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p> <p>根据学校制定的读书方案,每个年级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p><p>每个年级推荐给学生的第一本书,都是课本“读书吧”里推荐的。</p> <p>朱熹在《训学斋规》说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p><p>为了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我们围绕共读一本书的阅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p> “亲子阅读”伴成长 <p>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我们向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提出“亲子阅读”倡议。以阅读为纽带,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p><p>“亲子阅读”是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p> “讲故事”启读书路 <p>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看到的故事讲述出来,很好的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巧用"讲故事",让孩子会听、敢说。</p> “连环画”增趣味 <p>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为了巩固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理解,五年级组老师指导学生绘制《牛郎织女》连环画。这一实践活动既增加了语文的趣味性,又训练了学生提取故事主要信息的能力。</p> “思维导图”助理解 <p>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关系,助力阅读。</p><p>我们开展了利用思维导图促进阅读的读书交流活动</p> “交流分享”碰撞思维 <p>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我校阅读课质量,各班设计读书交流分享教学设计,举行班级“读书交流分享会”,选拔出优秀阅读者,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读书交流分享会”。</p> 班级交流分享 年级交流分享 <p>围绕阅读书目进行提问,举手如林,看同学们那自信的神态,可见这些问题都没难住他们👍</p> <p>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情节、一种写作手法,都能让学生有所感悟</p> <p>一个故事引出一首词,产生共鸣,情感升华!阅读就由文本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这就是阅读的魅力!</p> “读后感”悟心得 <p>同班级、同年级共度一本书。经过班级、年级间的交流,各抒感悟,互相探讨,思维碰撞,博采众长,从而得以提升</p> <p>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一本本好书成为导航灯,指引我们向 "知识渊博、性情通达、思维创新"的目标不懈努力。</p><p>让书成为我们最忠实的伙伴,让书香飘溢我们美丽的校园,伴随我们一路成长,让我们手牵手,一起做一个幸福快乐的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