖,仅有模糊字迹,已难辨认,更别说落款年月了。</p> <p>一路上遇到唯一的一个村庄:五里亭。</p> <p>五里亭村位于仰山的第一层峰峦间,周边竹海无际,近二十幢黄色土楼镶嵌其间,葱绿中几点金黄,别有一番景致。从山脚到仰山寺,五里亭处于中点,号称“上五里、下五里”。“上五里”相对平缓,“下五里”直线登高,俗称“十八盘”,约1小时行程。</p> <p>整个村子唯一的一个留守村民,姓严,据他自己说,和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是一个祠堂的。父亲解放前逃难到璜尖乡五里亭扎根的。</p><p>各位注意看他插在口袋里的手,缺了一个小拇指,今年夏天干农活时被蛇🐍咬了,下山四个小时赶到祁门蛇口医院,锯了一根手指,保了一条命。</p> <p>深山里漂亮的野花。</p> <p>没有人居住的土墙屋,这许多的柴火给谁烧。</p> <p>下山了。</p> <p>全体驴友合个影。</p> <p>风景这边独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