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东关学校八年级221班研学之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p>2020年11月7日,响应学校号召,我们八年级组织120名同学踏上了研学之旅。本次研学分三部分:</p><p>(一)参观晋国博物馆,</p><p>(二)参观丁村民居和遗址,</p><p>(三)亲手体验纺线织布,剪纸和版画。</p> <p>前期准备工作:</p><p>(一)查阅各种资料,让学生在出发前对晋国博物馆和丁村遗址有初步的认识,从语文,历史,英语,地理等各个学科综合考虑学习,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p><p>(二)报名并发通知</p><p>2020年东关八年级研学营行前须知:</p><p>♥①11月7日早上6:50分在学校操场统一集合。晚上19:10分家长在东关学校初中部校门口接孩子。</p><p>♥②因天气原因,早晚温差大,一定要注意保暖。</p><p>♥③自备双肩包,水杯,中性笔,笔记本,戴口罩。</p><p>♥④游学结束每个人写游学感言。</p><p>♥分组名单</p><p>221班三组(12人)</p><p>阎锡峰,王鑫楠,田钰妍,</p><p>彭诗桐,宋逸阳,崔嘉欣,</p><p>张一政,乔红杰,申迎心,</p><p>全祎蕊,靳晧捷,张琛翊</p><p>221班4组(13人)</p><p>赵 璐,任言敏,王梦洁,</p><p>袁锐睿,王森淼,殷傲雪,</p><p>卫永杰,贺景泽,薛灿芋,</p><p>殷开来,公丽茹,杨斯迦,</p><p>赵彦茹</p><p>组长:闫锡峰,赵 璐</p> <p>开营仪式</p> <p>张琛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大家一起庄严宣誓。</p> <p>大巴车上,我们欢歌笑语,辅导员老师为我们讲解今天需要了解的知识,全祎蕊为大家唱了好听的歌曲。</p> <p>221的宝宝们</p> <p>221的宝宝们</p> (一)参观晋国博物馆 <p>晋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工程总占地面积124000㎡(其中馆外52000㎡),建筑面积13066㎡,绿化面积26993㎡。</p> <p>晋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p><p>在该遗址的核心区域,发现了九组十九座晋国诸侯及夫人墓葬,十座车马坑,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两千件。该馆自2009年破土动工后,这座拥有中国商周时期最大车马坑的博物馆备受关注。这座车马坑平面长方形,东西长21米,南北宽14米至15米,出土战车48辆,战马105匹,是中国所发现商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比秦始皇陵的车马坑早600年。截至2014年6月21日,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布展陈列、文物复制、人员配备等工作,建成后将有1000件文物真品留馆展览。</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晋博的室内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晋国的历史文化展。山西之所以简称"晋",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晋国称霸春秋一百五十多年,这是山西最辉煌的时期。晋国从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子燮父称晋,到公元前376年"晋绝不祀",经历660多年,38位国君,强盛时将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纳入其中。其间发生的文侯勤王、曲沃代晋、骊姬之乱、文公称霸、迁都新田、悼平复霸、黄池失霸、水灌晋阳、三家分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足以影响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展厅入口的序言和出口的结束语部分写得文采斐然,让人心有戚戚。</span></p> <p>我们认真听导游小姐姐做讲解</p> <p>班主任和3个小美女</p> <p>猪尊,尊是古代的盛酒器。圆滚滚的猪,非常可爱。</p> <p>鸟尊,这个是复制品,原件在山西博物院馆藏,是那的镇馆之宝鸟尊造型生动 ,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着实罕见。</p><p>鸟尊的盖内和腹底内部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其为宗庙礼器。鸟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p> <p>煮东西吃用的古代的锅,学名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陶鬲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图片里这个鬲因三足像个张开的口袋,所以命名为袋足鬲。</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玉佩组好奢侈的赶脚温润光洁的玉石,不仅象征着富足与豪华,更象征着内敛、含蓄、温和、纯洁的传统性格美德,古人生前佩玉,为的是用玉的形象和特质衡量、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死后的大量用玉,为的是显示尊贵与特权,同时,出于古人对玉的神秘崇拜,他们认为玉石可以阻挡恶鬼的侵入、防止尸身的腐败。这一组玉佩共有204个玉片串成。</span></p> <p>展柜布置得错落有致,灯光配合得很完美。从天马遗址出土的众多青铜、玉、石、金、陶等10多类文物中,精选出来的1000多件精品静静的散落在这些展柜中。无言,却带我们走入了那个曾经辉煌的大国盛况中。向我们讲述着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历史。