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古镇

暖宝宝

枫泾古镇属金山区辖镇。位于区境西部。常住人口86400人(2017年)。辖6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青枫公路281号地处沪浙结合部,沪杭铁路在此过境,是上海西大门。 <div> 网上抄摘</div> 今天是庚子年的冬至,不寻常一年给大家带来多多不变。原计划我们老襄友一年二次的活动,受疫情的影响改为小部分人员参与。<div><br>早晨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枫泾古镇一日游,图一是我们十七位老友合影最大年龄七十三岁老高中生,最小年龄也六十五岁啦!中午在古镇用午餐 ,大家聊天开心快乐。<br></div> 王萍、叶红珍、周丽明、孙霞明、吴勉华、杨惠芳、唐静霞、杨丽华、秦伟琴。 张幕平、邵秀文、陆沛泉、戈昌华、王洪根、沈平冲、郁国华、顾明礼。 枫泾长廊小吃一条街在元代为商业长廊,达到800多米长。如今,修复的枫溪长廊南起致和桥北至竹行桥,全长300米,连接生产街长廊。以前这里曾经是吴越两界最繁荣的商业街。 看看不错,不知什么价钱。 周丽明、杨丽华、叶红珍、王 萍。 叶红珍、王 萍、王洪根。 吴勉华、杨丽华、秦伟琴。 杨惠芳、周丽明。 叶红珍、周丽明。 唐静霞、杨惠芳。 邵秀文夫妇 顾明礼夫妇 杨丽华、周丽明。 孙霞明本人来一张 <p>古镇广场自娱自乐的大叔大妈</p> 戏台<br>这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的记载;宋朝演变为勾阑、邀棚,最初戏台多建于寺观等宗教建筑前的广场上,用于演戏酬神,后来民间也开始大量兴建戏台。巨富人家在宅院内或祠堂内建戏台,普通农村,则在晒场或近村开阔地搭戏台。后者因为简单而不固定,故清代时称之为“草台”。在农村串村走户演出的艺人班子也因此称作“草台班子”。<br>毛泽东像章珍藏馆<br>馆内收藏了由金山区私人收藏家缪时方先生多年收藏的近3000枚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珍藏馆不仅集中展出了各地以及各大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发行的像章,还陈列了香港、澳门、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发行的像章。其中1枚是1969年日本东方轮船公司发行的毛泽东像章,目前国内仅发现两枚。 买东西,用支付宝。 生意很好,买十送一。 现场制作玻璃器皿,为手艺人点赞。 当场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