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稻作文化宝地,寻神农地质遗迹——记万年县第一小学三(6)班研学之旅

阳光一小

<p>题记</p><p>野稻驯化起与是,</p><p>烧土成器始于斯,</p><p>刻符记事源于此,</p><p>物食易换发于兹。</p><p><br></p><p class="ql-indent-1">白云飘过湛蓝的天空,秋风吹过金色的田野。2020年11月6日,踏着欢快的步伐,伴着悠扬的歌声,万年县第一小学三(6)班的孩子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研学之旅!</p><p><br></p> <p class="ql-indent-1">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很快就来到了我们研学的第一站——仙人洞遗址。在教官的指导下,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昂首阔步,来到洞前。瞧,当导游姐姐在给孩子们讲述仙人洞的悠久历史时,孩子们听得多认真呀!1995年中美考古队在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了1.2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充分证明我们万年县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地。从仙人洞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原始陶片,真让我们由衷地感叹远古先民们非凡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更让我们明白节约粮食是多么的重要!</p><p><br></p> <p class="ql-indent-1">秋天有多美,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多丰富,看看他们的树叶贴画就知道答案啦!在他们的巧手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树叶做不了的。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捡拾落叶,沐浴在秋日的暖阳中,开动天马行空的脑力,发挥自由的想象。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树叶贴画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了,有可爱的大熊猫,有美丽的孔雀,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胆大调皮的男孩子们还捉来了一只蚱蜢来点缀他们的树林……</p><p><br></p> <p class="ql-indent-1">研学的第二站是神农源地质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神龙宫是如何形成的,神龙宫内钟乳石的类型和形态以及神农源地质公园石林喀斯特形成演化模式。我们触摸到了覆盖在石头上的苔藓虫,欣赏了生长在石头上的菊花石,还看到了陈列在橱窗内的恐龙蛋化石。在学习地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同时,彷佛也把我们带回到了几万年前的世界。</p> <p class="ql-indent-1">午饭时间到了,菜品不错,有荤有素,今天的胃口格外的好,挑食偏食的坏毛病通通不见了。😁</p><p><br></p> <p class="ql-indent-1">吃过午饭,稍作休息整顿之后,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三站——神龙宫。手拉手,好朋友,拍张合照,看看神龙宫的视频简介,我们出发啦!</p><p><br></p> <p class="ql-indent-1">大家井然有序,穿行于溶洞内,欣赏着奇山怪石,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不时还有清凉的水滴打在脸上。洞内各类钟乳石品种繁多,色泽如玉,配上七彩的灯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神龙宫真不愧享有“醉美”地下长河的美誉!</p><p><br></p> <p class="ql-indent-1">你以为今天的研学到此结束了吗?接下来还有精彩的团队拓展训练正等待着我们呢!球行千里、穿越彩虹、拔河比赛,每一个拓展项目,大家都通力合作,尽情玩耍,在游戏中,我们有欢笑,我们有泪水,我们充分地认清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对团队合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收获了快乐,我们得到了成长……</p><p><br></p> <p class="ql-indent-1">夕阳西下,充实的研学之旅接近尾声,伴着落日的余晖,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之路。短暂的一天,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家乡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引以为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祝愿六班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畏困难,奋勇高攀!</p>

研学

我们

神龙

仙人洞

孩子

万年县

神农

树叶

伴着

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