</p> <p>展厅的第二部分是曲村天马遗址考古发掘纪实展。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李伯谦等国家和山西省的老一代考古工作者,把他们睿智的目光聚焦在晋南大地。在这里,前后经过了三代人、近600人次参加,从1962年的田野调查开始,到2006年的第九次发掘结束。 考古人在近半个世纪岁月里,筚路蓝缕,矢志不渝,苦苦寻觅,孜孜追求,箪食壶浆,博览"地书",一边发掘,一边研究,以大量的考古事实为依据,不仅揭开了古老晋国神秘的面纱,弄清了晋国前前后后的历史脉络,认定了考古的性质和意义,而且,为我国后来的两周史、邦国史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等重大史学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的考古证据。</p> <p>第三部分,也是晋国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不一样,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晋侯墓地遗址展。</p><p>晋国博物馆的馆址,就选在曲村天马遗址核心区域晋侯墓地遗址。在这里,先后发现、发掘出土了9组19座晋国早期的晋侯和夫人墓葬及10座车马坑。这些遗址,已发掘的,当时都进行了及时回填,保存比较完好。但是,由于受建筑物体量的限制,无法全部放在同一个展厅内展示。所以先展厅内只选择了相对集中的4组9座墓葬和三座车马坑(其中两座还未发掘),在展厅内展示。对于室内展示的9座墓葬和车马坑,将回填土起出后,对已损毁的墓圹进行了科学修复,在墓室内按照发掘时的考古现场场景进行复制,从纵横两个维度采用平面和剖面相结合的方式。这个是车马坑。</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编钟古代乐器出土于晋献侯稣的墓葬,晋献侯就是骊姬的老公、重耳,晋文公的老爸。这16个编钟,均是复制品;晋献侯稣的墓葬在发掘之初,编钟已失盗。考古人员在晋献侯稣墓中仅发掘出土2枚编钟(现存放于山西博物院),其他14枚,被盗墓者盗取贩卖至香港。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花重金购回,并藏于上海博物馆。 16个编钟上,还刻有355字铭文,记载了晋献侯稣率兵征讨东夷,多次受到周天子赏赐的史实。</span></p> <p>淘气的闫同学</p> <p>晋魂群雕这合个影。 和平年代的我们只能靠那点微弱的想象遐想当年的兵戈铁马、旗帜飞扬。今天的天气非常棒,蓝蓝的天,万里无云。回望这组雕像,以及晋国博物馆。仿佛从历史又穿越回了今天!</p> (二)丁村遗址之行 <p>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千米,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11千米,是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p><p><br></p><p><br></p> <p>丁村遗址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备受关注。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的50余处旧石器和化石地点,选取了其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3处遗址进行发掘,在九龙洞遗址发现了丁村遗址群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现场;在过水洞遗址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老虎坡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p> <p>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山西临汾。明清两代的民宅二十六座,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代康熙咸丰间。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一九八五年,国家收回院落十九座,征集近万件文物,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汉民族民俗博物馆。</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历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这座博物馆建于1985年,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临汾南三十五公里,北距襄汾县城约四公里。这里有明清两代的民宅二十六座,全部建筑均保存完好。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代康熙咸丰间。明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端庄大方,装饰华丽,注重雕刻。雕刻内容有历史人物、花卉、走兽、古典戏曲等。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一九八五年,国家为了保护好这批古代民居建筑,收回了院落十九座,修缮了九座院落,二座庙宇,征集了近万件文物,创办了中国第一座汉民族民俗博物馆。</span></p> (三)实践活动 <p>参观完毕后,我们进行了剪纸,版画,和纺线织布的实践活动,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看似简单的活动,真是应了抖音那句话:一看就会,一做就废!非遗物质文化真的是不简单!</p> <p>今天,我们是疲惫的,更是收获满满!我们不仅了解了山西的历史文化,近距离的感受到山西的历史辉煌灿烂文化,更亲手体验了我们山西的剪纸,版画以及纺线和粗布的编织,这些都是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p>

晋国

遗址

博物馆

车马坑

丁村

发掘

考古

晋献侯

展厅

文物